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励志大学生的经典文章
大学期间课余时间很多,我们不妨找一些关于励志大学生的经典文章来看看,那么关于励志大学生的经典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励志大学生的经典文章:毕业了,你的选择是什么
毕业了,你选择留在一线城市,还是回到家乡?
毕业季又来了,你愿意偏居一隅享受安乐舒适却没有激情的小日子,还是漂荡在远方呼吸海阔天空的自由,奋不顾身地努力着?
小城市生活成本低,日子相对安逸,但工作机会少,又普遍是人情社会,任何事都得靠关系,又因人际关系复杂,隐私空间常被侵犯。
大城市生活丰富,工作机会多,如果是非体制内领域,还相对更注重能力。尤其是在创意产业、科技产业等上年纪的人基本无法进入的新兴领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重业务多于重人际的氛围,但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
大城市,小城市优缺点一目了然。
当一些奋斗者从大城市返回二三线城市时,我们不能否定他们什么。至少他们去尝试过,处于自身或其他原因选择安稳,也是对生活的一种选择。
大城市里可以看到有许多平凡的打拼者,终其一生也无法跻身这个城市的上游,甚至都买不起一套小房子,每日为温饱奔波,昼夜拼命加班,生活里除了工作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但谁有资格嘲笑他们呢?没有人可以。
尽管大城市带来的压力是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法承受的,也正是由于他们刚毕业,还不需要面对太多的经济压力,怀着对生活的向往,许多年轻人会选择奔向大城市,追逐他们的梦想。
也有很多在原来的工作岗位工作了很多年,但当他们正做的风生水起,工作轻易就可以上手时,选择了离开原来安逸的环境,跳到一个陌生的岗位甚至与原来工作完全打不到边的新领域,这时年龄可能不再是资本,但依然选择离开,重新出发。 因为他们觉得,当不需要学习任何新东西,不需要解决任何新问题,不需要面对任何新挑战,这种工作状态是很危险的。
马云就说过,任何强大公司都不会给员工安全感。最不给员工安全感的公司,其实给了真正的安全感,因为逼出了他们的强大,逼出了他们的成长,也因此他们有了未来。
无论是选择毕业到大城市还是工作途中跳槽,更多的都是来自于对自我的追逐。不想在20岁的时候就看到60岁的生活,不想被别人定义自己,不想将20多年的憧憬付之一炬。我还年轻,我还有机会去改变,我想当我老了,坐在摇椅上给儿孙讲述属于我的故事,即使不施粉黛,也能优雅老去。
我所理解的铁饭碗,不再是你能在一家单位吃一辈子,而是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能力让自己过上想要的生活,不再苟且,有诗和远方。我现在这么努力,是要到将来所拥有的配得上当初我所经历的所有磨难。
选择怎样的生活,没有对与错,只是你问过你自己,现在的生活,是因你无路可走,还是没有拼尽全力,而安慰自己努力过了就好。你若问心无愧,也可安心生活,毕竟生活还要继续。
愿每一个人都怀着希望努力奔跑,活成自己想象的样子。
关于励志大学生的经典文章:有一种感情叫老同学
作者:李凤全
“同学”,又称“同窗”,是指有共同学习环境的一群学生。一般而言,同学友谊比较纯朴,她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淡,因此不少人与同学成为好友,甚至成为终生的知己和密友。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经历并且拥有过这样的一种情感——同窗之谊,或者彼此是一起混大的光腚娃娃,或者彼此是一起上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乃至大学的死党,见面以后,从来都不称呼大名,而是会叫乳名、小名或者是外号的人,比如我们当时有三个人很要好,就分了官阶:大官(高宪伟)、二官(侯波)、三官(我本人),现在想起来都偷着笑,笑什么呢?三官不就是小兵吗?可是我依然乐于别人叫我三官,当然有的时候,我们也会为了一件小事而动怒,也会为了谁超过了“三八线”而打架,也会因为心底的爱慕而互相关心着彼此,而我们真正懂得这种世间的美好是在成年以后的生活中慢慢领悟出来的。
