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励志>大学生励志>

脑瘫患者自考大学励志

称红分享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我们只有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一起来看看脑瘫患者是怎么在绝处中寻求希望的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脑瘫患者自考大学励志,供大家参阅!

  脑瘫患者自考大学励志:脑瘫女孩的大学梦

  离高考还有82天,四川女孩王景丹正全力奋战迎接高考,其因从小脑瘫被列为肢体一级残疾,母亲黄惠鹂辞去工作,陪着女孩上学,五年来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走进眉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家属区,家中几件简单的家具,朴素中不失洁净,这就是脑瘫女孩王景丹的家。“除了看书,我最喜欢篮球,特别是NBA球星麦迪。”王景丹说,最欣赏体育运动的顽强拼搏精神。

  据了解,王景丹的母亲黄惠鹂原是一名护士,丈夫是名内科医生,1997年,王景丹出生,因为先天性缺氧,王景丹得了脑瘫。夫妻俩四处寻医无果,于是当别的小孩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王景丹却在黄惠鹂的严格监督下,开始了艰苦的康复训练。孩子被绑在铁架上矫正,一绑就是几个小时,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王景丹勉强能走路了。“风雨无阻,女儿有时不想走,我就在后面赶着她,让她必须走。”黄惠鹂说,放手让女儿走的过程中,女儿也摔倒过很多次,但摔倒的次数越来越少,行走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此后,在亲戚和家人的陪同下,王景丹走进了校园,从握笔到写字,孩子比常人付出了许多的努力。

  2010年,王景丹读初二时,丈夫和家人照顾王景丹已力不从心,黄惠鹂决定辞职陪女儿去上学,丈夫负责挣钱养家。得到丈夫的支持和在公公婆婆的帮助下,黄惠鹂买了一辆奇瑞轿车,负责每天接送女儿上学和放学。

  每天早上6时起床,给女儿穿好衣服,吃完早饭,开车送女儿去学校,扶着孩子进教室,守候女儿到中午,与女儿回家吃完午饭后又到学校,直到晚上22时自习下课再一道回家,这就是黄惠鹂一天的生活。

  为了女儿读书,黄惠鹂一家人的生活非常拮据,特别是孩子读书后,夫妻俩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孩子身上。

  2013年,王景丹顺利考到眉山一中就读,今年6月就将迎接人生的第一次高考。王景丹希望高考后能收到大学通知书,走进大学校园。“王景丹学习刻苦,很敬佩其母亲黄惠鹂。”班主任叶梅老师称,很羡慕王景丹有这样一个好妈妈,能够辞职陪着女儿读书五年。

  记者在校园看到,王景丹自己下车后,母亲黄惠鹂替女儿拿着一摞书,边走母女俩边交流。“母女俩一起上学在学校已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王景丹的勤奋努力打动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学校特批黄惠鹂可以在女儿上课时,在教师办公室里休息。“有了学校的特殊照顾,这样我在女儿下课后,就能扶她出教室透透气、活动腿脚、上厕所等。”从早自习到晚自习放学,从眉山东坡中学到眉山一中,黄惠鹂就这样在校园里度过了5个年头。

  “古代是陪太子读书,我妈妈是陪公主读书。”王景丹笑着说,妈妈的一言一行,深深地烙在自己心里,也成为她奋发前进的动力。

  叶梅老师介绍,由于手脚行动不便,书写速度较慢,王景丹成绩在班上最先属中等,去年期末考试时,王景丹的英语以134的分数名列全班第一,对于一个脑瘫患者而言,这已经是个奇迹了。

  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脑瘫女孩,为了自己的大学梦想,付出了比常人多的艰辛努力和汗水,普通非凡的母亲用纤弱的身体和母爱,支持着孩子奋力拼搏,让孩子的人生道路充满了爱和希望,我们不仅要为女孩加油,也要给这位坚强的母亲点赞,希望女孩王景丹克服困难,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脑瘫患者自考大学励志:海宁脑瘫小伙自学成才拿到大专文凭

  一个20多岁的男青年,面部肌肉有些变形,双手和双脚略呈扭曲状,走路非常不稳,说话也口齿不清,令人顿生同情。记者面前的这位小伙子,名叫黄怡,家住海宁市丁桥镇民利村,是一名脑瘫患者。

  然而,他却是民利村的名人,被称作“励志哥”。因为他通过自学,顺利完成了西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大专)的所有课程,获得了西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大专文凭。

  孱弱的身体、不放弃的信念、不服输的性格、不可思议的自学之路,黄怡充满惊叹号的人生,呈现的是怎样一条轨迹?记者试图在跟他的交谈中找出只言片语,寻找励志的源动力。

  “在我的人生字典中从没有‘放弃’这两个字!”

