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艺术理论>

艺术类论文发表

秋梅分享

  艺术是人类的梦幻,是人们活在现时又能超越现时的宗教,是每个个体除了社会给予的种种规定之外同时还是自己的佐证。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艺术类论文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艺术类论文发表篇1

  浅论艺术成果是理论和实践的载体

  在当今艺术设计领域内,我们从艺术角度来谈艺术设计,它却是一个广博的问题。而对于高等院校学设计的学员来说,他们不但需要理论,更需要实践,只有当理论与实践相融时才能得出真正的学习成果,而这个成果正是理论与实践的载体。

  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艺术成果是在什么状态下成为理论与实践载体过程的。

  一、具备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主要来源于学员本身的学习态度及超乎寻常的联想能力及实践能力。同时,作为设计者更应具备关怀自己与社会的密度性。

  对于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学员在短暂的三四年学习时间内,想真正掌握好设计知识,仅凭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量来恒定自己有多么高深的设计水平,是值得估量的。更不用说学员跨出校门后就能立即成为社会中设计人士公认的优秀的设计工作者,这更是一件值得思量的问题。

  作为设计学员要想在高等院校里学到更多,懂得更多,就必须做到:“学会自我管理”。只有严格的自我管理,才能获得较为理性化的学习方法,而严格的自我管理也是建立在有学习目标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盲目地学习基础上来为学习而学习。

  一位想持久地从事设计行业的学员,在三年的学习时间内就会主动去博阅大量的文化书籍,来服务于自己的设计创作。在学习的历程中,学员就会博阅到来自不同国度的书籍,如果长期地、有目的地博阅会得到不同文化精髓的熏陶,在不同文化这种元素的熏陶中就会不经意地产生新的灵感源泉。作为学员,还得时常保持着像学员一样的真正心态,为设计者方向而不懈努力。把课堂知识、书本知识、社会知识相结合地融汇于设计创作之中,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也在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衔接性。为了学到更多与设计相关的知识,学员还得相信自己所付出的,它有一天会植根于成功者不可缺少的坚实基础,并以这种自信的学习信念,是成为设计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二、设计思想的取舍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工作者,有了广博的设计理念之后,还得学会取舍这些理念。只有经过精心锤炼与设计主题相符合的设计思想,最终设计出来的设计作品,才是最耐人寻味的佳作。

  在设计之路上,如果把设计者的思想比喻成大海,那么在设计者心中真正成型的设计思想,是千锤百炼后凝结成的一种混合元素。这种混合元素需要像棒棒糖一样具有足够的诱惑力,才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否则也是玩物中的无稽之谈而已。一切设计成果都需要对某一部分人产生诱惑力才能算成功,如果一个作品能让世界人民都喜欢,那么,这件作品无疑就是最成功的佳作之一。

  设计思想是一个设计者的命脉,中枢神经,它不允许短路,但会疲惫。所以,从事设计的工作者在某些时候需要静心,静心能修复疲惫,有时候还能使设计者的灵感如洪水一样滔滔不绝,而真正所需的东西就也会在其中呈现,而这时就需要设计者捕捉与提炼,这也是设计感性与理性后果决的关键环节。作为一个丈量度的持杆者,他必须有着与设计主题相关的大量信息,才会作出果决的答案。反之,就难以下定论。当然,每位设计者首先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及其对该项设计具有强烈的占有欲,也只有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才属于正果。所以,我们不但要学会设计,更应该学会在像大海一样的思潮中果决答案,这就是设计者及决策者融为一身的思想展现。

  三、展现设计思想

  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他所有的设计思想元素都会通过一种形式或多种方式体现出来,那就是设计作品,无论作品的好与坏,都能体现出设计者的思想涵养。正如在学校,一个班级有上十号学员,当这些学员集中在统一的设计公司,使用着同样的工具及材料,他们最终完成的作品都会千奇百怪。出现这样的结果对于设计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这也正是思想涵养不同的最终展现,而这些思想得以体现都是通过实践后所得的结果。所以,设计者思想最终得以展现的机会绝大多数流露于设计作品之中。

