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大学图书馆参考论文
图书馆的藏书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丰富的研究资料、使人们欣赏他人的知识成果,还能从书中学到做人的原则和生活的态度,也是提升国家人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软实力的重要战略阵地。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有关大学图书馆参考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有关大学图书馆参考论文篇1
浅析图书馆图书流通工作管理转变思路
前言
图书馆的流通部门是图书馆展现其工作质量的关键窗口,其是最为关键的桥梁及纽带,合理的联系着图书馆以及相关读者。尽管是本着处处为读者着想的心态来展开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但还是因为多方面的因素,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存在很多不可避免的问题。怎样合理有效的做好图书馆的图书流通工作,并充分的发挥其窗口的作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素质
图书馆图书流通工作实际上就是图书展现其实际用处及意义的关键,对应的流通部门工作人员自身应该是最直接为对应读者来提供相关服务人员,其自身行为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对外形象。所以,应该针对性的进行流通部门工作人员的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等培训,这样才能够合理的树立正确理念,真正意义上做好流通管理,并且相应的专业技术也要不断的提升,这样才可以为相关的图书借阅人员提供最为优质服务。
二、基于网络环境之下的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转化
图书自身的流通也就是图书在执行其管理工作中所涉及到最基础的工作,也是其相应图书馆为对应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第一印象,其存在的关键就是为了能够最大化的满足对应读者对书刊的节约需求及要求。不过在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人们对对应的服务效率有着更高的需求及追求,传统的形式是手工操作模式,其根本不能满足于现代社会对图书流通量的需求,在这样的状态下,也就必须对现代化网络技术进行合理应用,这样能够合理的避免对应的流通部门对图书馆印象造成不可磨灭的影响。
三、流通网络化
1、流通网络化促使管理内涵扩展
在图书馆的流通中呈现了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后,在这个过程中很多读者自身多方面的服务也均是得到了很大幅度的转化,与此同时在以往传统的服务工作中,其相对应的工作形式关键是经过面对面的方法来直接性的面对其接触目的,不过在现今网络化不断发展之后,已经逐渐的转化为直接性的运用计算机来作为其间接接触的方法。这样图书流通工作所能够涉及的管理范围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除了对相关的人及图书进行管理之外,流通管理工作还会涉及至对相关计算机的管理。其最主要的就是呈现图书流通子系统的管理以及正常操作子系统管理这样两个方面。
2、网络化管理促使馆藏资源多样化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是相关的图书流通服务工作顺畅展开的物质性基础。在网络大环境之下,以往传统的纸质型文献已不再是唯一的馆藏资源,伴随着磁盘、光盘以及U盘等相关电子出版物的出现及发展,网络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因其体积较大、储存容量大、应用便捷等,这些都是以往传统的纸质载体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逐渐的成为新时期的图书馆口袋图书,这也就直接的呈现了馆藏资源载体本质上的变化。
3、借阅流通与相关书目统计的科学性
图书馆计算机管理体系能够为广大的用户带来便捷,促使读者或者是图书管理人员随时的查询,这些均是由于此体系中的相关储存有着非常健全的日志记录。并且,此体系中的对应读者资料是极为详细,这就极为方便了图书管理者与相关读者的联系,强化了图书馆以及读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并运用计算机进行网上咨询,网上的信息服务等相关的流通工作提供了便利。
四、基于网络化境提高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质量策略
现阶段的网络通信技术在图书馆全方位的运用之下,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以及服务方式也已经被全部革新,呈现了根本上的跨越。计算机替代了手工记录的方式也已经成为了新时代发展的趋向及需求,这样的提升不仅仅促使图书流通和其相对应的效率有所提升,也在最大限度上节约了对应的劳动力重复。
1、计算机技术与条码技术管理
计算机技术和其条码技术的不断运用至图书的管理工作中,这样合理有效的提升了其相关的工作效率,并且合理的缩减了图书的借还手续办理期限及时间,在很大的程度上方便了读者对于图书的借阅,也方便了图书馆能够及时的掌控图书的去向。应用计算机的网络化管理之后,图书流通管理能够达到精确、准时、快捷、方便,在整个办理中也是极为合理、方便、快速的。
2、图书库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合理的融进图书流通服务工作中,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升了图书的借阅效率。现代化的很多图书馆均可以呈现开架借阅模式,也就是相关的读者可以自己进库自行选书,这样也就省去了图书管理人员跑库找书的时间,实际上读者对于相关的图书所在位置不是很清晰,读者进入书海中,其对应的翻阅量也就明显的提升,这也就导致相关的读者借阅量在不经意间提高了很多,以至于图书的排架劳动强度相对更大。并且,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与时俱进,能够对知识海洋应付自如,在复杂的借阅人员方面,工作时是游刃有余的,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持续发展的多样化社会需求。
结语
总而言之,图书馆的馆藏书流通质量,是直接影响着图书馆自身的总体形象。务必要对相关的流通工作管理加以注重。特别是在现代化科学技术持续提升的状态下,图书管理工作更应该不断革新,不管是在现代化技术或者是高科技硬件的购置,应该根据图书馆的实际需求及要求来添加,不过其不能够超出之前的预算。图书馆的馆藏书以及资料也是应该呈现为尽可能健全,流通的顺畅以及流通途径的持续健全才能够呈现为一个良好循环,进而真正意义上落实图书流通管理工作,以便于构建更好、更高级的图书管理水平。
有关大学图书馆参考论文篇2
浅谈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民族文化传承新视角
民族高校图书馆是为民族高校教学和学术研究提供各类文献,满足师生扩展知识的需求,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各类人才,促进科研创新的基地。同时它也是为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教育研究和现代科学提供服务的平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发展和创造了多姿多彩又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文化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意味着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留下的足迹,她将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联结起来,显示出了民族的稳定性、连续性和生命力。如果一个民族没有了文化,就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一样,没有了凝聚力。因此,文化不仅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源泉,也是民族发展必不可少的原动力。而保护民族地区民族文化遗产工作离不开图书馆的支持和配合,因为与其他各类文化事业机构相比,民族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本馆及本校民族学科教学和科研的资源,更具有参与保护和研究民族地区民族文化遗产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1.民族高校图书馆传承民族文化的意义
1.1有效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识,减缓少数民族文化的逐渐弱化。