  1991年2月13日,黄怡呱呱坠地。第二天就是除夕,双喜临门。然而,一家人的欣喜在几个月后戛然而止,来了个大逆转。黄怡5个月时,他的脖子仍然无力地耷拉着,经过诊断,是脑瘫。按照母亲黄爱仙的说法,黄怡在出生时,因为她难产,头部受到了挤压。

  父母从小就带着黄怡四处治病。一家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十多个城市,在漫漫求医路上跋涉。

  然而,花去的精力和金钱却没有激起任何水花,医学并不能治愈黄怡的脑瘫。家人照顾下的康复训练成为唯一的出路。

  父亲金国华亲手为黄怡制作学步车,让黄怡在学步车里练习走路,在梯子上用绳子绑住重物让黄怡锻练手臂的力量。每次,黄怡在学步车里练习走路时都满身大汗,四肢也酸痛无比。但他并没有放弃,因为他渴望像正常人那样在蓝天下奔跑,在公园里自由地嬉戏。

  “在我的人生字典中从没有‘放弃’这两个字,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那就绝不能放弃。”黄怡说,在伤痕累累之后,他摔跤的次数少了起来,终于可以靠着自己的力量走出家门了。他说,这种感觉就如杨万里《晚归遇雨》中那“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的意境。

  “我也想去上学!”

  每次在家门口看到同龄人背着书包去上学,黄怡羡慕不已——“我也想去上学!”无疑,没有一个学校会接受他。

  家里有了点积蓄,父亲买了台电视机,黄怡看着电视里的节目,学说普通话。有一天,他看到电视节目的字幕,灵感一现:“那不就是一个识字的好办法吗?”

  他开始听着电视里面的声音,看着下面的字幕学习汉字。有许多字很难记住,黄怡一遍又一遍地死记硬背,最后有些很难记住的字反倒成了印象最深的字。

  慢慢地,黄怡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他拿着弟弟的课本来看,碰到疑难问题就问弟弟。

  一年四季,黄怡每天坚持自学10个小时以上,有时候,甚至一天只睡4个小时。寒冬腊月,房间里冷如冰窖,手脚冻得冰冷发僵,他仍然看书学习到深夜;酷暑季节,屋子里像蒸笼,他热得汗流浃背,却依旧读书到深夜。不到5年的时间,他竟然把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课本全都看完了。他的自学之路也就这样开始了。

  后来,一个学校的校长看到黄怡的情况后非常感慨,就允许他在家学习,去学校参加考试,就这样,他完成了高中的学业。

  “我坚信顽强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2007年,父亲给黄怡买了电脑打发时间,完全不懂电脑操作的他开始了新的自学之路,并与电脑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黄怡的四肢不便,他只能从最基本的操作鼠标、键盘开始,自学的黄怡不懂拼音,只能学五笔打字,一开始只能用一只手打字,速度很慢。在近乎机械的重复练习后,他打字的速度越来越快,并且超过了常人。

  之后,黄怡在网上下载了很多软件和教材,开始自学计算机。这个自学的过程可以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渐渐地,黄怡接触的软件多了,会用的也多了,对计算机也越来越精通,不过,黄怡对心中的读书梦依然念念不忘。

  父亲为了让黄怡上学,四处奔波,终于,海宁电大的孙佳镇老师向他张开了怀抱。“通过入学考试就能来上学!”在黄怡自己的努力和孙佳镇老师的鼓励下,黄怡考入了西南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大专)。

  随后的两年半,黄怡通过在家接受远程教育、去学校考试的方式,以18门课17门直接通过、1门补考通过的成绩完成了他大专的学习,并取得了大专文凭。

  “我身上发生的一切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因为是不幸的残疾让我学会了坚强。”面对成功,黄怡这样对记者说。

脑瘫患者自考大学励志相关文章:

1.高考励志故事:脑瘫女孩的大学梦

2.自考励志成功故事

3.自考励志成功故事 自考励志故事

4.励志的课前三分钟演讲

5.九个残疾人的励志故事

    2907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