其实同学之间的友谊,常常不亚于兄妹之间之间的感情,即使多年没有见面,但是如果通过网络或者是真正的见了面,都会给对方一个真诚的拥抱,一个深情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永远都不会设防,都会毫不顾忌的敞开自己的心扉,因此说,同学是除了父母兄弟姐妹外,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和血缘关系。
尽管如今的社会,人变得越来越功利和世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亲戚之间的关系都在不知不觉中疏远了,朋友之间也有了“落井下石”的嫌隙,但只要是同学凑在一起,往往都会忘掉功名和利禄,对彼此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真诚,因此说这种淳朴的同学之谊会让人觉得更踏实、更贴心、更温暖。在“同学”面前,人们往往更容易做回真实的自己。因此我们会经常怀念起小时候一起甜蜜争吵和互相帮助的同学们来。
这种平淡且深厚的同学之谊伴着我们一起走过了30多个春夏秋冬,人到中年,我真正懂得了我的一切和这种平淡且深厚的同学之谊息息相关,更让我懂得:世界上有这样一种感情,无论彼此相距有多远,无论彼此多久没相见,都可以彼此温暖,给我们带来幸福,直到老去。相信这种感情的温暖和幸福,会变成我们心底里永不退色的美丽记忆!
因为,我们是“同学”。
关于励志大学生的经典文章:年轻人为什么要去大城市?
在大城市打拼还是回小城市过相对安逸的生活,这是一个近年来始终争论不休的问题。可是,它真的是一个大问题吗?
几年前的一天,我去某地开一个无聊的会。入会场前,我顺手在副驾座位上拿了本杂志,其中有一篇刘大任的《柏克莱那几年》。幸有此文,让我不至于选择早退。
上世纪六十年代,刘大任从台湾去美国求学,恰在柏克莱遭遇了自由言论运动风潮。最终,他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成为了“乌托邦的寻找者”。
尽管刘大任的左翼思维与我并不相投,但不妨碍我被其文字打动。这位如今已垂垂老矣的小说家写道:“也正是直接参与运动的亲身体验,因‘柏克莱人’而感染的 ‘寻找乌托邦’旅程,接受了残酷考验,所有事业梦想全部报废,学位自动抛弃,人生大转弯,甚至对人性的本质产生了难以解决的怀疑,然而,直到今天,扪心自问,没有一丝一毫后悔。”
他还写道:“对于今天十八九岁的大孩子,我还是可以问心无愧说这句话:任何机缘,当乌托邦出现在你的人生轨道上,即使玉石俱焚,千万不要放弃。因为,人活着,不为这个,为了什么?”
他还提到了有名的《呼伦港宣言》,开篇是那个著名的句子:“我们这一代的人,孕育于至少是相当舒服的环境,安置在各地的大学殿堂里,不安地看着我们继承的世界……”
这多像个预言,如今的中国年轻人,不也是身处一个“至少相当舒服的环境”,但又不安地看着这个世界吗?只是,比起那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如今的中国更加物质化,甚至使得许多年轻人不得不屈从于生活压力。但反过来说,如今这种琐碎的物质化生活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在旧日的风起云涌面前也注定是小儿科。换言之,如果你是一个能为“寻找乌托邦”放弃一切的人,那么“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式的问题根本不值得一提——如果你能听到并听从内心的声音,任何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大城市和小城市都有显而易见的优缺点:大城市生活丰富,工作机会多,如果是非体制内领域,还相对更注重能力,尤其是在创意产业、科技产业等上年纪的人基本无 法进入的新兴领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重业务多于重人际(但人际同样重要)的氛围,缺点是生活成本高、工作压力大;小城市生活成本低,日子相对安逸,但工作机会少,又普遍是人情社会,任何事都得靠关系,又因人际关系复杂,隐私空间常被侵犯。
这些优缺点并非绝对,它往往会随着个体自身的特点而转化。比如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工作主要依靠网络传递,那么小城市的低房价就显得诱惑,但如果他又特别喜欢丰富的生活和多元的资讯,那么大城市的高房价也不会阻挠他。
正如有人所说,世间所有的选择,到最后其实都是五个字——你想要什么?
