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励志文章>

振奋人心的励志文章

鸿宇分享

  有很多励志文章都是很振奋人心的,那么振奋人心的励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振奋人心的励志文章:重要的是如何努力

  文:胡炜

  《垫底辣妹》是一部励志电影,讲述了一个差生从高二起开始学习,一步步缩小差距,最终考入名牌大学的故事。看了这部电影几乎让人冲动地想再次参加高考,让青春重来一次。整部电影轻松又励志,搞笑又温情,感人又无奈,总结一句话,人生从任何时候开始努力都绝对不晚!

  首先,所谓的任何时候就是指当下,如果在起心动念的那个瞬间就行动起来,那么之前种种拖延焦虑也好,担忧无助也好,都统统会被抛之脑后,只让行动占据全幅心思。

  其次,开始努力指的是动起来,但是也不仅仅就是动而已,因为千丝万缕从何处下手开始呢?

  其实不必一口气吃个胖子,想要达到目标,不必将一切都考虑到了才开始做。不必一切都准备地完美无缺才开始行动。因为很多人在幻想中需要将计划设定地非常完美才允许自己实行。但是事实上很多计划一开始就是有缺失的,而缺失的部分则会在行动中一点一滴地完善起来。这世上本不存在最完美的计划,有的是在实践中完善起来的方案。

  比如沙耶加为了抵制玩乐的诱惑将一头长发剪去,为了有更多的复习时间而不得不远离朋友,为了不让老师与父亲看扁而不断学习努力。这些都是随着改变一点一滴产生的变化。

  再次,寻找支持的资源。

  毕竟一个人在苦苦努力的过程中总是势单力薄的,这时候需要支持的资源。可能是家人,可能是老师同学,可能是业务前辈。总之,比起一个人毫无方向的努力,去倾听他人的经验,获得温暖的陪伴与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在电影中有这么两个人物让我非常感动,第一个是沙耶加的母亲,是个无论怎样被老师训斥,被教育体系压制,仍然坚信自己女儿是个好孩子,从不以成绩来评判她。也正是因为她对沙耶加的信任和支持,才能让沙耶加在最后的一年半的高中生涯中努力不懈。

  第二个是补习班的老师,这位老师有个非常特殊的能力,就是可以很快找到孩子们的优点,并且和他们做朋友。不是高高在上的师长,而是一个愿意陪在他们身边给他们打气加油的辅导员。

  第四,努力的同时与挫折做朋友。

  并不是说只要做了就一定会做到,恰恰相反,在努力的过程中必然会与受挫做好朋友。

  尽管努力了,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并且也认认真真投入到目标中去,但是我们无法掌控会得到怎样的回报,于是受挫感其实在初期会经常伴随我们。

  就像在《垫底辣妹》中一样,尽管沙耶加在最后一年半中努力万分,不玩不眠,但是仍然在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考试中只能拿E。

  在受挫的时候我们不禁怀疑自己,付出这么多到底有什么用,未来的光明到底在哪里,以及这样做下去究竟有什么意义?

  这时候仍然要记得一句话,那就是,不被挫败打倒那么胜利就在前方。

  振奋人心的励志文章:努力是一种最基本的修养

  一个曾经的大学室友跟我聊天,说她对目前的工作很不满意,想去学些其他技术,又觉得那是一项很大的投资(时间金钱精力),万一不能派上用场,投资就浪费了;可继续这样下去,她实在是生不如死啊。这位大学室友高不成低不就的生活已经维持很多年了。照理说她要模样有模样,要气质有气质,说句不好听的话,哪怕她去傍大款,也有不少人甘愿做她的孺子牛,可她就是混不好有生之年的日子,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我在跟她聊天的过程中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们曾是关系那么好的朋友啊。但放下电话我才惊觉,我已经越界了。过不好的是她,不是我,我虽希望她好好的,却不能代替她做任何事,哪怕只是劝告,也要适可而止,因为孔子早就有话:“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然后我就想起了燕子。

  燕子曾是我的前前前前同事,她的专业是英语,但她却对古代汉语情有独钟。考大学填志愿的时候,她本来想填外地一所大学的中文系,却被她控制感很强的妈妈强迫填了本地大学的英语专业。如果换一个对环境逆来顺受的人,可能也就这样了,天天仨饱一个倒儿,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此混过大学。可是燕子非常不一样,后来我们认识,我从她身上强烈地感到她有种不一般的修养,那就是她特别容易沉得下来心,把努力当成一日三餐那样习以为常,好像不这样才是不正常。换句话说就是,她把努力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她努力到什么程度?她趁着暑假跑去北大,买了整套古代汉语的课本,人家睡懒觉、谈恋爱的时候,她就去啃书、记笔记。四年下来,俨然一个科班出身的学生了。这些努力带给她的好处就是,她特别有自信,记得她当初应聘我所在的单位,汉语考试分数历年来最高,这还不算什么,让我惊掉下巴的是,我和其他同事的底薪都是1000,她却拿到1300,这让我们觉得很不公平,凭什么干同样的活,用掉同样的时间,就能差出来300元呢?后来我们一起住,问及她这件事,她笑着说:“因为我用了很多事例向她证明,我值这个钱,如果她不同意的话,我觉得我有可能选择不干。”我说:“我也想让老板给我涨到1300。”她说:“只要你敢提,不试怎么知道呢?”我惊讶于她的勇气,那是自信带来的底气。不过最终我还是没有去和老板谈涨薪的事。

  和燕子相比,大学室友缺乏一种自我管理自我进取的精神——这个太难,算了,不要了;那个也不容易,我还是好好窝在现状里吧。她很容易对现状妥协,但妥协了却又不接受,觉得自己如果怎样怎样就会生活得很好,可关键是她不明白那个“如果怎样怎样”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呀!

