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艺术类论文>音乐>

音乐疗法论文参考例文

秋梅分享

  音乐治疗学是一门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是音乐在传统艺术欣赏和审美领域之外的应用和发展。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音乐疗法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音乐疗法论文参考例文篇1

  浅谈临床上应用音乐疗法的重要性

  【摘要】音乐疗法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它是以音乐活动作为治疗的媒介,增进个体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往往注重于治疗、护理措施的实施,而忽略了病人心理状况的改变,不良的心理活动都直接影响全身的器官功能及病情的好转及退化,所以在诊疗、护理的过程中,做好心理护理是非常需要的是一种辅助治疗身心疾病的疗法。作者阐述了音乐疗法实施于临床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得到广推广,改善病人不适感 。

  【关键词】音乐疗法;临床;重要性

  音乐疗法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它是以音乐活动作为治疗的媒介,增进个体身心健康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研究音乐对人体机能的作用,以及如何应用音乐治疗疾病的学科。是一种辅助治疗身心疾病的自然保健疗法。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

  1642年丹麦医生所提出首篇音乐疗法[1]。随后,欧美、日本、台湾等地音乐疗法已蓬勃开展,国内音乐疗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也有多篇报道。音乐疗法是极有前途的一种新型心身护理方法。

  音乐是美好的、美妙的,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使人可以身心放松,精神愉快,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调节情绪;当下社会,音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同时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近百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到了它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学科,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应用于临床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1音乐治疗的作用方式

  音乐治疗分为被动性和主动性两种。

  1.1被动性音乐治疗活动中,病人是倾听的角色。

  1.2主动性音乐治疗活动中,病人是执行者的角色如唱歌、使用乐器等。目前,音乐疗法多数使用VCD、随身听,病人也多数是被动地听。但是音乐疗法只有听磁带这种单一的方式不能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例如:多发性硬化症病人,晚期呼吸肌无力,导致咳嗽困难,呼吸道分泌物清除障碍,反复发生肺炎,甚至危及生命。采取主动性音乐疗法如吟诵音节、读唱词、短语及唱简单的歌曲,对改善多发性硬化症病人呼吸肌力方面有积极影响[2]。在一般身体检查科,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是他们以被动音乐疗法为主,并辅以娱乐消遣等治疗。

  2音乐治疗的作用原理

  音乐疗法是通过精心选择适当的曲种针对不同病人的喜好、文化层次等提供个性化的音乐,从而达到使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达到自身调节的最佳状态。据研究,音乐的治疗作用主要由曲调的节奏、旋律、响度、和声等因素决定,其中又以节奏、旋律最为关键。音乐对人体的作用体现在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3、4]。

  2.1在心理方面

  音乐通过艺术感染力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以情导理,调摄情志,恢复心理平衡。同时音乐通过其特有的艺术手法,创造各种现实与非现实的意象世界,在现实与非现实、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在这种意象世界中,人们可以进入自由想象的世界,亦即使患者通过想象恢复与自然、社会外环境的平衡与协调。

  2.2在生理方面

  音乐对人体的生理作用首先是音响对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刺激,继而影响到全身的肌肉、血脉及其它器官的活动。国外有学者认为音乐活动中枢在大脑右半球,其中起作用的主要涉及边缘系统[5、6]。边缘系统是感觉、情绪、情感的反应中枢,也参与部分直觉、想象和创造性信息的处理过程。当人们受到非语言性音乐刺激后,边缘系统随之应答并通过释放内啡肽而使大脑产生一系列效应。美妙的音乐可充分调动和发挥集体的潜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力。对昏迷病人,音乐治疗主要通过其生理效应起作用。

  3音乐治疗的临床应用

  文献中发现熟悉的音乐能够唤起老人的记忆、增加现实感及减低手术患者的焦虑程度[7],Guathier则建议在音乐疗法进行的同时,再合并放松技巧、冥想、生物回馈法或背部按摩等[8],能使癌症患者更增加对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的耐受力,Geden[9]和Heitz 等人[10]针对产妇、癌症及手术后疼痛患者的研究结果, 也证实音乐疗法具有改善疼痛反应功能, 研究证实音乐可以影响心脏血管、呼吸、肌肉、神经系统的功能[11],处理失眠、化疗合并的恶心、呕吐等身体症状[12],减轻换药时的疼痛,而Cunningharm[13]发现音乐疗法可减缓心脏病手术后患者心跳次数, 却不会降低呼吸次数。但Kaempf 等[14]发现音乐疗法可降低呼吸次数, 却不会减缓心脏病手术后患者心跳次数及血压变化。国内目前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也有报道[15],音乐疗法可用于缓解手术前焦虑,辅助治疗高血压、心脏神经官能症,能够调节肿瘤患者情绪,优化情感效应,改善躯体症状,增强免疫功能,调动体内积极因素,提高机体的自我调解。

  人体的固有频率[16]:躯体为7~13Hz,头8~12Hz, 胸腔4~6Hz,心脏5Hz,腹腔6~9Hz, 盆腔6Hz,脊柱4Hz,骨盆8~10Hz。美国环保局认为90dB 是次声的生物效应阈水平,90~110dB 次声长期作用是一种强烈应激因子,可破坏机体适应机能[17]。音乐治疗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为宜,最好戴耳机,免受外界干扰,治疗中不能重复一首曲,以免生厌。治疗音量应掌握适度,一般以70分贝以下疗效最佳。轻松的音乐能使COPD 病人减轻呼吸困难和焦虑[18]。