许多过来人见到这句话,会不屑地说一句“图样图森破”,告诉你这种想法实在太不成熟了,因为许多事情不是想想就能实现的。他们会摆出各种大道理,列出一连串的“反面教材”,告诉你若不循规蹈矩,人生将会如何悲惨……可是,如果你连想想的勇气都没有,你又能实现什么?
在大城市和小城市的问题上,我的感情一直倾向于前者。当然,我并不是认为大城市一定比小城市好,更不是说年轻人必须要选择大城市,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但必须要承认的是,在这个选择中,天平从一开始就是倾斜的,前者的生存压力更大,也因此更需要勇气去承担。而遵循内心的勇气,不但是我自己缺少的,也是我喜欢并尊重的。
对于逃离大城市的年轻人,我同样尊重,因为他们尝试过。对于选择小城市安逸生活的年轻人,我也并不反感,因为那也未必不是遵循内心的选择。我唯一不能认同的,是某些人对打拼者的嘲笑,以及庸俗化的论调。
我见过不少世俗眼光中的失败者,虽然我并不认为那是失败,但他们无一例外遭遇了嘲笑。比如有人被迫从北上广回到家乡,就有一些这辈子未曾离开家乡的人嘲笑他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当然还少不了“早说过这条路走不通”之类的论调。还有一些人正在大城市里打拼,可逢年过节回到家乡,就会成为七大姑八大姨的谈资以及被训导对象,告诫你生活应该如何安守本分,结婚生子再去考个公务员才是世界上唯一的人生标准。
我甚至认为,正是这群人的存在,才逼得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宁愿在大城市孤独打拼,也绝不回来。
没错,大城市里有许多平凡的打拼者,终其一生也无法跻身这个城市的上游,他们甚至买不起一套小房子,终日为温饱奔波。但谁有资格嘲笑他们呢?没有人可以。正如毛利在《普通女孩,就该滚出大城市?》中所写,“为什么一定非要成功、出色,才能留在大城市?为什么女人不能像男人一样自由选择去留,她永远都该仰仗别人的意见生活吗?”
在中国人的人生选择中,女性比男性的空间更为狭窄,没在三十岁前把自己嫁出去仿佛是一条死罪,结婚后没生出孩子来同样是死罪。在毛利笔下,“这些美剧的忠诚东方女性观众们,并没受到多大的感召,她们在爸妈的房子里看着别人为所欲为,一点不为之所动,因为世俗说,大城市的荣光并不属于她们。”
一个社会对女性的苛求与偏见,意味着整体价值观的缺陷。女性遭遇苛求,男性同样不会好过。认为女性留在小城市安于现状就是最好的七大姑八大姨,同样也是逼婚、逼考公务员的主力,她们的逼迫对象其实不分男女,这也许是小城市最让人窒息的一面。
我有一个朋友,不谙世事,不善交际,有一份稳定工作和中等收入。与许多独生子女一样,她在父母支持下买房买车,一个人住着140平方的房子,每日按部就班地开车上下班,不知不觉年过三十。也是在三十岁这一年,她放弃了这一切,选择北漂,租房、挤地铁……
当然有人会说她傻,可她却比以前开心多了。她离开这个小城的唯一理由是孤独,同时,她又不愿像长辈们所说的那样,随便找个人结婚生子告别孤独——那样的话,也许会更孤独。
在某些人看来,这种孤独似乎有点矫情。他们还会搬出“适应社会”这一万能法则,告诉你这是你自身的问题,你要改变自己,释放自己,接触社会,就能有更广阔的圈子。可是,这个说法从根本上抹杀了人与人之间原本就具有的差异,忽略了人的个性。就好比看电影,看特吕弗和费里尼的人跟看《小时代》的人很难有共鸣,你不能强求其中一方迁就另外一方。价值观的差异也与身份、地位无关,即使都是高学历,即使都有体面的工作,但一个读哈耶克、萨义德和《古拉格群岛》的人,又怎么可能和一个除了课本再没读过其他书的人有心灵上的契合呢?在人际交往上,我们最多只能做到礼节上的互不侵犯,但越是交心,越不可能越过价值观的差异。因为价值观而造成的孤独,无法因为自身的改变而缓解。而且,即使改变,也只能就高不就低,也就是说,你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去适应别人的高度,但无法刻意拉低自己的智商,去迁就比自己更平庸的人。
