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文学>励志大全>励志日志>

关于学习与兴趣的5篇励志日志

玉欣2分享

  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都不同,有的人喜欢动,有的人喜欢静,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宅居。不管是哪种人,都可以培养在某个方向的兴趣。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励志日志,希望大家喜欢!

  励志日志篇一:

  王石谈剑桥学习:活着的意义在哪?

  文/王石

  2013年12月下旬,在剑桥学习的企业家王石回到深圳,25日晚约了几位朋友共进晚餐。不录音不录像的餐桌交流,其中一个主题是回顾每个人的2013。王石最后一个发言,讲了自己2013年的三个故事三点体会。

  故事之一:华人院士的“中国胃”

  剑桥大学有一位颇有成就的华人,在剑桥大学工作十几年,当上了院士,很不容易。但我发现他与学院内其他英国同事缺少交流。我去学习三个月,就与英国老师们很熟了,进入了他们的圈子,见面都会熟悉地打招呼。这位华人院士很奇怪,问我怎么会与大家这么熟悉,说他自己这么多年在剑桥,与这些英国老师没有多少交往。这位院士为什么难以进入英国老师们的圈子?我想,是因为华人院士的中国胃。华人院士不吃西餐,每顿饭都要回家吃中餐。英国老师们多在俱乐部吃饭,吃饭时就是交流聊天的时候,有时一顿晚饭会吃到晚上10点。吃饭就是思想和情感交流最好的时候。我每到一个新国家新地方,都坚持吃当地的食物。想拥抱世界,要有一个拥抱世界的胃。拥抱世界的胃,帮我很快融入了剑桥大学的教师圈子。

  坚守一个习惯,就等于向世界关上了一扇门。开放自己,接纳新事物,就是融入新世界。对外部世界保持好奇,乐于交流、分享、连接,力求去理解、接纳对自己来说是新鲜的事物,海纳百川,纳入外部的新知识、新感受、新资源和新力量。华人院士的一个中国胃,就使他错过了诸多与同事朋友交流分享连接的机会。

  故事之二:剑桥的等级森严

  在哈佛学习期间,体会到哈佛的自由与奔放。刚到剑桥,感到剑桥太传统,一个有八百多年历史积累的学校,清规戒律多,等级色彩重。担心适应不了。随着深入其中,慢慢体会到,这些清规戒律中表现出来的等级森严,不是行政和人格的等级制,而是一种学术等级,对知识的尊重。例如,只有院士才有停车位,只有院士才有资格在草坪上踏草行走。正式集会场合,从穿着打扮就能看出不同人在知识成就上的等级。这些传统,有些是正式制度,有的是约定俗成的。剑桥的等级制,是学术等级制,是对知识贡献者的尊重。剑桥大学里对知识贡献高度敬重的氛围,有一种特别的文化力量。

  “我思故我在”,按笛卡尔对人的定义,理性思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当人不在理性思考之中时,这人就不是人。理性思考的结果,就表现为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知识的发现与创造,使人成其为人,使人类拥有了与动物世界不同的文明的演进。

  一个社会之中,什么成就是最受大家尊重的?从寻常人的回答可看出这个社会的文明层次。当“这个孩子有官相,长大要当官”成为赞美之辞时,当学校的最高权威是行政领导而非专家教授时,这就是一个官本位社会,官员拥有权力和资源,受大众羡慕。官员是财富分配者和秩序维护者,官员并非知识、财富的创造者,一个官本位的社会,不会是知识持续突破的社会,也不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之社会。带来新知识者,带来新财富者,这两者被尊崇,则人心智的力量就流向了知识创新和经济创新了。未来的制度变革,其实本质就是重新调整社会的价值制度,尊重什么否定什么,以此引导资源的新配置。

  故事之三:在剑桥始终如在梦中

  在剑桥,有种做梦的感觉,似乎现在仍沉浸在梦中。他喜欢划赛艇,在波士顿参加过比赛,在日本参加比赛还得过奖。一天,院长对我说,听说你喜欢划赛艇,你在剑桥当访问学者期间,愿不愿参加赛艇俱乐部?我说好啊。院长就进行了安排,告诉我何时何地去找谁训练。我按照院长的指示去了,没有让我下水划,而是先接受训练。教练训练了我1个半小时,那个累!长期没有这样累过,腿都抽筋了!训练完后,我推着自行车,一拐一拐回宿舍,嘴里哼着歌。是哼着歌回去!那个舒畅!我从来没有被这样训练过!这训练方法太好了!我跟人说起这事,人说,剑桥有30几个俱乐部,你查一下那个俱乐部的情况。我就上网查了一下,这是“剑桥大学赛艇俱乐部”,有百年历史,是世界最高水平的赛艇队,是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俱乐部。你说,这是不是做梦?

