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会计审计论文>会计理论>

有关预算会计毕业论文(2)

斯娃分享

  预算会计毕业论文篇3

  浅谈企业会计预算管理

  【摘 要】 企业集团的全面预算要以明确经营目标为前提,采取分权管理和控制管理的模式,将决策权进行分解,并通过适当授权进行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法。

  【关键词】 会计;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既定的经营发展目标,通过编制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预算,并以企业内部控制保证决策所确定的最优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企业集团的全面预算要以明确经营目标为前提,采取分权管理和控制管理的模式,将决策权进行分解,并通过适当授权进行内部控制。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法。预算监控的内容,涵盖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一、会计预算管理的原则

  在具体编制预算时应遵循的原则为:(1)明确经营方向、经营目标及利润目标,体现一致性原则;(2)设计各类表格应考虑周详、全面、完整,体现出可控性原则;(3)预算决策目标要积极可靠,留有余地,体现可靠性原则;(4)积极适应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体现科学创新原则。

  编制预算的基本程序是:(1)由企业集团董事会根据长期规划,提出一定时期的总目标,并下达规划目标;(2)下属企业编制预算草案时,应使预算可靠,符合实际;(3)企业集团本部各业务部门在汇总部门预算时应协调本部门的预算,然后编出销售、生产、开发和财务等预算;(4)综合部门协调、平衡,汇总出企业的财务预算;(5)经过预算委员会讨论批准,并报告董事会讨论通过,下达给各部门和下属企业控制执行。

  二、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方法

  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授权批准,进行控制。授权批准的形式通常有一般授权和特别授权之分:一般授权是对办理常规性的经济业务的权力、条件和有关责任者作出的规定;特别授权指企业重大的筹资行为、投资决策、资本支出和股票发行等重大经济业务的授权。公司制企业,一般由股东大会授权给董事会,然后由董事会授权给总经理和有关管理人员。企业的每一层管理人员均由上一级授权。

  三、企业预算管理要求

  预算管理的重点是借助预算机制与管理形式取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预算管理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企业内部,而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不同的企业规模与组织,其预算管理的模式又是不同的。一般企业集团均应编制全面预算,进行预算控制,其内容可包括经营预算、投资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

  1、经营预算管理。

  经营预算管理是经营决策的具体化,是以货币、数量双重计量形式来表示全部生产销售经营计划的综合说明,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经营预算管理应重点抓住两个方面:

  (1)以销售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这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是扩大市场占有率,并在此基础上理顺内部组织管理关系。为了实施市场竞争营销战略,提供全方位的管理支持,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依托,“以销定产”为原则,以现金流量制定信用政策。企业在市场预测时,应根据过去和现在的已有资料,运用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对各种现象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事先的估计和推断,以调节企业行动的方向。在市场预测的基础上,确定销售目标和销售价格,然后分解到各营销网点,形成营销网络点的销售目标。

  (2)以成本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这一模式的内涵在于:企业欲达到期望的经营目标,即目标利润,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而企业利润实现的高低,不完全取决于定价策略,而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成本控制。

  2、投资预算管理。

  投资预算管理是以投资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企业创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大量资本支出与现金流出,使现金流量为负数;二是新产品开发的成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大。投资的高风险,使得新产品开发及其相关资本投入需要慎重决策。这时,预算管理以资本预算为重点,它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包括:(1)从资本需要量方面对投资项目总支出进行规划;(2)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决策进行优劣取舍;(3)在时间序列上考虑项目资本支出的时间安排;(4)研究筹资方式,制定筹资预算,保证项目资本支出需要;(5)确定资本预算的审批程序和资本支出的监督控制。投资支出金额大,影响的持续期长,投资风险也大。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决策科学化,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分析、论证,使所选择的投资方案达到技术经济的统一与最优化。而投资项目支出与收入均以现金实际流出和流入为计算基础,它是评价投资效益的必要条件。

  3、现金流量预算管理。

  以现金流量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模式,必须借助于现金流量预算,它是确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货币资金流入和流出数额,并加以平衡的预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否能保持现金平衡,将对企业的信誉和成败有很大影响。目前企业筹集所需资金中,相当一部分需要依靠外来资金,银行借款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所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都比较高。理想的资金管理可以减少企业经营风险,扩大企业经营利润。

  因此定期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采取措施化解潜在的风险和提高资金利用率,并据以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金流量预算是财务预算的重要部分,它是与其他预算紧密联系的。现金流量预算是企业控制货币资金的收支,组织财务活动,平衡调度资金的直接依据。现金流量预算涉及面广,应根据生产、销售、供应、劳资、投资、资产经营等部门以及财务部门提供编制经营预算、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等的现金收支资料加以平衡汇总,做到监控现金支出,加强有效回收,降低支付风险,协调现金流动性与收益性的矛盾。以现金流入、流出控制为核心的企业财务管理,离开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也就失去了管理的依据和管理重心。

  预算会计毕业论文篇4

  试论事业单位预算会计

  摘耍:预算会计只是事业单位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对于制定政策和监督预算实施而言则至关紧要。本文从预算会计核算的必要性为立足点,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 预算会计 问题分析

  预算会计又称拨款会计。用来追踪和记录涉及财政拨款及其使用的营运事项,它覆盖拨款、拨款分配、拨款增减变动、承诺、核实的支出,以及付款阶段的资金拨付。会计集中核算是在单位预算治理体制、资金支配权及会计主体不变的前提下,取消事业单位现有的银行账户和会计岗位,只设立报账员,负责本单位财务资料的收集、传递和报销,由财政部门设立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以下简称会计中心),在银行统一开设账户,集中进行会计核算、办理资金支付结算、治理会计档案及统一财务公开的核算机制。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必要性

