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文学>青春励志>

该让自己坐在“前排”了

玉欣分享
那些喜欢“坐前排”的人,最终都变成了成熟有担当的人。遇到问题时,他们倾向于勇敢地面对,积极解决,努力争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青春励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青春励志文章篇1:让自己坐前排

  01

  转眼到了年底,眼看着这一年进入了倒计时,我身边很多人都患上了年底焦虑症。

  时间总是在走到一个阶段的尾巴上,才会提醒大家思考些什么,才会让人有回头认真看看的冲动。

  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阿强出现了同样的症状。他的焦虑,写在眉梢眼角。他说,还好现在的日历都是电子的,不像从前,过一天撕一页。

  年底时,日历只剩下孤零零几页。

  人走过时,日历甚至会飘起来,让人心生抓不住时光的慌张。那种感觉更可怕。

  我问,是不是因为工作上没有大的突破,所以觉得一年白过了?他回答“是”,很快又补充说,也不完全是这样。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回望岁月,他更害怕看到自己敷衍时光的影子。

  他思索了一下说,那是一种不愿坐前排的心态。

  他似是找到了准确的形容,再次强调到,他的年底焦虑正是缘于此。

  这一年来,他不曾让自己坐前排。那是不曾拼劲全力的松弛、躲闪和逃避。

  比起所谓的成就,他更怕看到这样的自己。成就不可强求,但是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却完全由自己掌控。而他在过去的一年,连这点掌控权都放弃了。

  阿强举了个例子给我听。公司的内部会议,阿强从来都是坐在靠后的位置。他不喜欢坐前排。在他看来,前排是个不自由的位置。

  会议嘛,随便应付下就好。

  坐在后排,他不用担心会议无聊,时间太过难熬。他可以随意打盹儿,只要睡着的动作不夸张,没人会注意到他的眼睛是睁开还是闭着。

  若是毫无睡意,他还可以随意翻看手机,自我娱乐。而会议一结束,他起身离开的速度比任何人都快。

  02

  通过这个例子,他颓废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眼前。

  当然,他所谓的不喜欢“坐前排”,不仅仅简单体现在会议座位的选择上。这只是一个具体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已。

  这种行为方式和心态体现在他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领导安排工作时,他从来不敢主动请缨,说一句:“这个我来。”他总是躲得远远的。实在避不开时,他会试图推卸:“领导,这个我怕自己做不来。”

  处理工作时,若能花一分力气草草了事,他绝不会再多花一丝精力去完善和总结。

  他把担当责任的机会,推得一干二净。因此,他给人留下了难成大事的印象。

  所以,这几年,他在工作上一直是个半吊子,升职加薪总是轮不到他。

  他叹息说,在生活中,他也是如此。

  阿强年纪虽然不大,但是结婚比较早。他和爱人与父母同住。婆媳关系,几乎是每个家庭难以避开的难题。阿强的爱人和婆婆也不例外,相处一直不太融洽。

  每次两人出现分歧时,她们都会找阿强评理。他在处理婆媳关系上,从来不曾认真对待,基本靠“哄骗”。

  他对爱人说:“你最好,你都对,妈老糊涂了,你别跟她计较。”

  一转身,他又悄悄跟母亲说:“妈,我媳妇不讲道理,你说的话都对。你是我亲妈,就当体谅我了,别跟她一般见识。”

  其实,两人本来没什么大的矛盾和不满,只是意见相左而已。

  可是,阿强这么一“和稀泥”,两人都觉得是在委屈自己原谅对方。时间长了,这一招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两人的隔阂。矛盾日积月累,变得有些难以调和。

  03

  阿强说,“不喜欢坐前排”这其实是一种消极心态的体现,遇事喜欢躲,躲不了才硬着头皮去应付。敷衍了事时,他还不忘给自己留下诸多借口和退路。

  他向自己表态似的说,新的一年里,他一定要坐前排,凡事都不再逃避躲闪。我明知他意之所指,却故意反问到:“要是前排没位置怎么办?”