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当今急剧变革的社会及现代文明发展的强烈冲击下,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消亡和继承的两难困境。而民族高校图书馆作为民族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在其服务于民族教育事业,发挥其教育职能的同时,也肩负着抢救和挖掘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这既是民族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也是民族事业发展的需要。
1.2参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自觉的体现,也是其正视、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表征。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这些宝贵的财富多以民族文献的形式流传下来,历史上,我国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和古老的璀璨文化,它不仅表现在民族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宗教信仰方面,也表现在民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各个方面,因此,民族高校图书馆对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不仅是民族高校图书馆的职责,也是民族高校图书馆民族特色的最重要体现。
1.3民族高校图书馆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对于促进民族团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民族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结合自身所处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积累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成为各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汇聚、传播的集散地,基于各少数民族在文化、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地为民族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各民族之间更好地相互理解,民族高校图书馆需要大力加强特色馆藏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利用民族文献资源,推动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振奋民族精神,发展民族文化。
2.民族高校图书馆传承民族文化的措施
2.1加快特色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做好民族文献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任何一种少数民族文化的丧失,都很难再现或复制。因此,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特别是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十分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各民族的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另一方面,也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了冲击,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或消失或衰退,传统的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在新时期开始遭遇困境。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正面临严重的传承危机,民族高校图书馆作为各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的中心,收集、整理、传播着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更应大力构筑特色馆藏,创新机构设置,深化服务,开展民族文化研究,将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
2.2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注重特色馆藏的建设
特色资源是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学院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发展的文献信息资源,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民族资源,是民族高校图书馆在数十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文献资源,一般是以民族文献为主体的,具有地方文献性质的资源体系,是民族高校图书馆的优势资源,图书馆应大力开发利用民族文献资源,挖掘它的潜在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馆藏。特色馆藏是民族大学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民族高校图书馆今后的发展非常重要,而随着文献信息载体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内容丰富的民族文献在载体形式上也日趋多样化,为民族特色文献的收集、整理、收藏和开发利用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也为建立民族文献特色数据库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2.3结合民族高校图书馆的内容和结构,提供贯穿于学校教学、科研、学生学习的个性化服务
民族高校图书馆的特点与优势就在于民族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与利用,民族高校图书馆应当立足本校,为本校科研服务,充分利用特色信息资源,开展有本校学科特色、民族特色的知识信息服务。加快搞好民族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加快特色数据库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为民族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做出应有的贡献。民族高校图书馆在满足广大读者知识信息时,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用户进行文献推送服务,如为民族高校专家学者开展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前瞻性知识服务;拓宽服务领域,为社会提供品牌信息服务;完善特色数据库建设,强化服务职能等。最大限度的发挥利用特色馆藏来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结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50多个,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献是记载和表现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特定民族在特定区域从事文化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宝贵的少数民族文化财富。而各民族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结合自身所处的地理和人文环境,积累了丰富的少数民族文献资料,成为各少数民族文献信息资源汇聚、传播的集散地,在当今各部门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的大好形势下,民族高校图书馆应依托本馆及本校民族学科教学和科研的资源,肩负起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加强民族文献的调研和采访工作,建立特色馆藏数据库,培养一支为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建档保存以及提供深层次的文献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民族地区教育、培养人才服务,为民族地区发展区域经济服务,为民族地区两个文明服务,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发挥民族高校图书馆应有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