  还有,一位老师训练我讲英文。我说,我学的是美国英语,不熟悉英国英语,这老师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语,而且英国英语是错误的。”那训练办法之独特有效,让我想起《国王的演讲》电影中的办法。从来没有人这样训练过我,我也从来没学得这么快过!

  走过一个学院,那是“三一学院”,那是那颗苹果树,那颗启发了牛顿的苹果树!那是牛顿走过、停留过的地方!我现在还在梦中,还没有从梦中缓过劲来!

  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持续积累,是人类文明最宝贵财富。从野蛮生长到专业生长,中国面临大关。对学习新东西好东西,王石有一种强烈的兴奋。他希望更多朋友分享到这种感受,想组织一些朋友去剑桥体会体会。心灵开放,永远年轻,永远有那么点做梦的感觉!

  还有以下这些,餐桌上随手记下的,王石说的句子。

  你不抛弃自己,没有人能抛弃你。

  追求完美,允许残缺。

  人生60,才是开始。

  去哈佛、剑桥学习,是让自己有氛围去思考“从哪儿来到哪儿去”这个问题。

  52岁时,我登完珠峰下来,对记者说:“五十岁是一个成功男人辉煌的开始。”现在63岁,我现在感到才是一个开始。人生60,才是开始。

  人活着为什么?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生命,长寿很重要,但你要活得精彩,长寿不长寿就不重要了。

  过去,我的心态是全方位拥抱西方世界。到哈佛学习,我关心的是“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开始关心中国文化,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因为我们是从这传统中来的。选了中国传统哲学课,对一切,要自我更新,重新认识。

  到哈佛之后,体会到登知识的山峰,比登珠峰难得多。决定放弃原计划的再登珠峰,要集中时间和精力登知识的山峰。

  哈佛学习,真辛苦!经常在早上3点才做完作业,还睡不着,还得按时去上课,真怕得抑郁症。考试的时候,20分钟就有人做完走了,到50分钟时,教室只剩我一个人,还没做完,急着要做完。也想过放弃,但最后还是逼自己,死记硬背,不放弃。

  总有一些心理暗示,老了,不用再辛苦动脑子。成功了,不用再这么辛苦了。经过哈佛和剑桥,强烈感到,脑子回到了20年前。

  剑桥有名的中国人,一个是徐志摩,他写了诗,一想到剑桥,中国人就会想到徐志摩。其实,在剑桥这种人类知识殿堂中,几首诗排不上位子。一个是金庸。金庸82岁到剑桥来读书,读完了硕士和博士,都是硬梆梆拿下来的。

  打开自己,自我更新。

  励志日志篇二:

  如何改变世界

  文/LIGHT

  我已经见过太多人嚷嚷着要改变世界,若问他们要改变世界什么,换来的不过是支支吾吾。改变世界这么苍白的理想是如何泛滥的呢?这是产品经理中二病,与廉价的成功学并无二致。

  不幸的是,我也是此病的重度患者,晚期。

  三个月前,与 @forresty 聊天,我却说,我对于改变世界什么的越发丧失兴趣,只想要回归到自身。

  这当然是骗人的。因自己的努力,让许多人的生活有一些不同,并且是朝向更好的方向。我怎么可能抛弃这份理想(写作理想,读作野心)。

  改变世界实在太过虚幻,我不过是寻得了一条具体的道路,即回归到自身。

  这可以有多重的诠释。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内心肿胀,被魔鬼驱使着将自己的内心具现化投影于现实世界。这些投影,具现化的形态各不相同,可能是文字,可能是绘画,可能是音乐,当然也可能是某个产品。他们纯粹为自己而创作,却偏偏能感染许多人。愈是个人的,愈能打动人。他们被世人称为艺术家。