  他听出了我的调侃,并不直面回答,而是顺着我的话说道:“姐,你别逗了。谁家公司开会,员工会抢第一排坐。大家都抢着坐最后一排。”

  听他这么一说,我回忆起读书时的事儿。阿强说的“喜欢坐后排”早在我们读书时就埋下了种子。那时,很多同学都有“不愿坐前排”的心理。

  上课时,大家齐刷刷地往后坐,老师面前的前三排总是空空荡荡的。

  但是,我有一个同学特别喜欢坐第一排。

  每次上课,我们匆匆忙忙去抢占后排的位置。

  而她则早早地到教室,坐在第一排正中央的位置。我们曾经坐在她后面拍了一张照片,然后配文:“这节课,课堂上只有一位学生。”

  图片和文字的搭配毫无违和感。因为,她身后几排都空无一人,从照片上来看,确实找不到其他学生的存在。

  有一次她生病请假,第一排最中央的位置就空了出来。老师进教室问的第一句话是:“某某今天没来上课?”

  班长回答到:“老师,她生病请假了。”

  大学课堂里,大部分老师不太记得住学生的名字,认识学生基本靠点名册。而我的这位同学,每个老师都能记住她。

  04

  毕业之后,喜欢坐第一排的那个同学虽然不是混得最好的,但是她的生活一直自律有节奏,从来不曾兵荒马乱过。

  我们很少见她频频回头生出荒废光阴的懊悔。

  而我们这些喜欢坐后排的人,大都遭遇过生活的乌烟瘴气。我们总是在回望时光时,生出碌碌无为的感慨。

  我们习惯于给自己留下后退和放纵的机会,不曾认认真真拼尽全力。

  所以,“前排”从来不是简单一个座位而已。“坐前排”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占据最显眼的位置,获得更多关注,争取更多机会。

  那更是认真严谨的人生态度的体现,是一场积极的追逐。

  它会给整个人生带来“前排效应”,让人保持紧张感和压力感,从而不断进步。

  那些喜欢“坐前排”的人,最终都变成了成熟有担当的人。遇到问题时,他们倾向于勇敢地面对,积极解决,努力争取。

  在每一次时光倒计时,他们都能从容淡定地收尾,继续下一场奔赴。生活往往更容易记住这样认真执着的脸。

 
 
青春励志文章篇2:每一场绝地反击的硬仗,都会让你变得更加不屈不挠的坚强

  在我们与自己的对抗中,每一场都是硬仗。因为我们的对面站着的是自己。

  【01】

  绝地反击是对人生最大的敬意。

  《奇葩说》第三季落幕了。很多人说姜思达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虽然没有拿到最后的BBKing,但在无数奇葩迷的心里,他早已是无冕之王。

  在之后爆出的深度访谈里,姜思达红着眼圈回忆往事,其余的他都没有提,只说到了在第三季的开始,他清楚地记得一个片段,导师甄选各队战将的时候,他是最后一个被挑走的。

  “我不想给大家拖后腿。”他说。

  听到这儿,我的心忽地沉了一下。

  那些也许不带什么恶意的忽略最伤人。因为对方没有气急败坏的攻击性,也不存在小题大做的故意丑化,他就是在真诚又残忍地透露给你一个真相——你还不强大。

  我特别能明白思达当时的尴尬和沮丧。看着队友们心满意足地听到自己的名字,然后一个个跳到心仪导师的身旁,甚至会被大家开玩笑似的争抢,可自己还得僵硬地对着镜头微笑到最后一刻。我相信这一刻对于他而言无比漫长。

  我想起了小时候学校舞蹈队的老师到班里挑新学员,班主任点了几个女生站到前面备选。我把身板挺得笔直,连呼吸都尽量优雅。可是老师只是大致看了几眼我们的身形和手指就开始掏出名单勾画。我左边和右边的同学都被舞蹈老师记下了名字,然后她们欢快地对着眼神,隔着我小声地商量:“以后咱俩一起去练啊。”

