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励志文章>

逼自己一把励志文章

镇圳分享

  很多“优秀”,就是这么逼出来的。逼自己不要懒惰、不能胆怯、不准退缩,逼自己从舒适圈里走出,让自己在一场场硬战中日趋成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逼自己一把励志文章。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励志文章:想改变现状,必须逼自己一把!

  H是我的大学同学,我认识他是在期中的一次课堂展示上。通识课程枯燥无味,很多同学无非是为了获得2个学分,简单地翻阅资料应付考试。H排在靠后的次序展示,但他的出场却让我耳目一新。震惊我的并不是炫酷耀眼的PPT,而是他颇具创造性的观点和旁征博引的论据,可见H在课下是花了真功夫的。

  那会儿,我的学习和生活一塌糊涂:早上睡到10点,中午匆匆叫个外卖,下午翘课睡觉,晚上熬夜联机打dota,直到考前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去课堂等着老师划重点……这并不是个例,颓废的气氛弥漫在整个宿舍,其实大家都很迷茫。没有老师和父母的谆谆嘱咐,谁来定义大学生活?谁知道哪些事情才是意义的,可以直接左右以后人生的成败?谁又知道纷繁复杂、诱惑丛生的社会中,哪一条才是通向理想彼岸的正确道路?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相信大学生活就该如此。

  H的出现,让我对自己的认识产生了怀疑,我开始留心H的生活。每天早上,他都是6点半雷打不动起床,在小树林背诵一个小时英语后,便按时上课或泡图书馆。中午H会休息半个小时,如果下午没课,H总是习惯性地去打排球。半年后,他已经可以和体育系的学生一争高下。

  每次考试,H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但他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他常常会因观点不同和老师激辩,有理有据,却没有半点情绪发泄。对了,H组织的“一台都不能少”活动还成为“校园十佳”——每个月末,H会带领社团的同学把从四面八方收集来的旧电脑维修、更新、清洁后,送到周边的民工子弟学校。

  更让我惊奇的是,H一上大学就实现了经济独立。除了每年都会拿到的奖学金,他周二和周四晚上会出兼职做家教;还考下了导游证,寒暑假我们在家中吹空调时,他已经带领国外来的旅游团周游全国了。

  H的生活、学习、工作,一切都井井有条,充实而不凌乱。(yispace.net)在我们每天还“醉生梦死”时,他已经将生活过成了诗。我曾问他,365天的“档期”都排得满满的,累不累?

  “一点都不累啊,我很享受这种生活。”H的回答显然超出我的预料。原来,刚上大学那会儿,H如同大家一样,面对未来脑子中一片迷糊,他一度纠结得要去看心理医生。然而,他最终迈过了那道槛儿,“现在,每一天我都不敢懈怠,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男神”也有鲜为人知的迷茫时光。

  是啊,谁的青春不迷茫呢?20多岁的大学生,就像脱缰的野马在无垠的原野狂奔一样,谁知道哪个方向通往丰润的草场,哪个方向通往泥泞的沼泽?可是,当我们因为迷茫而作茧自缚时,有的人已经振翅高飞了;我们因为迷茫而浑浑噩噩时,有的人事业上已经蒸蒸日上了;我们因为迷茫在起跑线上裹足不前时,有的人已经积跬步成千里,胜利在望了。

  记得两年前,楼下的房间租住一位姑娘,邻里关系处得如鱼得水:她喜欢将自己做的点心分享给大家,蛋挞、松饼、提拉米苏样样在行;下班早的时候,姑娘会去给对面邻居家的孩子辅导功课,作为感谢,邻居也会留她吃饭;一楼住着对老夫妻,生活中有诸多不便,自然也少不了姑娘的帮助,网上购物、手机聊天、医院挂号,这些生活琐事她都主动承揽。

  那会儿我是刚刚毕业,北京巨大的生活压力常让我整夜整夜地失眠。“大家都很迷茫,你并不是唯一的。”姑娘极力安慰我。原来,她刚来北京时也一样无助,常常吃了上顿就不知下顿该怎么解决;每次发工资的时候,她又得精打细算一番,得留足富余偿还信用卡欠款;小姑娘还得和黑中介斗智斗勇,房子住着就得想着下个月往哪儿搬。