  另外一种诠释就无趣许多,却也安全许多。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又或者“内圣外王”。无论如何,想要改变世界,首先需要改变自己。

  至于我选择的是哪一种诠释,我也没有想明白。不,这么说未免自欺欺人,我只是没有办法放弃任何一种可能性而已。是的,我是贪婪的,鱼与熊掌,我全都想要,只是存在着先后顺序罢了。

  若选择的是第一种诠释,要做的是“认识自己”;而第二种诠释要求的则是“改变自己”。只认识自己而不改变自己是不可能的,无论具有何等的天赋,也不过是块璞玉,不持续打磨便无法成型。而想要改变自己,首先要做的便是认识自己。正如刘未鹏所言,一个程序若想改变自身,首先它要能够指向自身。

  两条道路看似分叉,实则紧密交织,汇作一条大道。大道名为“完善自己”,而入口处的小径是“认识自己”。

  可是,如何才能认识自己?这远比想像中困难,许多东西一直就存在于那儿,可一旦试图诉诸于言语,便立马失去了踪影,简直比薛定谔的猫还要狡猾。

  在禅房中冥想?偶尔为之尚可,充分的宁静中或许存在纯净的思考。但若长久如此,只会变做空想,未免太过愚蠢。

  认识自己,钥匙从来就不在于自身。

  认识自己是困难的,但在别人身上也能看到自己。结识足够多的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读足够多的书,真正经典的书,那是历史上最优秀一批人的思考,读书如见人。

  认识自己是困难的,但在周边万物都能看到自己。游历足够多的地方,用脚丈量大地,抵达世界的尽头,看潮起潮落。保持初心探索日常的居所,陶醉在夜风的吹拂,用心去看小草的生长,以及枯萎。

  认识世界多一点,便认识自己多一点,两者的界限变得混沌。在这种混沌状态中,仿佛接近于神灵。

  改变世界什么的,一点也不重要了。

  但实在是想为这个美丽的世界,留下一点什么。

  励志日志篇三:

  勤于思考身边的小事,你将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

  每天都有很多件小事从我们的身边悄悄溜走。看到一则广告,听到一则新闻,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可是,只要你善于思考身边的这些看上去似乎毫无意义的小事,你会发现,生活就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

  宝洁公司对于大学生来说绝对不会陌生,大学宿舍里到处可见宝洁公司的产品:舒肤佳、玉兰油、碧浪、汰渍、激爽、佳洁士、护舒宝,等等。而洗发水这一类产品,宝洁公司就推出了6个品牌:飘柔、沙宣、海飞丝、潘婷、伊卡璐和润妍。就算你没有使用这6个品牌中任何一种洗发水,你身边肯定会有人使用,你也肯定看过这些产品的广告。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些问题:宝洁为什么要推出这么多个洗发水品牌呢?这些品牌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或许你会觉得这些问题非常无聊,跟自己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我却因为思考这个无聊的问题而获得了一份工作。

  大学期间我并没有系统地学过经济学方面的任何理论,但对于身边的经济现象却非常感兴趣。有一次买洗发水的时候我突然产生了一个问题:宝洁公司为什么不集中精力做一个洗发水品牌呢?那样的话不知道可以节省多少广告费用。过了一段时间,我在宿舍里听到同学谈论喜欢什么洗发水,我才恍然大悟:宝洁如果只推出一种洗发水品牌,就算把这个品牌做得无可挑剔也肯定会有些人不喜欢,但如果同时做多个品牌,大部分消费者总能从这些品牌中找到一个中意的。这应该叫做多品牌战略吧?

  那么,这些品牌之间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宝洁的广告。很快,我发现飘柔强调的是发质的柔顺,海飞丝专注于去屑,潘婷突出的是营养,而沙宣给人的印象是专业,走美容院路线。

  很久以后,在一次面试的时候,主考官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请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多品牌战略在日化行业的应用及其利弊。我几乎不假思索就谈出了我对于宝洁公司多品牌战略的理解,并谈论了这一战略对于创业型公司的价值和挑战,还谈到了品牌的覆盖面问题。这些都是我平时慢慢积累起来的一些想法,没有经过任何学理的论证,但是面试官却非常满意,很快就决定聘用我了。