  我横亘在她俩中间,像一块顽石一样没有任何吸引她们的地方。

  班主任说:“大家鼓鼓掌,向这些新入选的同学表示祝贺。”掌声呼啦啦地响成一片。我一个人保持着僵硬的微笑面向全班同学,他们的眼神全都投在胜利者的身上。我也清楚地知道,用不上半天,这件事就会烟消云散,留不下多少痕迹,可心里还是有什么东西互相裹挟着慢慢地,慢慢地沉了下去。

  我们都曾经如此敏感,能毫不费力地察觉到对方的每一丝敷衍,也辨得出自己是退而求其次还是不二之选。即使是大家对别人的肯定也能被我们捡回来当作验证自己不受欢迎的铁证。已经心知肚明自己要与“没有存在感”这件事终生相伴,可还是希望能有那么几秒世界是属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还是希望自己能成为自己心目中那个脚踏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

  于是思达怀着隐秘的心理报复似的疯长,他牢牢记得自己在第一季的时候就头戴着红花被淘汰出局,记得导师们最后才向他伸来幸运的橄榄枝,记得马薇薇、颜如晶早就一炮而红,光芒万丈。所以他认真备战,决不懈怠,无数次在宾馆的走廊里游荡至深夜,冥思苦想辩题。在赛场上仔细观察,一点点摸索,找到观众的High点和节奏。更重要的是,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辩论风格。史航曾评论思达是妖也妖得起来、论理也论得下去的全方位人才。

  是啊,绝地反击是一场硬仗。

  我们有多少次被自己懈怠的谎话所迷惑,错过了与失败硬碰硬的贴身肉搏。可是思达抓住了,我相信每当他想要和命运妥协的时候,最后才被选中这件事都能适时地从内心的对话框中弹出,自行画横线变字体加粗,想到那一刻的煎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披荆斩棘。

  那些生命中无数次被证明的瞬间都会在我们的脑海中如秃鹫般盘旋,接受自己很平凡比我们想象中要难得多。所以,不如迎战。不是吗?

  【02】

  每一条路都不会白走。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从几年前开始练习瑜伽。试听了几节课,便选定了单位附近的一家比较正规的瑜伽馆学习。

  因为要照顾家庭,时间受限,我能固定的时间是周五晚上7点上思老师的阿奴萨拉。这种瑜伽不仅调节肌体,还着重推崇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无论是优势还是缺陷,都要用自然乐观的心态去接纳。

  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常为自己僵硬而不协调的身体发愁。看到其他学员进步神速,我马上就会陷入焦虑。劈叉不行、下腰也难,一抻筋就生不如死鬼哭狼嚎。每当这时,思老师都会微笑着走过来,用手轻轻地安抚我:“不要和别人比,慢慢来。”

  好几次课后,我都在教室里默默地再练一会儿。我知道,在柔韧性这个问题上,别看我练了很久,却常常不如那些天生身体柔软的新手。最近认识的几个学员,都是刚刚上了几节课的年轻人,一招一式做起来丝毫不比我这个师姐弱。其中有一姑娘叫阳阳,几乎每一个体势都能做得很标准。老师问她有没有练过,她茫然地摇了摇头,吐着小舌头说:“今天是第一节课。”

  那天我的沮丧比太平洋的水都多,我就不知道这几年辛苦坚持的意义在哪里。练到现在,我的好多关节还是没有打开,肢体还是不够柔软,虽然力量和稳定性有所加强,但做起动作来还是不到位。

  我们怎么能安心地接受这种徒劳无功?怎么能忍受没有结果的付出?怎么能日日与失望和平相处?