  工作上的事,更是让姑娘烦恼透了。她在一家老国企上班,单位效益极差,可偏偏又被分在边缘部门。作为年轻人,这姑娘的工作被各种鸡零狗碎的杂事充塞得满满当当,端茶倒水、收发快递、整理材料、更新电脑。办公室里的大叔大妈们也很难相处,他们永远热衷的话题无非是哪家菜市场的鸡蛋降价了,微信转发的段子说常吃石榴能防癌,楼下部门的阿姨上个月离婚了……“那段时间特别迷茫,不知如何料理好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不敢想象自己10年后、20年后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每提及此,姑娘总是十分伤感。

  “想改变现状,必须逼自己一把!”突然,姑娘眼睛中闪耀起光芒。姑娘开始逼迫自己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常常自愿加班、披星戴月。但无论多晚回家,她都要读一个小时的书。她甚至报了班,利用周末时间充电学习法语和CFA,两年就考下了证书。姑娘的生活也逐渐丰富多彩,她要求自己每周必须学会一道新菜,练两次瑜伽。她强迫自己打开心扉,主动认识每一位邻居,“如果连自己的家门都走不出,还怎么去看看世界?”半年后,姑娘的才华被领导赏识,调到了销售岗,工资翻番。到年底,拿到了10万元奖金。

  毕竟,青蛙总是被温水煮死的,不是吗?显然,这位姑娘在被“煮死”前成功跳了出来。心理学上有个“舒适区”理论,人们一旦打破原已熟悉、适应的心理模式,就会感到不安、焦虑,甚至恐惧,这个“舒适区”就是煮死青蛙的“温水”。想走出迷茫,必然会触痛你的心理防线,逼自己一把,及时跳出来,才能避免就此沉沦的厄运。而你的舒适区一旦被打破,它的范围就会再次扩展,原本你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也会变得易如反掌。

  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面对迷茫的勇气——不知未来如何就羞于前行,畏惧错误就裹足不前,以及害怕被排斥就盲目合群,成为自甘堕落的人。面对迷茫时,只有逼自己一把,才能走出窘境,看清未来。

  相信我,迷茫不是你一辈子的避风港,咬紧牙关逼自己一把,即使万分无力,也要迎难而上;即使前路曲折,也要大步迈开;即使心中怯懦,也要硬着头皮挺住;即使希望渺茫,也要永不言弃。当你坚持下来,会惊喜地发现,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想想当年你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候,如果不是逼着自己张开嘴、迈开步,怎会知道这个世界五彩斑斓呢?

  逼自己一把才知道自己的强大

  现在每晚睡前,都逼自己必须要写一段文字,写不出来就不能睡觉。只是单纯的想把每一天的想法都记录下来,思考一下自己今后的方向,努力过好生命当中的每一天。

  看到微信朋友圈中大家每天也都是在分享不同的内容,分享出来肯定都是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想留作回忆的事情。大家都想把每一天都过好,能有些难忘的回忆。

  之前十一假期,朋友圈中发的多数都是出去旅行的照片和视频。想起来我去年这个时候出去旅行,当时公司有五天串休的假期,对于我们销售行业来说,也是很难得的。看着大家都在计划去哪玩,自己也确实想出去走一走,提前就把机票买好了,一个是因为打折,还有就是害怕自己反悔。后来回来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当时没有出去可能五天也会过去,也一样上班工作,但自己肯定会有一些遗憾。

  其实,在面对抉择的时候,早做决定会让自己很轻松。大多数人选择在即将开始时最后决定,往往会偏离自己的初衷,会有逃避现实的心理。所以在该逼自己的时候,逼自己一把,除了不让自己在面对问题或选择时那么被动,还能让自己少一些遗憾。

  励志感悟:成功有时需要逼自己一把

  美国思科的首席技术官帕德玛锡.华莱尔曾被问道:"你从过去所犯错误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是什么?"她回答说:"当我刚起步时,我拒绝过很多机会,因为当时我想“我这个水平还胜任不了这项工作”或是“我对这个领域还不了解”。现在回想起来,在某个特定时期,迅速学习并做出成绩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如今我常跟人提到,当你寻找你的下一个目标时,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完全合适的时机。你得主动抓住机会,创造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拒绝。学习能力是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特质。"

  帕德玛锡的回答给了我们两点启示:

  一是生活中没有一个完全合适的时机,除非你"逼"自己一下。

  我们的恐惧往往来自对自己能否胜任的不确定,还来自对将要承受的压力的恐惧。越是平时喜欢思考、喜欢规划的人越容易怀有恐惧,反倒是平时大大咧咧或者功利主义的人不会那么多虑,欢天喜地地就上去了。至于怎么适应更高的职位,可以先做了再说。由此可见,"做了再说"比"先想后做"要好,迅速学习、做出成绩才是主要的。