  后来我又去过一家广告公司应聘高级策划师,策略总监让每个参加面试的人都设计一句中国联通的核心广告词,也就相当于是品牌核心价值。对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这两大品牌,我平时一直留意二者在广告上的差异。中国移动最大的优势是网络的稳定,它的技术明显比联通更胜一筹,所以它的广告词为“移动通信专家”,强调自己的专业性,以此来暗示中国联通在技术上是不够专业的。而中国联通最大的优势是资费便宜,但是对于一个移动通信品牌来说,过于强调自己价格便宜无异于让品牌掉价,使人觉得联通就是“廉通”,这显然不利于品牌的长远发展。所以联通强调自己是后起之秀,一定能够迎来出头之日,于是它的广告词被设计为“一切即将改变”,随后又变成了“引领通信未来”,期望能够在广告受众心中引起共鸣。

  跟我一起参加应聘的人先后设计出了广告词,有人写着“因为有梦,所以鹰击长空”,也有人写着“连通爱,连通脉搏,联通新世界”,看上去都文采飞扬朗朗上口,但都跟我的思路迥然不同。为了突出联通是年轻的后起之秀这一特质,我设计的广告词是:“让我们享受年轻。”没有任何文采可言,但我还是满怀信心地交了上去。最后,面试我们的总监说,我是这些人当中唯一懂得广告的人。可事实上,我可能是那群人当中唯一没有过广告行业工作经验的人。一个完全没有广告行业工作经验的人,仅仅凭着自己平时看到电视广告或者公交站台广告时习惯性的思考,应聘上了那家大型广告公司的高级策划师。

  可能你觉得我对身边每件小事如此在乎,生活一定会非常累。可事实却完全相反。当我从超市买了洗发水出来,我可以什么事也不想地回到宿舍,也可以沿路思索洗发水的品牌战略。当我坐在公交车上看到车外的公交站台广告或者其他公交车的车身广告,我可以心不在焉地瞥一眼,然后忘得一干二净,或者只记住广告上全智贤的性感Pose和姚明的憨厚一笑,也可以用接着坐公交车的时间去揣摩那个广告的创意,去尝试着修改那个广告的文案内容。同样是走回宿舍,同样是接着坐车,少想一个问题根本就不会让自己更轻松一些。我想,对于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来说,如果用这些时间来考虑更深层的东西,应该会从这种思考中得到一种快乐和满足吧。

  不管你将从事的是技术、市场还是别的什么性质的工作,如果能够养成一个勤于思考身边小事的习惯,你所能得到的将远远不止是一份日化或者广告行业的工作。你应该看到过交警站在路边检查车辆的场景,因为很多车辆都不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所以交警只好在路上对过往的车辆进行逐个检查。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方案:通过摄像机将过往的车辆拍摄下来,并通过连接到电脑而自动识别出其车牌号码,然后马上连接数据库,判断出这个车牌号码是否已经缴纳相关费用,如果没有,就立即发出报警声,交警便赶紧进行追捕。这个方案看上去有点儿理想化,但是,前几天一则新闻说北京的交警已经拥有这种装备了。我想开发出这套设备的人最初肯定也是从日常生活中产生了一个想法,然后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产品。

  只要你善于思考,生活中可以让你发现这种市场空缺的机会实在太多。如果你同时拥有文曲星和手机,你是否考慢将这两个产品合二为一,从而让手机拥有电子词典的功能?孕妇往往需要一定的运动量,但如果没有专业的健身指导,运动的效果可能不甚理想,甚至可能出现危险,那你有没有考慢毕业以后开一家专业的孕妇私人保健顾问机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缺乏这样一种思考,你或许就永远只能在别人的公司打工,根据别人安排的工作计划按部就班地完成;但如果你能通过一件小事敏感地把握住宝贵的商机,你或许就找到了一座宝藏,你的人生也将因此而变得辉煌。

  励志日志篇四:

  培养一种终身受益的兴趣,也许会玩出名堂

  文/张志

  我经常收到大学生的来信,说自己的性格和专业不搭。有趣的是,大部分人都说自己喜欢接触新鲜的东西,喜欢旅游,喜欢和不同的人沟通,所以,不想做沉闷无聊的技术工作,想找到更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希望从事的职业是自己感兴趣的,我年轻时也是这样想。等工作后才明白,能够把兴趣当职业的人少之又少,毁掉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它变成工作。

