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育孩子才能让他保持情绪平和?
随着心理学常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特别是为人父母者,更是希望养育一个“情绪平和”的孩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育儿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情绪平和,才是父母教育最大的成功
讲真,作为一个养育着16岁青春期女儿的妈妈,我近来也常常反思自己这些年来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得失。省悟到如果孩子情绪“有问题”闹别扭,原因通常是在家长身上。
01
陪伴孩子的成长,接受孩子正常情绪的表达。
女儿三、四岁时,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出差。每次出差都是十天半个月,只能把她“扔”到奶奶家里。这个“扔”字,是她后来有一次闹情绪发脾气讲的,她含着眼泪:“我小时候你们不管我,把我扔奶奶家……”我
和她爸爸听到的潜台词是:我小时候你们都不管,现在也别来管我。
说这话时,她已经是个14岁的小少女了,明显地叛逆。
当年出差时,每每想孩子了或她想我了就会打电话。当年还没有微信奶奶家也没有WIFI没法视频。电话里,她最常问的一句话是:“妈妈,你哪天回来?”
有次我说周六回家,结果周六因为工作上的事没能返回。打电话给家里,她“哇”一声就哭了,大叫:“妈妈你说话不算数!你说话不算数!……”明显地情绪特别激动。
电话里接着传来爷爷奶奶哄她、批评她的声音:“你妈妈得工作!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你妈妈上班不是为了给你买好吃的买玩具吗?!……”
然后奶奶接过电话,对我说:“你以后不回来就别往家打电话啦!引导着她哭!没事就挂了吧!!……”
如今,每每回想起挂电话的那一刻,心里还隐隐作痛。换作现在,会立刻买票、打车连夜返回家,拥抱那个哭泣的小孩——真的,你又不是需要日理万机,有什么工作比当妈更重要吗?有什么要事比安抚和陪伴孩子更重要吗?
三、四岁的小孩,十几天不见妈妈,想妈妈想到难过、想到哭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却被长辈(包括我这个妈妈)误读为“不懂事”。她内心该有多么地无助?
我不知道放下电话后,家里人是如何安抚她的情绪的。后来回家,明显地感觉到女儿的疏远。她是显得“懂事”了,可谁又知道小小的她那天晚上经历了怎样的情绪挣扎?
现在想想还非常后悔。而人生中的有些后悔无法弥补,特别是你错过的孩子成长。
我有个朋友,儿子18个月大的时候,因为没有长辈照顾也请不起保姆,为了工作,就把孩子送到了托儿所,那种“托幼班”当年特别并不少见。后来,她儿子的整个童年、少年期都特别地个性和倔强,经常“跟家长对着干”。后来,她反思自己说此生做过的最后悔的事就是那么早把孩子交给了“别人”,让孩子从小就没有安全感,错过了对儿子童年的陪伴。
一个妈妈,要陪孩子一起成长,才能识别出孩子的情绪背后的诉求,同时也会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02
看到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
孩子小时候,常常粘着大人,想跟你上街,想跟你去上班,你走到哪想跟到哪……那是孩子的一种依恋,是所谓母女父子亲情一场中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
女儿从小有自己的房间和床,但四、五岁的时候才做到真正的分床睡。当很坚决地告诉她“你这么大应该自己睡了”的时候,每晚她都会跑到我床上“赖”一会儿,要求:妈妈搂着睡!妈妈再搂我一次吧……有一次就还会有下一次。
有天晚上我心情不好,很坚决地撵她回自己房间,实在不厌其烦了,吼她:“滚你自己屋去!”她本来在被窝里跟我闹,听到这话,就轱辘一下爬下床,说了让我这辈子都难忘的一句话:哼!等我长大了,你想搂我都不让你搂!
没用她长多大,后来就想搂着她睡都不让了。现在,更是想都不要想,你低声下气问:“今晚搂你睡吧?”人家肯定是“不要!”
真是自讨没趣。
现在回想起来,孩子的“粘”是情感需求的最正确表达,反而是我这个妈妈“情绪失控”。四、五岁的孩子已经能懂得浅显的道理了,完全可以采取“讲道理”的方式,跟孩子沟通诸如“自己睡”的问题。或者陪孩子上床,讲故事、读绘本,等他(她)踏踏实实地睡了,再离开孩子的房间,而不是生硬地、用野蛮人的方式回应孩子渴求“妈妈的爱”的情绪。
可惜很多道理,都是孩子长大后才“省悟”到的。
孩子长到十几岁,想让他(她)陪自己逛街、去参加一场喜宴、或者跟爸妈到公司……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他们说长大就长大了,我现在倒是觉得父母实在应该珍惜小孩子“粘人”的那几年。不然,等他们长大了,你想粘都粘不上了。
03
孩子的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是对爱的需求
我是个后知后觉、稀里糊涂把孩子养到16岁的妈妈,好在孩子心智比较健康,情绪也平和,跟周围的同学、朋友都玩得不错。记忆中她发过一次特别大的脾气,因为“过生日”。
有次我外甥过生日。因为恰好是周六,家人聚在一起用餐,妹妹还订了个大蛋糕。我对外甥说:“生日快乐”,并提议大家唱“生日快乐歌”,自己还带头唱了起来。
女儿在一旁就眼泪打转,跟我发飚:我过生日你连“生日快乐”都没跟我说!你都没给我唱生日快乐歌!
那一年她12岁。半个多月前她见过完生日,因为那天因为是工作日,她也要上学,我提前下班去给她订了蛋糕,买了礼物,的确没跟她说“生日快乐”,也没唱生日快乐歌。就因为这个,你也攀比?也值得你在表弟生日这天发飚抹眼泪?!
披头盖脸就把她熊了一顿,全家人都批评她做得不对。那天中午,她连饭也没吃。我也很生气——觉得她,不懂事。
可是,可是,后来我检讨了一下自己。难道真的是孩子错了吗?还不是因为我这个当妈的粗枝大叶所致?孩子需要的是被重视、是被别人看到的感觉,蛋糕都买了,为什么不说声“宝贝生日快乐?!”为什么不问一下生日想怎么过?点起蜡烛跟她一起唱“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没有过生日的仪式感,孩子感到了差距。
孩子是感性的,她的情绪是真实的情感的表达,没有掩饰。如果当时能感知到,就应该是另外的解决渠道,可以是拥抱,可以是语言上的安慰,至少让她知道: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
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孩子:这点小事你也哭,懂不懂事?!
不懂事、不了解的是大人啊!
当孩子有不明来由的生气、愤怒、悲观或沮丧等情绪时,他们会直接表现或表达出来。父母不妨内省一下、停下脚步耐心了解孩子的内心发生了什么,认真倾听孩子表达情绪,用共情的方式去认可、去拥抱,并且运用一些方法来引导孩子安全地表达各种情绪,接受孩子的情绪,是为了让孩子、也让自己更好地成长和成熟。
“爱是一切的根源”。带着爱,就很容易洞察孩子情绪背后的真相。养育出一个情绪平和的孩子,才是父母教育最大的成功啊,毕竟,情绪平和,会让亲子关系、家庭关系更融洽,情绪平和,会帮助孩子更容易获得轻松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