  二是在快速发展的社会,抓住机会最重要,不要顾虑是否需要踮起脚尖。

  坦白地说,在职场上能给你一个机会已实属不易,没有哪个领导会去反复劝说沉默谨慎的人申请更高的职位。更现实的是,你可能觉得自己不够格尝试,但在你身边却有的是能力不如你却敢于尝试的人。你不去,他们就会去,并且会以更快的速度跑上去。

  有关"合适的时机"问题不但出现在职场上,也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换工作,什么时候出国,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对于这些常见的问题,大家往往给的都只能是模棱两可的答案:现在还不合适,等条件成熟点儿再说吧。

  什么时候才是"合适的时候"呢?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有趣的是,假如这些事情在未加计划的情况下发生了,比如被猎头打电话建议跳槽、意外怀孕有了孩子等情况下,大家都能欣然接受。可见我们的内心都愿意拥抱一些改变的机会,却又本能地抗拒着改变会带来的风险。

  机会并不来自你的选择,在未来包含了多少风险,而来自一个人对某件事的全情投入和你愿意为之付出的努力。如果我们总是像坐在自动扶梯上一样被动地等待着什么好运降临,一般都不会有期待中的好事儿发生。

  我曾经做过一份工作,当时我的直线经理找我谈话,我俩的话题很新颖:不要惧怕升职。

  是的,我曾经就是一个惧怕升职的人。

  我不是不想要更高的职务头衔和薪水,但伴随升职而来的角色转换的压力会令我胆怯。当你做初级工作时,只要凭技术做好手头的工作即可;而升到经理角色,就需要承担一定的销售指标。再比如以前的工作,管好自己就行;而再上升就需要管理其他同事,偏偏这些归你管的人又不能由你指定,往往都是些桀骜不驯的主儿,那么自己的压力就会变大感悟人生。我总会在关键时刻退缩,并提供出正当且充分的理由:我还没有准备好,以我现在的能力恐怕很难胜任......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自己能如此"脚踏实地"和"谦逊有加"而洋洋自得,我觉得这么做说明自己是一个负责任而且谦逊谨慎的人。直到辞去了那份工作,老板离别时给了我一句发自内心的忠告:"希望你不要太过安于现状,要多些进取心。"我很吃惊,也很不服气:"我不是不肯抓住机会啊,是时机还没到啊!"

  我有一个朋友的经历和表现,却恰恰和我相反。

  她在职场上是公认的"好人牌"软柿子,比我还要安于现状,唯一的愿望是年假能多休几天。结果两个派系的领导打架,最后落得两败俱伤,单位部门重组后斟酌了半天新部门人选,选来选去便选中了她--因为只有她不隶属于任何派系,不会激起太大的矛盾。

  被赶鸭子上架的朋友并不乐意,因为这个部门领导的工作并不好干,既要像浪尖上行船一样有高超的平衡技巧,还要懂得将处事说话的技巧拿捏得当。朋友不想干,又不知道怎么和上面的头儿说,辗转反侧之际被任命,她没有欢天喜地,反而被催生了华发。

  不过上去也就上去了,看起来很难的事,拆分到每一天,也就过去了。问题当然不少,但好在部门刚血洗过一回,无法在短时间内二次震荡,于是一些难处也被她咬牙撑了过来。结果她居然在那个位子上干了两年,后来被猎头挖去了一家北欧的公司去做相同职务,虽然职务相同,薪水却翻了几番,人际关系也简单了许多,而她本人则凭借着"得体"和"考虑周全"深得老板信赖。

  面对机会和重大的决策,我们最自然而然的反应就是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可是什么才是合适的时机呢?我们并不清楚,也没想清楚,就把答案稀里糊涂托付给了未来。

  雅虎总裁梅耶尔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人们应该去做一些还没有准备好去做的事情。做一些你感到害怕的事,意味着你将向前迈出一步,你将会学习新的东西,你将会成长。

  当然,逼迫自己打乱自己的节奏,向上向前够一够,必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看看我们自己,再看看周围,你会发现,那些对职场、对生活不满意的人,真正不满意的并不是环境,也不是自己不够好,而是自己没有尝试过转变,去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们需要清楚的事实是,生命中永远不会存在一个"完全合适的时机"让你能够去做某件事情。如果你打算做某件事情,不要等待,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去改变。所以很多成功人都说自己的成功是逼出来的。尽管你并不自知,但其实你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和力量去实现这个你希望拥有的改变。

    419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