  作为设计者,一生有着无穷的创新灵感,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科研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属于自己所有创新的成果都是无法一一得以展现。因为,实现远远大于展现的机会。所以,作为设计者为了有更多展现自己设计作品的机会,就需要长期保持着具有积极挑战性的活跃思维灵感。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去展现属于自己所实现的设计作品。展现作品是为了更多地展现自己的价值及地位,少数者处于自我娱乐状态,这种状态潜在地说,是一种专一奉献精神,也是自我引领设计的最佳方式之一。多数设计者是处于生计在无限奉献,为此来达到某一种目的。

  四、设计思想的价值体现

  对于设计者来说,设计者的思想价值在多数情况下都是经过介质进行转换后产生的价值。这大概就是市场经济,思想化价值体现的载体,这也显然是商品价值包容着思想价值的一种表现方式。如何把最具有灵感性的设计思想赋予给商品,这就在于设计者在实践中对该项产品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创意手法。

  当思想需要进行比较乃至展销的时候,设计者设计思想就要作为主导性思想来进行指导,把它付诸某一种可观、可用的物体,这个时候,此类物体便成了一种思想的载体,更是通过实践后所产生的结果,所以,理论与实践相互辩证,最终呈现的就是结果。结果便是理论与实践的载体,更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

  五、设计思想的传播

  很多时候,设计思想的传播不单靠简单的语言交流就能得以完成,更多的是靠实物来证明给观众,实物论证是设计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当我们需要传播某种思想的时候,就会把思想转换成实物后在进行传播,实物的传播方式在如今有很多种形式可以起到较好的传播效应。如新闻发布、网络信息、展览展销等其他形式。

  一个时代里,一个时期内,能让某一部分人士的精神及理念源远流长,最后的印证一定是依附于某种产品之上。为此,设计成果便是承载思想与实践永不会褪色的证物。同时也是评判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唯一标准。

  艺术类论文发表篇2

  浅析暗示线对绘画艺术作品的作用

  1、绘画作品中线的分类和功能

  在绘画艺术中,线可以被分成两类。一种是显性的线,如边缘线、结构线、装饰线等实际存在的线。这种线不仅仅起着帮助造型的作用,本身也有审美意义。例如,在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作品中,线的特点和组合形式本身就具有视觉审美意义。在中国画中,“以线造型”一直以来都是主流的绘画思想,如张僧繇的线具有“勾戟利剑森森然”的特点,顾恺之的线“如春蚕吐丝,行云流水”。另一类是隐性的线,我们称之为暗示线。这种线本身不存在于画面当中,但是通过画面中一些其他因素的关联,可以为我们所感受到。因此,暗示线是存在于我们的视知觉中的。

  这种线不像显性线那样,本身具有造型和审美功能,但是也有着平衡构图和揭示画面意义的功能。视觉的感知习惯能够帮助我们看到本来不存在的事物。格式塔理论研究认为,当信息由人的感知传递到大脑里面时,大脑就开始了种种的分析和整理的工作,将信息进行结构,使其可以被理解,形成一定的模式。

  在这个特殊的过程中,完形心理便产生了,它能够协助人类的感知思维。这种理论认为信息一定要在脑部里面进行整理和组织,才能形成知觉。如果你观察完形的经典例子《不存在的三角形》,你可能会看到一个白色的三角形,实际上,这个三角形并不是一种物理上的存在,我们之所以会看到它,是因为这些黑线和黑色的圆所组成的方式。如果你把圆形遮掉的话,白色的三角形就会消失。它之所以会在那里,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倾向于把暗示的东西完整起来,把遗漏的信息补充起来,以形成它所需要的秩序感。这就是暗示线会被感知到的主要原因。

  2、暗示线的视觉引导功能

  暗示线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引导视觉。18世纪的法国画家华多在他的作品《出发去西苔岛》中,利用了热恋中男女的排列,创造了一种点线形式。从坐在右边的一对恋人开始,我们的眼睛随着勾勒出的轻盈的S形曲线人群游动,最后消失在远处飘着着幼年朱比特的模糊的空气中。西苔岛是神话传说中的爱情圣地。

