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场制胜必备技巧
现在高考不少省区由考前填志愿改为考后知分填志愿,这对考生全身心投入备考有利,因为现在不用花什么心思去考虑分数和大学。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考考场制胜必备技巧,供大家阅读参考。
技巧一:强化时间观。
并非学生不知道考试时间的紧迫性,也并非教师没有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只是在考试特定的情景中,学生往往会淡化时间观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认为,还是学生没有一本明明白白的“时间帐”。给考生算算“时间帐”,让考生在考试过程慢慢掌握分配及支配时间的技巧。明确规定时间内要做多少题,大致的时间分配,做到时间具体化。提倡时间和结果相对应,有一定的时间,就要有一点的结果。没有结果的时间是可惜的,可怕的,尤其是综合考试科目,文、理综合,更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绝不能把时间花在某一学科上,不能顾此失彼。明确考试不等同于作业,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超出时间,即使你使出全身的解术,也无法挽回败局。考生在考试时间过半后,最容易放松时间,下意识的动作特别频繁,此时真是耗时“细无声”啊。考生在考试时要时刻提醒自己时间的把握情况。在一定的时间内,多做一点题目,多做对一点题目,多得一点分数。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提高考试的“功率”和“效率”。
技巧二:认真审题。
经验性错误和思维定式严重影响学生的考场发挥。失分的不少因素就在于学生在没有完全理解题意的情况下,凭着“想当然”就跟着感觉走,匆匆忙忙解题。等解题受阻时才发现答非所问,于是迫不及待地涂改,即浪费时间,又使卷面乱七八糟。比如物理学中,教材里常用m/s、kg、kg/m3作为速度、质量、密度的单位,而试卷一旦换为km/s、g、g/cm3时,学生就会犯错误。填空有的后面有单位就不要再写单位,没有的就一定要带上合适的单位。再比如物理试卷往往在试卷开始就注明:本试卷g=10N/Kg,因为教材和平时训练一向都用9.8N/Kg来计算,学生又易犯错。验证浮力是否与物体体积有关,学生往往联系到阿基米德原理中的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得出“有关”的错误结论。诸如把宽度当厚度,体积当高度等等屡见卷端。“自以为”、“好象是”可害人不浅啊。考试中,学生由此失分现象十分严重。做好题目后,认真读一遍,看句子是否通顺,前后是否对应。我想这也是语文和英语试卷检查的重要方法吧。作文走题确是“悲惨的世界”,答非所问更有“寒蝉凄切”。一份试卷多得3至5分,学生也许不会觉得什么,但你要告诉他总分多加三、四十分,他一定会很惊讶。那可是质的飞跃啊!排名提高多少啊!一定要让考生明确:如果每一份试卷检查出5分,6门、7门的总分就要增加可观的数字,积少成多啊!易题小分不可放过。
审题的要点在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句、关键词、关键字,排除次要的多余的干扰因素。首先就要明确已知,明确所求。思考解题过程就是利用已知量求出解答量的过程。把已知和所求进行对比,找出连接两个量的“纽带”。尤其是一些综合性的试题,看了一遍后,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就要从所求聊愫锚始,充分考虑联系所求量和已知量之间的公式、原理,对其进行进行取舍,再对相关公式、原理中涉及到的物理量逐一查对,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子未知量”,再思考如何利用已知量解出“子未知量”,解决了“子未知量”,即可求出“母未知量”,采取这样一个各个击破的运行过程,看似复杂,实际上可以起到分散难点、化难为易的作用。强调一点,运行过程必须要有手的参与,仅凭大脑想象是有限的,不动笔,大脑行为就分散、凌乱的多。
审题的实质就是找准已知量、求解量,抛开已知量思考求解量将会失去基础,犹如墙头芦草,头重脚轻,离开求解量去处理已知量会失去目标和方向,到处蔓延,二者必须有机结合起来。
技巧三:学会放弃。