  后来,我无意间在网上看了有关杨澜的一个访问,她说很多事我们努力了,也许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她准备采访奥巴马,整个团队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却在最后关头被通知取消了。失望之余,杨澜却有了新的体会:“虽然没有采访到奥巴马,却借此系统地学习了经济学和美国历史,这些东西都是切切实实的收获。”

  是啊,在挫折中最磨炼心性。有位名人曾说:“患难与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对于不屈不挠的人来说,这个世上根本没有失败。爬出失望的沼泽,重新出发,才是最重要的。

  【03】

  别让自己变成曾经讨厌的样子。

  活在这世上,不世俗很难。尤其是开始写文章以后,见到了太多一夜爆红、名利双收的幸运儿,心情越发不能像刚刚开始码字时那么平静了。

  写作圈就像是娱乐圈的裙边,稍一用力似乎就能乘风而起。我见过不少因为一篇文章就大红大紫的作者。此后出书、拍电影、上电台、录节目一路水到渠成。这些人在我们这些挣扎在第十八线小写手的心里就像是北影门口群演心中的霍建华和阮经天,是希望、光明和未来。

  于是有人为了点击量,不断标新立异,口出狂言,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标题党也好,蹭热点也罢,谁的文章阅读量达到10万+了,就一窝蜂地去模仿。前段时间杨绛先生去世,自从她病危的消息传出,就有人戏言早就写好了热文等着讣告。

  我们终于在这片洪流中迷失了自己,一点一滴变成了我们曾经最讨厌的样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渐渐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码字。在急功近利寻找灵感的日日夜夜里,几乎每个作者都忘记了自己踏上这条路时的初心,忘了躲在被窝里写小说的刺激,忘了日记本里那些感动自己的吉光片羽,忘了写作的初心是记录琐碎平实的生活和细密如尘的情绪。

  于是,不少人不再坚持自己想要写什么,而是日日追逐着市场的热点,涨粉了就欢欣鼓舞,掉粉了就垂头丧气。

  于是,不少人开始盘算着接各种小广告接微商软文,招揽各种生意,把写作当成了自己挣钱的工具。

  那份说着想聆听别的生命,也让其他生命安静聆听的纯真没有了,那个陶醉和满足在字里行间,两眼闪闪发亮的年轻人也消失了。我们心浮气躁又心安理得地为自己开脱着,是啊,出来写字的人都想红,都想挣钱。这是时代的压力,无可厚非。但衡量任何事都不该只看重浮华功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人生在世,每一场都是硬仗。弱小想变得强大,劣势想成为长项,都要披荆斩棘,付出难以预估的努力和代价,更难的是还要面对随时出现的徒劳无功和诡谲多端的杂念与心魔。我们都是凡人,失败了会气急败坏,成功了很容易骄傲膨胀。将军猛将也许能在沙场上以一敌百所向披靡,但退下阵来内心能否安宁平和才是他这一生能否快乐的关键。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相比,都微不足道。

  人生路上,打击你的、妨碍你的、纠缠你的,都是你自己。守住自己的心,控制贪婪的欲,战胜人性的弱与恶,从来都不容易。跌倒了一百次,就第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每一场硬仗,都只会让你变得更强。


 
青春励志文章篇3:  没钱没背景,怎样才能成功?

  “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农民出身,很想成功,是不是就会成功了?”

  “什么样的人能做到年薪百万?”

  “我希望在未来十年能做到你的一半,赚500w,现在找的工作一月5000、中部二线城市,困难吗?”

  ……

  经常有人问我各种问题,总结起来无非是一个意思: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没有本金,怎么才能发财?

  1

  今天让我们先把

  “金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为了赚钱牺牲生活品质是否值得?”

  “那个男生对我很好但就是买不起房,我应该和他分手吗?”

  这些问题先放到一边。单纯而虔诚地跪倒在鲜红的毛爷爷脚下来探讨:如何才能有钱?