  在法国,这幅画的名字是比较模糊的,我们不知道这些恋人是出发去这个地方还是从这个地方回来,不知道他们是驶向他们的幸福还是从这种幸福中走出来。华多擅长于描绘贵族男女在树林里面聚集在一起谈情说爱的场景。然而这种画面中常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感。在这里,华多巧妙地利用了这种暗示线来联系起这个画面,把我们的视觉由近及远地向远方拉去,表现了西苔岛这个爱情圣地对人的重要意义。我们在生活当中所遵循的指引性的线索也能够创造出暗示线。当一个人在街头突然停下来然后向上看时,其他的路人也会停下来向上看,跟随着视觉的线。当一个人指着一个方向时,我们自动地会随着所指的方向看去。

  在拉斐尔的作品《草地上的圣母》中,三个人物被安排在一个三角形的构图中,一个点是在圣母的头顶,另外一个在她伸出的右脚,第三个点则是在左边跪着的孩子的膝盖下。在这个大的三角形下面有一个更小的被暗示的三角形。圣母的视线和两个孩子的视线把构图结合在一起,然后指引观者的眼睛到画面中最重要的人物——圣婴耶稣。圣母把她的视线向下投到施洗者约翰的身上,而约翰则反过来把视线向上投向了耶稣,建立起了一个三角形的视觉流动。作为观者,我们自然会追随着画面里面的视觉线,就像我们碰到有人在街上向上看,也向上看一样。

  3、暗示线的意义揭示功能

  暗示线除了有视觉引导的功能以外,如果利用得巧妙的话,还能够有效地揭示画面的意义。例如,在上面分析的拉斐尔的作品中,暗示线除了起着形成一种稳定的构图和内在是视觉流动的韵律之外,也起着强调画面意义的功能。在基督教中,耶稣作为上帝的儿子,代替人类忍受苦难,是爱的化身。在拉斐尔的构图中,幼年的耶稣被放在画面的中间,拉斐尔同时运用这些视觉的暗示线来引导我们的目光。圣母的眼睛是向下望向约翰的,而约翰的眼神则稍微抬起看着耶稣。

  我们的视线也会自然地跟着这两个人的视线流动,关注到耶稣这个画面中最重要的人物,同时也是整个基督教中最重要的人物。拉斐尔正是通过巧妙地运用这种画面中的暗示线,来完成这种对画面意义的巧妙揭示。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日本江户时代的NonomuraSotatsu的水墨作品thezenpriestChoka。这件水墨作品的构图非常大胆。形体的部分被放在非常靠左的地方,以至于基本看不到。Sotatsu依赖视觉的暗示线来平衡构图和揭示意义。我们自然地望向坐在树上的和尚,这是所有可以看的地方了。

  然后我们随着他的视线向下望向空白的地方。对于空的冥想是禅宗的一种修行,而这幅绝妙的画作把这种思想揭示得很清楚。我们的眼睛不断地看到和尚身上,而他不断地把我们推向对空白的注意。意境是一副优秀艺术作品很重要的标准,不仅仅与作品的内容有关,而且也与其表达形式相关。在这里,和尚目光的暗示性对于画面意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画面意义的表达不仅仅在于其所描绘的主题,也在于其表达的方式。而这些表达的方式都依赖于人的视觉感知。一方面,我们感受画面的色彩和形体对视觉造成的冲击;另一方面,我们也从所描绘物体的概念上、图式学上进行思维。暗示线能够在视觉上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导到画面最重要的概念上,能够很巧妙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更深一步点明与强化画面的意义。

  4、结语

  在鉴赏一件艺术作品时,作为观者,我们实际上进行着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而这些心理活动大多是由绘画作品的视觉设计和视觉效果所影响的一种联想想象。绘画艺术作品中的显性的线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不管是轮廓线、结构线在造型上给我们带来的视觉感受,还是各种实在的线的本身的质感、大小、粗细变化而形成的具有形式美感的视觉效果,都是我们视觉上能够观察得到的。然而,我们也必须有意识地注意到那些隐性的暗示线,这些暗示线有时在平衡画面关系和揭示绘画的意义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鉴赏者,我们必须去有意识地解读它的作用。而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也需要理解这些暗示线的特殊作用,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丰富自己艺术作品的内涵。总之,暗示线作为极其隐秘的表现手段,是很具体也很巧妙的,它在艺术作品中的魅力是不可替代的。

艺术类论文发表相关文章:

1.艺术类论文

2.艺术类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3.艺术类毕业论文题目

4.音乐论文发表

    3419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