  我有一个做销售的朋友,总是拉我和他合伙做事情赚大钱。我这兄弟会唱歌、会喝酒、会跳舞、会打麻将。只是现在他把这些特长变成了应酬技巧,把兴趣和赚钱扯在一起,如果赚不到钱他就没兴趣。你看我这朋友就是一个反例,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结果兴趣就毁了。

  其实,不管是学习,还胜作,80%的时间是在做简单重复的事情。重复、单调没有变化的生活会让人抓狂。所以,我们需要找一点别的快乐来平衡这种生活,这种平衡往往来自你有一样可终身坚持的爱好或兴趣。没有这种平衡,每天只是学习工作,你都不会觉得幸福。

  工作能带来收入,地位和名声,但不能给你带来幸福感。如果在工作以外能培养一种可以长期坚持的兴趣,那么,在压力大的时候,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排遣方式。通过自己的兴趣认识新的朋友圈,谈不一样的话题,了解不一样的人生,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不需要那么功利,也不需要那么费心,所有的投入都是你自己的心甘情愿,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多了很多快乐。

  发展和职业不一样的兴趣对职业也会有帮助。

  爱因斯坦是大物理学家,他的业余爱好是拉小提琴。很多人的兴趣都和艺术、体育、文学相关,这些领域的兴趣往往能激活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使人能在工作中有更好、更有深度的思考。

  进入职场后,兴趣也许可以成为你组织活动的特长,也许可以成为结交人脉的最佳名片。兴趣的交往通常少了很多功利心,反而能帮你带来更多的机遇。

  有时候把兴趣玩出名堂,兴趣也可以变成职业。

  有个男孩很喜欢玩肥皂泡,长大后,他在业余时间就去做肥皂泡魔法师,每天接到很多邀请去各种场合表演玩肥皂泡。他的兴趣给自己带来了机遇,也给别人带来了快乐。

  但是,我希望大家培养的兴趣不是想着把它变成功利性的武器,而是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都不同,有的人喜欢动,有的人喜欢静,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宅居。不管是哪种人,都可以培养在某个方向的兴趣。

  一个人的兴趣发展和他的个性还有某个方面的特长相关。我建议大家思考一下,你们在文学、音乐、美术、建筑、手工、收藏、运动、游戏等领域能否找到一个爱好?

  现在,把你想培养的兴趣写下来,去搜索有无类似的爱好者网站或者社区,加入他们,一起去玩,说不定这些爱好能让你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呢!

  励志日志篇五:

  机会,往往就死在这七句话里

  1、认为骗人

  不去认真了解,直接下定论。

  一锤子砸死,导致丧失机会。要仔细想一下,别人能骗你什么呢?骗财还是骗色呢?最坏的又是怎么样的结果呢?

  2、迟疑

  思想斗争时间过长,迟迟不下决定,把新闻活活熬成了历史。

  这和我们有时买衣服一样,今天看了一件衣服感觉很漂亮,想要买,但是嫌贵迟疑了,过几天衣服却没有了,或者已经失去了购买的欲望。所以趁热打铁是非常重要的。

  3、研究

  很有兴趣的从学术方面研究其理论,阐述其观点,而不是实践。

  研究会把自己搞复杂,成功者都是简单的人。选择都是看第一感觉的。

  4、问错人

  询问不懂行的人,想做服装却去问开宠物店的人,他会叫你开宠物店好了。

  询问在同行没做成功的人,开服装店去问曾经倒闭过的人,你应问做成功赚了钱的人。

  5、别人说

  别人说的真那么重要吗?某某人结婚两天就离婚了,我看你就别结婚了!某某人吃饭噎到了,我看你就别吃饭了,免得被噎到。

  6、有难度

  所有商业机会都是早期比较赚钱,因为很多人不知道。等很多人知道以后,你已经出人头地了!别做都没做,想就把自己给想死了。

  7、这个和那个差不多

  类似的东西很多,但你要看到本质的不同!

  说实话,死人跟睡着的活人看上去也差不多,就差一口气,能差不多吗?差不多的东西差很多。
 

1.关于坚持不懈的5篇励志日志

2.关于寻找成功的5篇励志日志

3.关于树立自己心态的5篇励志日志

4.关于理想与奋斗的5篇励志日志

5.3篇励志日志:你没见过最好的,就误以为目前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98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