  那些有钱人身上是否真的具备一些独特的思维和品质,最终取得了令普通人望尘莫及的财富积累,我们和他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如果你期待的答案是:

  1.专注勤奋毅力积累一万个小时,出门左转俞敏洪老师演讲录。

  2.马化腾其实是富二代、巴菲特的父亲是国会议员,出门右转朋友圈“揭秘白手起家的富豪神秘背景”。

  3.商业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随机性造就的,你可能之前没看懂。

  如果上面这些答案都不能让你满意,我们继续。

  2

  你的高中老师不会告诉你,即使你再努力学习也照样买不起房。

  我现在身边过得最不开心的朋友,是上学的时候成绩最优秀的,现在又生活在国内的那一批。

  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大多成绩优异,考试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骄子,同学们心中的偶像。

  虽然今天他们依然领着高于同龄人的薪水,却发现工作三年攒下来的钱依然不够在北京买一个厕所。所以觉得世界对他们很不公平。

  在漫长的求学经历和成长过程中,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事业成功(其实就是赚很多钱)的认识高度的统一:

  努力学习,先考上一个好高中,再考上一个好大学,选择一个好专业,找到一份高工资的工作,拼命工作成为高级管理人员,从此衣食无忧生活幸福。

  可直到毕业了进入社会才发现,自己被灌输了近20年的美好人生蓝图,和现实相距甚远。为什么会这样呢?

  严肃的说,这是因为以中国目前畸形的经济结构和大多企业的利润构成,资产的泡沫程度要远远高于企业能为高素质技术人才支付的报酬。

  3

  粗暴地讲,传统教育传递给学生的赚钱思路只是一场骗局,即把那几张卷子上的题做对越多的将来就越有钱。

  可是,这和现实世界中财富的分配方式几乎毫无关系啊,至少,和中国目前的国情完全不符。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阐述什么叫做企业的利润构成决定员工的收入:

  就比如说经营一家蛋糕店吧,美国公司的经营思路是找到最优秀的蛋糕师,提供味道最好的蛋糕,向全世界销售,凭借优秀的产品获得高溢价和高市场份额,来获取毛利进而付给优秀的蛋糕师高额的薪水。

  而中国的蛋糕店的老板们发现,自己的蛋糕怎么做也不可能比美国的蛋糕好吃,何况中国大众消费者对于蛋糕的消费能力也不强。

  真正赚钱的方式是提供品质一般但勉强合格的产品,通过一些独占的销售渠道,把蛋糕以大订单的形式卖给这些对蛋糕品质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大客户。

  所以蛋糕师的水平并不太重要,能给公司签下订单的员工才是公司最有价值的人才。

  可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教育给我们灌输的思路是:

  蛋糕做得越好的人,将来也就越有钱。

  这里的美国和中国不是绝对的,可以换成北上广和二三线城市,也可以换成互联网企业和炼钢厂,但你的工资是由你所在的企业的利润丰厚程度和你对利润的贡献程度所决定的道理,放之四海皆准。

  难以想象的是,如此天经地义的常识,我却发现身边有无数人完全不能理解,尤其是很多名校的毕业生,恨不能拿着一纸文凭向政府要钱,逢人便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人生的痛苦主要源自错误的期待,认清事物的运转规律不会让你立即获得财富,但至少可以让你迅速放弃愚蠢的幻想。

  你渴望成为的那种有钱人,不是靠技能获取一份高工资的人。

  4

  严格来说,即使在中国,凭借高超的技术领取高薪,最终取得财务自由也不是不可能的,只是难度极大,而且异常辛苦。

  没有过人的先天的条件和顶级的后天培养,大多数人所能习得的技能,都不是不可替代到让老板心甘情愿为你付一份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薪水的。

  只要你对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收入获得方式稍加理解,就能明白技术骨干的收入是很难超过掌握客户的销售总监和组建团队和客户对接的项目主管的。

  美国的一个著名的喜剧明星ChrisRock在一场脱口秀中讲过一个段子:黑人在美国最多也就rich,但不可能wealthy。

  奥尼尔年薪两千万美金,那只能叫rich;在奥尼尔工资支票上签字的那些白人老头们,才能算wealthy。

  事实上,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有钱人都是后者,他们不是技能过人的人,而是整合资源的人,简称老板,也是这篇文章想探讨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的商业环境下,并非传统企业那种100%的公司拥有者才叫老板。

  5

  项目投资人,企业的合伙人,装修队的工头,夜总会的妈咪,安排一队小弟在三里屯收二手iPhone自己坐在旁边抽烟的人…...

