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自考公共关系毕业论文参考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及竞争国际化,公共关系作为管理科学重要的理论、知识体系与管理技术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年自考公共关系毕业论文参考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年自考公共关系毕业论文参考篇1
浅析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
摘 要:公共管理是一种建立在伦理关系基础上的新型的社会治理模式, 在公共管理中, 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和伦理关系处在一种平衡的互动之中。权力关系、法律关系是它在以往的社会治理模式中继承而来的, 而伦理关系则是公共管理关系体系中独特的职业关系。公共管理伦理关系赖以生成的客观依据是社会的服务期望, 而主观根据则是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觉识。人与人之间平等化的历史进程,是理解公共管理伦理关系生成之历史必然性的锁钥。
关键词:公共行政管理;伦理基础;公共伦理
一、问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无论是西方主流的行政管理学,还是中国的行政管理学,在工具理性的指导下,存在着将公共行政管理简化为一套行政程序、管理技术、生产工艺的倾向,将公共行政管理的功能仅仅局限于执行法律和实施政策,缺乏对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价值、目的和目的的合理性的探讨与反思。这种倾向越来越不合时宜了。实际上,伦理道德和公共行政管理并不是格格不入的。公共行政管理不仅是一个执行法律和实施政策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实现伦理价值的过程,它有着丰富的伦理学内涵。
二、公共管理伦理的基础及现状
当今中国正处在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使社会出现了发展的种种不协调,如人口流动量的突增,城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却缺乏必要的整合;传统单位制的衰微,职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弱化、游离性增加,使城市管理常有失衡;政府转换职能,社会却缺少承接政府剥离出来的社会职能的相应中介机构,等等。不可否认,市场经济以不可阻挡的势头,促成着社会公共生活日益繁杂、多元,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公共伦理的“空场”。为此,作为具有特定的价值性认同与互助性交往的共同体―――“社区”(Community) ,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凸现出来,成为基层的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着落点”。公共伦理是以公共理性为核心的社会精神价值取向,它直接决定着社会民众的道德走向与精神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致使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盛行的“国家主义”精神价值取向日趋衰微,而与西方人文背景相协调的“个人主义”精神价值取向又难以在中国本土全面移植,因而,公共行政管理的伦理规范主要内容为公益至上、有害不为、慎用权力、社会责任、平等竞争、增进信任。这些规范为公共行政管理奠定了伦理基础。
三、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
(一)伦理关系的定义和范畴
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也是指那些在公共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可以根据道德原则来加以判断的职业关系。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具有多重向度:在整体层面上主要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在个体层面上主要是指公共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以及公共管理者之间的伦理关系;在整体与个体的联结处,则是指公共管理组织与公共管理者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由于伦理学的考察视角是立足于个人的存在及其行为之上的,即使是考察制度及程序的合道德性时,也是从个人出发的。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伦理关系的主体主要是指生活在特定条件下和从事某类特定活动的个人。这样一来,公共管理伦理学所考察的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也主要是指以公共管理者个人为核心的那些由于公共管理职责和行为所引发的伦理关系。
(二)群体间伦理关系与权力关系和法律关系的差异
公共管理活动是以组织的形式展开的,在政府公共管理组织与社会公共管理组织之间、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也存在着群体性的伦理关系。可是,这种群体间的伦理关系与权力关系和法律关系在实现方式上是不同的。权力关系在群体间是以层级节制的方式实现的,法律关系则是通过群体间的不同职能和职责定位确立起来的。群体间的权力关系和法律关系都会要求群体中的代表承担关系链中联结纽带的职能,但这些代表并不是作为个体的人而存在的,而是直接代表着整个群体。所以,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在群体间就直接地是群体性的关系,并不直接地涉及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人。
只有进入到群体内部,作为群体成员的个人才会成为权力关系、法律关系的承担者。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则恰恰相反,它首先是公共管理组织群体成员个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其次才是组织群体间的伦理关系,即使以组织群体间关系的形式存在,也只有经由个人和通过个人,才是具有现实性的关系。这就要求在认识公共管理中组织群体间的伦理关系时,也需要以个人为基点。
可见,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与权力关系、法律关系有着正好相反的路线。在作用方式上也是如此。权力关系、法律关系的确立首先是在组织群体的层面上,但其目标是要深入到群体的内部。也就是说,在群体的层面上,为群体的性质、职能、职责进行定位,然后进入到群体的内部,使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职能、职责都明确化。只有在群体和个体两个层面上都实现了职能、职责的明确化,公共管理组织才拥有了由权力关系、法律关系编织起来的合理性结构。
但是,如果公共管理组织仅仅拥有了这种合理性结构的话,那么与传统的官僚制组织结构并没有根本性的区别。公共管理的组织结构之所以不同于传统的官僚制组织,是由于公共管理组织中的伦理关系的显性化。伦理关系在公共管理组织中的作用路线是以个人为起点的,通过个人去实现组织成员间的积极合作和有效协调,然后上升到群体的层面。在群体之间,也是通过个人来促进群体间的积极合作和有效协调的。所以,权力关系、法律关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路线是从群体到个体、从集体到个人,而伦理关系的作用路线则是从个体到群体、从个人到集体。
参考文献:
[1] 王乐夫. 论公共管理的社会性内涵及其他[J ] . 政治学研究, 2001 , (3) .
[2] 张应松, 黄 寅. 企业伦理: 理论与实践[M]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3 ] 行政管理学大纲[M] . 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1.
[4 ]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第3 卷) [M] . 人民出版社,1993.