  4不同病种患者的音乐疗法

  4.1意识清醒的患者,因肉体上的痛苦或不能适应特殊环境而出现不安、失眠、狂躁等各种精神上的反应。据报道,在身心方面,以缓和重症患者的精神反应为目的的被动音乐疗法效果良好。

  4.2麻醉清醒后认知差,判断力下降,面对陌生的环境恐惧,焦虑,对于这类患者,护士除了及时了解患者所需,消除其陌生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患者自觉人格丧失和护理人员的素质:入ICU的患者大多数是全身裸露,由于护士更多地注意到的是监护和治疗,而可能忽视患者的暴露,使病人感到自尊心受伤,除了护士细心照顾外,音乐疗法还可以增进护患关系,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

  4.4情绪暴躁不配合治疗的患者,可以对症找出原因给与解决,并辅助音乐疗法。

  4.5对重症脑损伤病人(植物人)定时播放他(她)所熟悉的音乐,每次1h,每日3次。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9],音乐治疗组与对照组康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时间清醒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可以放家里人的声音,通过音乐的方式传达给患者,促进患者大脑皮层的活动,事实上,这种奇迹是会出现的。

  4.6即将走向生命终点的病人,情绪是复杂的,常有焦虑、抑郁和恐惧。因为死亡的逼近是无法更改的,而护理人员在这段时期中最重要的是帮助临终病人平静安详地离去。对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比常规护理更重要[20]。病人静听安详的音乐后,收缩压明显下降,焦虑和抑郁明显改善,在临床辅助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21]。

  音乐疗法主要通过其特殊的用途,使病人收益非浅。现在许多体检中心,放置物体发音装置,科学且系统地运用音乐的特性,通过音乐的特质对人体产生影响,达到生理、心理、情绪的整合,并通过和谐的节奏刺激身体的神经、肌肉,使人产生愉快的情绪,使病人在疾病或医疗过程中身心改变的一种治疗方法。

  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美好的音乐气氛也可以拉近医患或护患之间的关系,更加有效的促使病人康复,对提高患者身心健康,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音乐疗法能够真正的被重视,并且广泛应用于临床。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MacClilland DC.Music in operationg room.American Operation Room Nursing,1979,29(2):252-260.

  [2]张淳,魏聿萍.音乐疗法改善晚期多发性硬化症病人呼吸肌力的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7):333.

  [3]蔡建伟.浅谈音乐疗法与身心康复[J].中国民间疗法.2000,11(8):46-47.

  [4]施隽,蔡建伟.略谈音乐疗法及其临床应用[J].江苏中医.1999,20(11):44.

  [5]Jourdain R.Music,the Brain,and Ecstasy[M].New York,Avrk,Avon,1997(6):183-184.

  [6]Clair AA. Therapeutic Uses of Music with Older Adults[M].Balti2 more,Health Professionals Press,1996:240-241.

  [7]Glynn N J. M usic therapy in palliative care[J].Geronto l N urse,1986,12(1):7.

  [8]Gauth ier P A,Dallair C.M usic therapy[J].Can N urs.1993,89(2):46.

  [9]Gauth ier P A,Dallair C.M usic therapy[J].Can N urs.1993,89(2):46.

  [10]Heitz L, Sym reng T,Scamman F L.Effects of music therapy in the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A nursing intervention[J].Po st A nesth N urs.1992,7(1):22.

  [11]L ivingston J C.M usic fo r the Ch ildbearing Fam ily[J].Obstet Gyneco l N eonatal N urs.1979,8(6):363.

  [12]Cook J D.M usic as an intervention in the onco logy setting [J].Can N ur.1986, 9(1):23.

  [13]Cunningham M F,Monson B,BookbinderM.Introducing a mu2sic p rogram in the perioperative area[J].AORN J,1997,66(4):672.

  [14]Kaempf G,AmodeiM E.The effect of music on anxiety[J].AORN J,1989,50(1):112.

  [15]蔡光蓉,李佩文,焦丽平等.音乐疗法配合抗肿瘤治疗116 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12):891.

  [16]Mansfield NJ, Griffin MJ.Non- linearities in apparent mass and transmissibility during exposure to whole- body vertical vibration[J].J Biomech,2000,33:933-941.

  [17]陈景藻.次声的产生及生物效应[M].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编.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7.

  [18]王莉,王瑞兰.音乐疗法对COPD患者呼吸困难及焦虑症状的疗效研究.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2):66.

  [19]肖雪,牟玉英.音乐疗法治疗重症脑损伤病人的效果观察.护理学志.2001,16(8):484-485.

  [20]牛桂芳.对临终病人的心理护理比常规护理更重要.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5):210.

  [21]万秀玲,张红,柳文君.音乐疗法在终末期疾病中的效用.实用护理杂志.1998,14(10):549.

  >>>下页带来更多的音乐疗法论文参考例文

348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