  但凡直接发起并促成商业活动的人,在我看来都是老板。

  你真正渴望成为的那种有钱人,不是超凡技能的人,而是寻找资源并整合资源的人。

  这就是学校和父母从来不曾告诉你的秘密,当然了他们之所以不告诉你,很可能是因为自己也没这么想过。

  自我保护心理注定了穷人的宿命。

  人类天生习惯的自我合理化心态决定了大多数人注定是穷人。

  不信,可以看看你身边多少人热衷于分享:

  “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了第一单大生意”;

  “巴菲特的书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知道去参观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还原聚美优品陈欧履历造假真相”;

  百度知道甚至有好几个问题都在研究“马化腾究竟是不是富二代”。

  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烈的自我保护机制,它会不停地暗示你,只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才是最好的最合理的。

  但凡当大脑扫描到有什么人和事会令自己的显得是如此的无知而无能的信息,这种保护机制就会迅速启动,收集一切线索去证明他们都是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而侥幸成功,自己要是有同样的客观条件,只会比他们更好。

  6

  而且,万一这些成功人士是自己身边非常熟悉的人,内心的保护机制会更加强大(君不见今年没炒股的人,看到身边炒股的人赔了,比自己发财了还高兴)。

  就像上学的时候,我们热衷于讨论学习好的人都是书呆子没出息,漂亮姑娘只喜欢开跑车的渣男一样;长大之后则变成了,同事升职了是因为会拍领导马屁,同学创业成功了因为家里给了巨额的启动资金。

  穷人的头脑是如此的敏捷,如果上述原因都找不到,还有最后一招杀手锏。

  他们就是运气好。

  是的,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自我保护心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减少了自杀率,也让极少的一部分克服了这种心里的人,成为了有钱人。

  总结下来就是,穷人相信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客观条件所决定的,而富人相信这种差距的决定性因素是主观能动性。

  穷人的思维习惯是:

  他们做到了,是因为他们富二代/有关系/运气好,我没有这些,所以我做不到。如果我有这些条件,我也可以做到。

  富人的思维习惯是:

  他们做到了,我为什么没做到,我怎么才能做到?

  可怜的穷人们,不打破这种自我保护的心里,是很难摆脱一事无成的宿命的。

  可惜,他们中的大多数一生都沉浸在自我安慰中,从怀才不遇到壮志未酬,最终感慨平平淡淡才是真。

  7

  有钱人的思维是整合资源而不是拥有现成的资源。

  如果这篇文章你只能看一段,那就是这一段,没准它就能改变个别人的人生轨迹。

  其实很多穷人也不是甘心于一辈子领薪水的啊,他们只是在等机会,他们永远在等机会。

  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惊人地发现原来每个留学生和他们的父母心里其实也都有一条走上人生巅峰的道路嘛。

  本科认真学习,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拓展社交网络,最终成绩优异简历丰富,找到一个大公司工作几年积累工作经验。

  继续名校MBA深造,出任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最终调回国内担任中国区经理,甚至时机成熟了,凭借多年工作积累的经验和人脉,跳出来单飞最终创业成功。

  听起来如此酣畅淋漓的人生攻略,其实是最经典的穷人思维,穷人总以为有钱人的每一步都是按部就班顺水推舟得来的,所以要等着一切时机都成熟了,一切资源都获取了,才能开始行动。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天永远都不会到来。

  他们无法理解的是,世界上还有另外一小撮人,和他们拥有类似的客观条件,但却把他们觉得遥不可及的事情做起来了。

  这一小撮人,没有本金,找朋友借钱找投资人投资甚至找银行贷款;没有技术,自己去现学或者找到懂技术的人帮自己来做;没有关系,找人介绍请人吃饭送礼屡败屡战;没有客户,一个一个硬拨电话登门拜访甚至办公室门口堵着。