2017年自考公共关系毕业论文参考篇2
浅谈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关系
摘 要: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作为城市公共环境设计系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维系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文章探讨了运用自然生态保护与公共艺术这两种手段进行的园林化城市建设,将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所要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巧妙地将自然美与人工美结合在一起,将成为缓和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园林艺术公共艺术依存关系人性化公众性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优美环境的追求是人们无时无刻的努力目标。所以,以自然美为主要塑造对象的园林艺术应运而生,它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进而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在维系人与自然的平衡中,园林的产生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什么是园林?我们首先从园林的含义入手。
一、园林与公共艺术的概念内涵
关于园林的名称和内涵,目前学术界尚存争议,由于园林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变化的,是一个“动性”的概念;再有,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产生不同的风格、流派,不同地域之间对园林的含义的理解也存在差异,所以,从“园”字的结构组成方面可以将其解释为,在限定的范围内,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人欣赏的、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就是园林。对于园林,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解,当人类文明从产生到发展这样一个特定阶段,人们发散性的思维将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而对于自然的依赖性则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所以,园林未来的发展趋势必将是自然、技术、艺术三者之间的巧妙结合。
那么,公共艺术的概念是什么?“公共艺术”仿佛是一个新名词,对于公共艺术一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但大都围绕在艺术的公共性方面展开。一切具有公共性的、为公共服务的艺术形态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这是对公共艺术概念最直接的表述,虽然在定义上并未给人直接说明其具体形式,但有关在公共空间里公共艺术的使用,会给社会、人们带来巨大影响。
基于时代的发展,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作为为公众生活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巧妙地维系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工业化使人类生活环境不断地向外延伸,单纯的自然环境在不断缩小,将自然环境的精华加以提炼,从而创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现实空间,将成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主流方式。及时、有效地把握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重点。
园林是人类在自然环境中提取而创造出来的人为环境,它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同时它也是一门多种类学科,在园林的设计中,要巧妙地运用科学与艺术两者兼顾的手法,同时还要掌握建筑构造学、生态学、规划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与文学、艺术学、园林美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所以,园林不仅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公共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地域空间与展现场所。
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发挥在城市园林中,不但要满足游人欣赏、活动、游憩的需要,同时也能创造出美感。公共艺术作为艺术的表现形式,要适应所存在的空间环境、适应历史发展和适应大众所需。如果把空间环境放在首位,就是让设计出的公共艺术的形式能更加合理地存在于空间环境的这个载体之中。有些园林在建造过程中没有考虑公共艺术与空间的整体效果,忽略了空间构成因素,出现主次关系混乱、设计零碎等一系列明显问题。所以,公共艺术作为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承接主次、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二、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人性化设计
在园林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着3000多年历史和高深造诣的中国园林,是世界东西方两大造园体系中东方造园体系的代表,其运用“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和自然风格的手段进行规划、设计,在世界造园史上独树一帜,占有重要地位。
西方的规整式园林讲究轴线对称,着重讲究人工图案美,显示人的力量,显示人对大自然的征服。所以东西方园林虽然从设计理念上有所不同,但人在其中所显示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园林的共性,促使园林艺术在更多方面交流融合。园林艺术可以说是人的艺术,是人设计的,由人创造、为人而造。它为不同种族、民族、阶层、时代、个体的人服务。
有人认为园林环境中的树、花、座椅和活动设施等就是人性化设计,其实不然,这只是满足了人性化的一个小方面。真正的园林景观中的人性化设计应是景观设计尊重自然、尊重每个人,从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自然地天人合一。
公共艺术设计的环境使用功能是一个探索人与环境关系的问题,它直接与人的心理要求、生理要求和行为方式有关。其设计的关注点在于研究环境的使用者与环境的使用方式。具体来说:
(1)关注公共艺术对使用者身体活动尺寸的要求;研究使用者在公共空间里活动场所空间大小等与公共艺术尺度的相互关系。
(2)关注公共艺术对使用者的生理要求,研究公共空间中的通风、采光、照明及舒适性、愉悦性等多方面的要求。
(3)关注公共艺术对行为方式的要求;在不同类型的公共空间中人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行为方式。
综合起来看,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始终会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设计理念,并不断发展延续。
三、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共用的公众性审美
园林景观伴随着时代的步伐,正经历一场平民化和大众化的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西方世界的思想政治、经济基础等方面发生了重要变化,在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为缓和城市人口的心理压力,园林艺术逐渐从贵族阶层转向市民阶层,公园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公园的形成使园林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直接,开始把园林引向公众。人类的生存依赖自然,同时,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淡而不远的交往也总体现在城市公共景观绿地空间及在居住地附近的游乐过程之中。公众景观除了满足大众的生态及审美需求,也满足了其交往、寄情和参与的生活需要。
公共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存在,具有强烈的开放性,一是由特定的空间所决定的,通过视觉传递所产生的形象的开放性;二是由公众审美观念和对环境的影响所决定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不仅要满足公众性,还要使其成为人与环境之间的重要连接手段,公共艺术在艺术形式、造型形式、空间形式等方面要保持很高的一致性,统一为时代和公众服务。
公共艺术要适合公众的审美需求,即为广大公众提供适当的艺术形式。事实上,公共艺术就是一种公共化的艺术,公众必有其基本的要求。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城市人群之间有一定的互动性,它是城市与城市人群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将公共艺术置身于城市整体之外,要将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大众交流、联系参与的重要手段。让公众主动参与城市公共环境的艺术创造,使空间环境顺利地完成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化过程。
当社会开始迈向现代化、城市化及民主化进程时,大众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都在提升,在当今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园林作为先导将自然环境引入城市,再艺术地再现自然,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园林景观与公共艺术之间的互相促进与发展,它们都为城市中的人服务,而行为的主体是城市,园林城市建设则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所以,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既是对城市人口生活方式的协调,也是对人们行为的引导;园林艺术与公共艺术同时也为城市的文明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2]崔松涛.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7.
[3]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