  你既想过得很好,对生活和自己都相当满意,又不想付出任何努力,你以为你是谁呀?你想上天哪!

  努力一定要把握好方向吗?

  也许有人说,努力是要把握好方向的,方向不对,很可能会南辕北辙。我觉得那些踯躅不前的人很可能就是太把方向当回事了,总在思虑这样走下去好不好、对不对,万一走偏了岂不是大费周折?可是路只有走过才知道对与错、合适与否,就算是错了,也要看从哪个方面去解释。

  一条路通不通,走过才知道。有人说这叫试错,而试错是个广泛接触事物的过程,也许起初你要达到的目标,并不是你真心要达到的,走着走着,忽然发现这条路上还有很多条分支的小路,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差点美瞎了你的眼。这个时候初衷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一路走来的这个过程,它让你有了怎样的体验,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和欲望。这个过程会带给你很深的存在感,这世上还有比存在感更让人愉悦的么?

  关于努力,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学业。在读书时期学业自然是需要努力的,但当步入社会,努力的范围就又加了一样:做事。很多能力都不是天生的,你要想生活得好,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当然需要努力。努力这个词所涵盖的内容包括:认真、态度端正,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以及,无论结果怎样,绝不抱怨。

  说努力是一种最基本的修养,是因为路都是要走的,不抬脚怎么行!但就是有人抬不动脚,这是为什么呢?

  1、他从来没有尝过努力带来的好处

  一个人如果从小被贬着长大,身边的人一提起他就会说:“就你?也会……”“就知道你什么也干不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种话听得多了,他自己就觉得自己很笨,“笨”就是他给自己贴的标签。他也没有任何一件可以让自己觉得骄傲的事,他以为人生就应该这样下去。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吃过糖的孩子,你向他描述糖怎样怎样甜,他压根就想象不出来。你只有让他尝上一块,他才惊讶地发现,原来甜是这个样子的,他才可能主动去追寻甜的味道。

  努力也一样,一个人只有尝到过努力带来的成就感,他才会去主动规划自己的生活和时间,主动在某些事情上投注精力。

  2、归因问题

  一个人善长内在归因还是外在归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会去努力。什么是内在归因呢?就是一个人做成功了一件事,他把这个成功的因素归结为自己投入了很多精力、做了很多准备,同时他看到了自己的付出,而这些付出都是自己可控的。相反的,如果把成功的因素归结为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机会,父母很有钱,或者其他外界的不能由自己控制的原因,则属于外在归因。

  倾向于内在归因的人,他认为自己是有主动性的,很多事情都是事在人为,所以他不介意拼一把。而倾向于外在归因的人,由于他觉得成功是由外界而定的,有很大的随机性,他对成功一点点把握都没有,所以他就很容易放弃努力。不是说他不能够努力,而是说他觉得努力无用。这样的人先在心里把自己打挎了。

  3、抑郁倾向

  很多人都会忽视这一点。我平时有空了会在各个论坛里闲逛,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有抑郁症或者抑郁倾向的人比比皆是,而且症状五花八门。但归根结底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表现:没有任何动力,什么都不想干。不要说论坛里有很多这种情况,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你的对面,你的身边,也有可能有这种人存在。有数据表明,国内的抑郁病发率高达6%,且有逐年上升趋势。抑郁症有程度的不同,有些人远达不到“症”,只是有这方面的“倾向”。但也不要小看“倾向”,它会让你做事情的动力消散得七零八落。

  有抑郁倾向的人,他的思维能力是正常的,不像精神有问题的人行为表现不正常,很容易被人识别,抑郁倾向的人的存在很隐蔽,甚至连他自己本身都不清楚,他只知道他对许多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感兴趣当然也不会去做了。

  如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讲,抑郁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经受的负性情绪太多,没办法排解,就只好把它们揽过来压在自己头上。抑郁的人分不清情绪是情绪,自己是自己,学不会从不好的情绪里面跳出来,从而与那些不好的情绪拉开一个距离,去客观地观察与评价它。如果从认知的角度来讲,抑郁的发生很多时候是和偏激、片面的不正确认知联系在一起的,就是说对某些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太僵化了,如果换一个角度就会有不同的解释。

  我个人倾向于从认知方面调整抑郁,看一些有关认知理论的书,通过和其他人谈话聊天发掘一下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都有哪些不同的看法,等等,会有很大的改善。

  4、懒惰、拖延

  排除以上三点,如果明知道努力一把就可以但就是不去做,纯粹就是懒了。懒是因为不舍得自己受苦,受苦了会很难受,他不要难受,他要在安乐窝里得过且过。

  如果除去“被动攻击”(就是说我答应某人要做什么事,却拖着不去做,表面看来是懒,其实是在潜意识里攻击对方,以这种方式使他受挫)这一点,其实懒并不是多么大不了的事,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懒着自然是舒服的。这一点也比较容易解决,只是方法问题。比如当你懒在床上实在不愿意动弹,就伸个懒腰,起床去洗把脸;明明约好了去拜访客户,就是不愿出门,那就先把外出的衣服换上;……总之先捡最容易做的去做,哪怕机械着做,也比不做要好,做着做着就进入状态了。

  读到这里,你是不是对“努力”一词又有了新的理解?

1158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