  上面这种人,就是传说中的老板。

  按照穷人的万事俱备才能行动的思维,聚美优品的创业过程应该是这样:陈欧同学大学时期学习的是快消品营销。

  斯坦福MBA毕业后进入丝芙兰美国总部担任销售高管,工作五年之后跳槽到天猫国际任化妆品频道总监。

  在天猫又干了几年之后,掌握了大量供货商资源,打造了一个优秀的电商运营团队,在化妆品行业侵染了20多年后,终于在2026年成立了聚美优品。然后……

  聚美优品的实际创业过程这里就不细表了,微博上已经写的太多了。

  可无论陈老板的之前经历作假也好,波士堂上装逼也罢,还是他家里多有钱真格基金给他提供了多少关系,他又如何运气好赶上了垂直化电商爆发的前夜……

  仅仅是他决定去做化妆品电商这一件事,勇气和魄力就远远超越了多少客观条件跟他相仿甚至更好的人。

  8

  其实,当你真正开始做一个整合资源的老板的时候就会发现,你之前自以为拥有的资源和人脉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好用。

  任何一个商业活动从无到有,都必然要经历那些团队不整没有客户的阶段,滴滴打车两年前还在在北京机场T3一个一个拽着出租车司机下载App;

  以雷军在互联网圈二十多年的人脉,创立小米的时候光一个个登门挖人就挖了近一年,相比之下,你觉得自己能有的那些资源又能有多管用呢?

  切记,老板的实质是寻找资源然后整合资源的人,并不是拥有现成资源的人。

  更进一步说,一切商业机会都包含了大量的未知因素,而鉴于人类对于一个未知事物的群体接受度的判断力是极其有限的。

  一个优秀的老板擅长的是边做根据形势快速调整自己的商业活动,而不是事先把一切事情都预料好了。

  你能想象亚马逊的创始人当年在网上卖书的时候,已经计划好了公司的业务要包括电子阅读器,电商,流媒体,云计算,无人机吗?

  为什么穷人等待的机会永远不会到来?等你把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的时候,市场早已经被那些趁着一切并不明朗就冲进去的人瓜分干净了。

  真正的好机会,永远都存在与未知中。

  同样的道理并非只存在于商业世界,每个人生活中最好的机会,几乎都出现在那些你没有完全准备好的时候。

  还记得刚去美国的时候,我听说高中的数学课代表去新东方做了托福老师。

  班里的同学谈起这件事,语气中大多充满了怀疑和嘲讽,因为大家都清楚他高中的时候学习好是因为数理化成绩优异,英语水平根本不行。

  他们想的一点没错,后来我才得知,这哥们当时连托福都没考过,但就是一咬牙硬着头皮上去应聘还成功了,结果最初过得心惊胆战,做梦都怕被学生从讲台上赶下来,于是每天疯狂的做题备课恶补英语,好不容易坚持了下来。

  而两年之后,嘲讽他的人还是当年的样子,他已经成了新东方的托福名师,公开课出现在新东方官网上,学生遍布北美。

  后来我默默地在家里看了他的讲课视频,比起我当年崇拜的那些新东方名师毫不逊色。

  我忽然想起了罗永浩当年写给俞敏洪的求职信,试想如果罗老师当年认为要把英语练到王强老师一样才能敢去新东方应聘,现在可能也只是一个吉林延边的文艺老愤青罢。

  9

  你看,真正把事情做起来的人,考虑的问题的过程其实是这样,这件事我一定要做,缺什么东西我去想办法去争取。而什么做不起来的人,永远在等待时机成熟。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有勇有谋,但勇又大于谋。相比之下,勤奋专注聪明简直只能算雕虫小技,唯有勇气才是一个人出类拔萃的核心竞争力。

  以上,就是我在读了这么多年书,看了那么多案例,和自己在残酷的实践中,能给出的关于“不是富二代,不是官二代,很想成功,是不是就会成功了”的最好答案。

  至于你觉得它是醍醐灌顶还是勾兑鸡汤,看你的了。

  GoodLuck.

 
 
    1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