在男权社会里,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能力的女性,更容易在小城市里感受到这种孤独。工作没有挑战性,缺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找不到看得上眼的男人,还要因为没拍拖、不结婚和没生孩子这样的事情被当成异端,这已经不仅仅是孤独的问题,更关乎尊严的丧失。
所以,一个人越出色,小城市的面目就越可憎。别说那些内地封闭小城了,即使是东南沿海的富庶地区,即使距离港澳仅仅一两个小时距离,小城市仍然只是小城市,你依然要忍受以下这些事情:同样的杂志和电影,比广州深圳迟一个多星期上市和上线;你还是得自己开着车跑去大城市看话剧和演唱会;老一辈永远关心你为什么 大学毕业了还不拍拖,二十五岁了怎么还不结婚,结婚都一年了怎么还不生孩子;如果你没考公务员,某些人更是会替你痛心疾首;即使是年轻人,也往往早早老去,坐下来就跟你谈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经,见到育儿和养生讲座就像打了鸡血;许多你的同龄人,有着高学历和体面的工作,可家里没有一本书,你们永远找不到共同的话题;在事业上,你不能靠创意打动客户,跟人搂着肩膀忍着满口酒臭气称兄道弟干上几杯也许更管用……
有时,我甚至会有这样的错觉:能忍受这些,简直需要比在大城市打拼还要多万倍的勇气。当然,后来我明白了,这不是勇气,而是妥协和懦弱。大城市当然也存在这些问题,但你起码有躲开的几率,如果你有足够能力,还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
我有一个朋友,他的故乡在一个内陆不发达省份的小城,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死也不会回去的,因为我不想在二十多岁时看到自己六十岁的样子。”因为,在那样的小城里,除了公务员、国企、学校、医院之外,你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选择。他用可以在老家买别墅的钱,供了一套北京的小房子,然后告诉我:“房子再小, 也是我买的,路再难,也是我自己选的,这样的话,谁也没有借口来干涉我的生活。”
我知道,这就是勇气。它似乎可以回应某些老人的另一种荒谬论调(也许是我在这个问题上听闻的最荒谬论调)——年轻人选择大城市是一种逃避,比如逃避生活的责任和传宗接代的重任等。且不说年轻人选择大城市大多有着理想和追求的因素,即使真的是逃避,我也建议持此论调的人先检讨一下自己:为什么人家甘愿放弃安逸,以孤身去大城市打拼的代价去逃避你以及你所期盼的那些东西,是什么让你和你的期望比巨大的生活压力和激烈竞争更恐怖?
很多时候,我们都过早老去,然后定义生活。比如认为房子车子和金钱就代表生活的全部,认为别人也应该这样想,否则就是不成熟不知足,或是以过来人的姿态强调平庸的可贵,把“平庸”等同于“平淡”。可是,许多人未曾想过,你认为好的未必是别人想要的,我们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于人,未必是关怀,而是侵犯,不管你是否打着“为你好”的旗号。这样的事,在这个国家固然随处可见,但小城市似乎更明显一些,同时让人无处可躲,也无从辩驳。越是没有能力选择自己生活的 人,越是庸碌无知的人,越喜欢嘲笑那些有勇气去承受压力的人。
不够现实的乌托邦,总会引来嘲笑。但是,如果你现在二十多岁,你是希望看到一个乌托邦,还是看到自己六十岁时的样子?
看了“关于励志大学生的经典文章”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