考试时,考生会毫不犹豫地按序解答每道题目。由于不忍心放弃个别难题,导致基础题没有时间检查而出错,拔高题耽误时间还是做不好,这就是“战术”的失败。事实上,每次考试都有少数拔高题,对于成绩中下的学生来说,完全可以放弃这类题目,把时间用在解答基础题的稳与准上。要知道,对于你完全没有把握的题目,你既使花10~20分钟的时间也还是解答不出来的,与其如此,不如把时间用在前面题目的检查上。还有,不论哪门考试,基础题的分量占有相当的比例,只要把握好基础题,分数还是相当可观的。批卷时你会发现许多考生后面大题目写了很多内容却得不到分数,时间浪费很多,太不值得了。考生要把握好分数与时间的关系,把“帐”算清楚。因为150分的试卷,一个选择题就是5-6分,一个填空就是4-5分啊,两题就是一个大题目啊。有所失,就有所得。放弃个别并不等于全盘皆输。放弃个别,正如跳远前的助跑,把握的好,会大大提高你的成绩。
技巧四:端正“考姿”。
正确的姿势,有助于集中精力,排除干扰和分心。笔者曾经在监考时对同一个班级做过多次实验。看到考生倚歪斜坐时,我及时要求坐好,直腰挺胸,颔首伏案,发现学生会立即振作起来,集中精力,激活兴奋点,紧盯试卷和草纸,思维似乎也敏捷许多,快速解答题目,很少有精力分散的现象。而在不做要求的情况下,学生开始会很投入,一段时间后,就表现得很松散、呆滞,解题效率很低。批卷后结果截然不同。与同次同班级相比,做要求时比不做要求时的总体成绩要好的多。
杂乱的考姿通常出现在后半段时间,由于学生经过高度紧张的思维解答过程,常常会稍微放松一些情绪,解题时会陷入一种“好象是”,“差不多”的半昏沉状态,思维进入高原期。此时,要轻轻地揉揉眼睛,做深呼吸,稍微活动头部或用湿巾、手帕擦擦脸部都可以使头脑清醒许多。从某种意义上讲,相比之下,端正“考姿”无异于注入一剂兴奋剂。
不可忽视规范的考试姿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姿态会极大程度上调动非智力因素,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不良的习惯不是短期形成的,要克服它,就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养成良好的规范行为习惯。
技巧五:勾画图象。
图象越来越成为考生解决疑难的有力工具。有的题目,读了一遍两遍好象无从下手。如果时间许可的话,完全可以根据题意描绘出具体的图象,使题目由抽象到具体,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因为图象比文字在学生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尤其是光学部分的题目,很适合利用图形来帮助理解。
技巧六:自信和勇气。
一位心理学家经常要求他的学生在考试前,在心里默诵五遍“我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我一定会赢得这次考试”,是的,这样悟了几遍,犹如吃了“定心丸”,信心倍增,解答试题时也会得心应手、轻松自如。正所谓“两军交锋,勇者胜”,立显居高临下之势,运筹帷幄之大略。关键时刻,一句口号也能振住千军万马,力拔五岳、气吞山河。考生在考前默诵这样的话“我不会的,别人一定不会,我会的,别人可能不会,“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查出1分,六份试卷就查出6分”,“七份试卷就查出7分”,“公平竞争,我凭实力战胜一切”等等。自信和勇气是考生必备的良好心理品质。
(1)考生进入考场,只准携带考试必须的文具用品,如钢笔、铅笔、圆珠笔、圆规、直尺、量角器、橡皮和规定型号的计算器等,不准携带任何书籍、笔记本、报纸、草稿纸、修正液、手机、BP机等通讯工具。
(2)考生在每科考前15分钟进入考场(外语学科须提前30分钟进入考场),凭准考证对号入座,并将准考证、身份证放在课桌左上角,以备查对。考试铃响后才能开始答题。
(3)考生迟到15分钟不得入场,考试6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
(4)考生对试题有疑问时,不得向监考人员询问;如遇试卷分发错误和字迹模糊等问题(不能要求监考老师解释题意),可举手询问,监考人员当众解答。
(5)考生答题时一律不准用铅笔(除作图和涂点可用铅笔外)或红色笔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并要书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先要把我们的卷子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破损,会不会影响我们的考试,如果一切正常考试答题,答题之前,也要把我们的姓名和学校都写上,不要忘记,有些同学看到高考的卷子,就答题,然后在最后的时候,忘记把名字写上了,那么这科我们就没有成绩了。
看好每道题的要求,也看好卷子上有没有什么对答题的要求。还有就是图答题卡的时间不要过长,可以做一个题,就把答题卡写上,也可以在答完试卷之后,再图答题看,不忘记就可以了,有的同学在最后的时候,可能图答题卡的时间比较少,所以还是答完一道题,图一个比较好。
高考考场制胜必备技巧相关文章:
★ 高三考试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