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励志文章>

励志文章: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

彦刚分享

  人人都在追求有用成功的人生,反而那些看起来无用的事,看起来很笨的事,看起来没人理解的事,才会让你避免重复平庸的道路。今天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了励志文章: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

  1

  2004年,从北大退休的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开了一门名为“鲁迅作品选读”的选修课。

  在开课之前,南师大附中的老师是这样向同学们宣传的:你们都想进北大,钱先生是北大最受学生欢迎的教授之一,但你们现在考上北大也听不到钱先生的课了,因为他已经退休了。这是他头一次到中学讲课,这个机会难得啊。

  头一回上课,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可不到一个月,空旷的大教室就只剩下了不过二三十个学生。

  钱教授伤心了,是自己讲得不好吗?当然不是。

  一位同学在写给钱教授的信里揭开了谜底:“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宁愿在考上北大以后再毫无负担地来听您的课。”

  上中学,与高考无关的课,不学;到了大学,与就业无关的知识,不问;到了职场,与生计无关的事,不做。

  对于极力追求有用人生的人们而言,从这一刻起,他们就向着那条漫长的平庸之路,迈出了第一步。

  2

  钱理群教授之所以想在退休后投身基础教育,就是因为对中国大学教育失望了,他曾说,中国的大学培养出来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那么国外的大学呢?耶鲁大学一个名叫Williams Deresiewicz的教授写了一本书,叫《精致的绵羊》,说这些顶级高校培养出来的,都是像绵羊一样听话的优等生。

  表面上看,这些学校强调创新人才,强调个性发展。但实际上,这个社会对于个性的评价标准又十分类似,导致学生们说同样的话,看同样的书,做类似的课外活动,关心类似的问题。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创新,只能相互模仿,生怕跟别人不一样,毕不了业。

  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进了金融和咨询行业,也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而且这个行业收入高,只要名校就收。

  这不就是一群群的绵羊吗?

  我曾经对一位著名大公司的HR表示过羡慕,他们手里永远有一大把名校的应聘名单,而她却向我大道苦水:

  “这些名校的毕业生,一个个单独看,都很优秀,很有个性,表达能力很强,但放在一起看,你总是觉得他们都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你几乎可以看到他们几年后的样子。”

  怪他们吗?在很多公司里,你比别人优秀,不一定能胜出,但你比别人犯的错误多,那你就输定了。如果和别人一样,能够让你更安全,收入更高,更符合这个社会的标准,那他们为什么要可别人不一样呢?

  这就是我们走向平庸的第二步。

  3

  几年前,我的一个同事到工商局办理公司的一个手续,跑了几趟后,忍不住很没有风度地破口大骂——当然,是在回来之后。

  大概是问题比较特殊,每次遇到的办事员又不一样,每次都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其中一些所谓的不合规范的地方,正是上次的办事员要他改的地方,这一修改,反倒变成不合格了。

  就这样跑了几趟,总算材料齐了,可最后公司抬头又出了问题。

  拜托,这么大的字,你们是第一次看到吗?你们也是公务员考试出来的社会精英,就没有能力一次性把问题都指出来吗?

  我相信,这些办事员绝不是故意玩弄我的同事,他们只是被一根一尺长的绳子紧紧地拴在了一个叫“职业化”的木桩上。

  对于他们而言,标准重于目标,程序大于服务,这一尺长的绳子就是整个世界,这就是走向平庸的第三步。

  4

  我上淘宝网商EMBA的课时,有学员分享了自己的品牌理念和发展规划。提问环节刚开始,一个同学就问:“那些有什么用?你卖得好的款,我就跟你上同款,比你便宜,不停地刷单,找淘宝关系上活动,还找人天天给你差评,你怎么办?”

  Excuse me?这是EMBA的课堂啊,为什么你们第一个念头就是这种下三路的滥招?

  前天微信自媒体出了大事,微信官方突然打击刷流量的技术,导致一大批自媒体大号被扒了底裤,那些年广告收入上千万的号,竟然大部分阅读数都是刷出来的。

  做淘宝靠刷单,做APP靠刷榜,做微信靠刷阅读,做直播靠刷观众,一个“刷”字,就是我们的互联网精英的社会贡献。

  他们津津乐道于低维打击高维,满足于用破坏市场手段维护生存。他们相信大风来了,猪也能飞上天。

  他们觉得自己特委屈:别人都这么做,你不做就活不下去。

  当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人人有罪的世界,而唯一的罪过就是被抓住”时,这就是走向平庸的第四步。

  5

  微软曾是一个改变世界的创新性企业,但后来却渐渐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前副总裁布拉斯曾在《纽约时报》撰文反思,文中举了一个例子。

  十几年前,研发团队曾发明了一种用“色点”显示文字的技术ClearType,这是电子书显示技术的一个突破。

  但微软的其他部门不干了:Windows部门说,ClearType显示某些颜色时,字体会失真;Office部门说,ClearType太模糊,看得他头晕;便携设备部门表示支持,但有个条件,这个项目得由他们负责。

  于是,这个技术在各部门扯皮扯了十年后,才开始应用到Windows中。

  我曾在东方卫视看过一个谈话节目,里面一个食品专家信誓旦旦,说工业明胶绝对不可能做出果冻来。

  谈话节目立刻变成钓鱼节目,记者马上放了一段事先准备好的暗访镜头,证实地下工场确实可以用工业明胶做出以假乱真的果冻来。

  可这位专家仍然微笑着坚持:这不可能,不可能。

  我发现,当专家们发现自己的经验被科技发展挑战时,他们通常会闭上眼睛,用权威坚持自己错误,否则又能怎么办呢?

  弱小不一定导致平庸,傲慢才会。一个傲慢的人,不仅自己在走向平庸的路上回不了头,还会竭力让这个世界也变得平庸。

  6

  有一万条道路将带我们走向平庸,却只有一条能帮助我们摆脱它。

  土豆网的前CEO王微讲过这么一件事,当年土豆网在美国上市,王微忙中抽空请自己在美国的老师吃饭。

  聊到上市,老师问他:除了做这个公司,这几年你还干过什么?

  王微想了想,说:我还写了一个话剧,写了一些小说,还去过很多地方旅游。

  老师说:还不错,没白活,如果只是搞了一个上市公司,那就白活这么多年了。

  比起马云、马化腾,甚至后来收购土豆的古永锵,王微都不算成功。但他毫无疑问,是一个活明白的CEO。

  凤凰卫视的名节目“锵锵三人行”在开播之初,是一个标准的谈话节目,三个主持人说的所有的内容都是事先写好的。播了一段时间,收视不好,凤凰台决定撤掉此节目。

  在节目“临终”的一个月里,窦文涛开始“破罐子破摔”,三个人跑题像跑火车似的,收视率却神奇地一路狂飚。

  窦文涛把自己的私人体验变成一个个“我一个朋友的故事”,引诱嘉宾跟着他胡吹乱侃,肆言无忌,结果是这个节目越来越真诚,形成了他自己的个人风格。

  在人人喜欢套路的时候,多点个人风格才是避免平庸的道路;

  在人人把有趣当春药的时候,多点深刻的痛苦才是避免平庸的道路;

  在人人选择趋利避害时,坚持做一个死板教条的人才是避免平庸的道路;

  人人都在追求有用成功的人生,反而那些看起来无用的事,看起来很笨的事,看起来没人理解的事,才会让你避免重复平庸的道路。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400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