  (一)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工作效率的要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事业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会计中心统一核算,会计中心选配高素质的专职会计人员,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了信息资料的真实完整、及时和统一,同时也提高了各个主体利用会计信息的效率。有利于事业单位做出科学的决策。

  (二)加强财政资金治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要求

  会计中心成立后,各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全部集中在会计中心的单一账户上,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治理,加强了管理部门对资金使用的监管,使资金调度更加灵活,有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

  (三)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减少违规违法行为的要求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事业单位的每一项支出都必须经过会计中心的严格审核,不合规定的票据不予受理,不合理的开支不予报销,对超范围、超标准的违纪、违规支出果断予以拒付。这样的监督体系必然会限制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使资金的使用更加透明化、科学化,有利于我国事业单位健康的发展。

  (四)促进了政府采购与“收支两条线”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的要求

  事业单位提出支付申请的依据是其预算指标。所有开支在单位审核的基础上再经会计中心审核人账;同时政府采购资金由会计中心统一支付,资金直达供给商,杜绝了回扣等问题。在“收支两条线”治理方面,事业单位撤消了所有银行账户,各项事业性收费及处罚收入均直达国库,实现了收缴分离、罚缴分离,实现了权力的分离,有效的杜绝了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发生。

  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分析

  会计的集中核算是加强财务、财政资金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在它的初始阶段和任何新生事物一样。也必然存在其局限性和不够完善的地方。具体如下:

  (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监控问题

  原始凭证是反映经济业务最基本的资料,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和监督是判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环节。由于会计中心的人员不参与单位的具体业务,只能根据票据来判定,一是看单位报账发票的手续是否完备;二是看票据是否规范合法。凡是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不管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都必须报销。由于分类不清和监管制度不健全,所以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出疑问。

  (二)会计核算与财产物资管理的脱节问题

  会计中心将记账、算账等工作进行集中。而财产物资等需要反映的客观经济事物仍分散在单位。假如单位领导与报账员法制观念淡薄,或因工作疏忽而不提供真实情况,会计中心将无从得知各单位的资产实有状况。凡是固定资产,会计中心只核算一级总账科目,明细账仍由单位登记保管,财产物资由原单位进行治理,核算与物资管理的脱节问题必然会滋生一些违法违纪的行为。

  (三)经费开支标准问题

  各预算单位执行不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或者没有按经费开支标准规定执行,从而导致在报账业务的审核中。会计中心难以把握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尺度,经常会造成对某一支出项目预算单位请求支付与会计中心拒绝支付的矛盾。

  (四)管理层对本单位的往来经济业务的控制问题

  在处理单位往来经济业务时,由于单位报账员不进行日常账务处理,而会计中心只提供月报表资料,使单位领导及报账员对本单位债权债务不能及时把握,给其结算工作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五)预算治理问题

  由于我国当前的预算治理体制、预算监督机制还不健全,未能建立一套科学的公共支出预算治理体系;且纳入会计中心治理的事业单位在实行部门预算规范化方面尚有差距,在支出方面随意睦仍然存在,因而造成预算对支出的控制和约束仍然非常薄弱。

  三、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设想

  (一)构建财政稽查监督、稽查、审计、资金绩效评价机制

  新型的财政稽查部门通过加强财政监督,加大对违法乱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违法乱纪行为档案,提高财政监督的威慑力;可以对经费支出的内容及时进行分析,找到相对比重较大的项目进行重点监控,特殊专项经费跟踪调查,实地实时监督;也可以通过上下年度之间的纵向比较以及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横向比较,查找经费支出的不合理成分,分析原因,加以纠正;还可以充分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作用将部门经费使用情况和管理建议等会计信息及时反馈给各部门。

  (二)加强集中核算与国库集中收付的融合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是财政部门当前公共财政改革的两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加强会计监督,有利于财政资金统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的运行成本。由此可见,两项制度的改革主体和目的是完全一致的,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和国库集中收付制改革相结合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会计集中核算的顺利实施和稳健运行,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切实重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并不改变单位会计责任主体。并不减少各部门财务职能,而且随着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改革政策的出台,部门财务管理的职能还需更进一步加强,范围也要进一步扩展。因此,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统管单位应更加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单位的报账会计应当持证上岗,有据登记会计台帐,定期与会计中心核对。对单位会计事项的合法性进行领导审批前的审核及说明,向会计中心报账并说明单位经济业务及票据的真实情况等职责。因此要加强报账会计队伍建设,提高报账会计整体素质是强化财务管理和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条件。而制定报账会计的道德规范,建立遵守职业道德的监督考核机制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和报账会计总体素质的保证。

  (四)加强预算的治理

  预算是一个涵盖各部门所有公共资金的完整预算,其预算编制以部门为单位,将各类不同性质的各项财政资金均统一反映在该部门的年度预算之中。部门预算的编制采用综合预算形式,统筹考虑部门和单位的各项资金,将预算内外资金全部纳人政府综合财政预算管理。因此,要进一步推行预算管理改革,扩大部门预算的范围,制定科学、符合实际的定员定额标准,改进和完善预算支出科目体系,早编细编预算。通过提前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使预算细化到各个部门及各个项目。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在编制预算方法的选择上,应该综合各个方法的优点,尽量选择混合预算方法,将预算结果与现实的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良好的结合,在最大程度上凸显预算管理的作用。


猜你喜欢:

1.浅谈预算会计论文范文

2.关于预算会计毕业论文案例

3.有关本科预算会计毕业论文

4.预算会计论文范文

5.本科预算会计毕业论文

158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