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基本素养>

提高个人素养的论文

炜基分享

  素养,就是一个人行为道德的修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几篇提高个人素养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提高个人素养的论文篇一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逐渐认识到个人素养在一个人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高校图书管理员这一工作着手,论述了高校图书管理员这一群体提高个人素养的重要意义,并从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三个方面分析图书管理员提升个人素质的途径,其中也论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图书管理员;个人素养;传统文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对每位公民在个人素养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包括个人素质和个人修养,个人素质一般是指一个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及其文化素质。个人修养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行为处事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礼仪修养和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如果说个人素质是人的最基本配置,那么个人修养就是人追求更高生活品质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因素。学校作为个人素养教育的主要传授地,自然对作为传授者的老师的个人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校图书管理员虽然是学校领域中不直接对学生授课的教师群体,并且具有常年与书籍相伴的职业特点,但他们在工作中避免不了的要与学生长期交往和接触,这对其个人素养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校图书管理员在工作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这对于更好的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图书管理员提高个人素养的意义

  个人素养是个人修养和素质的综合体现,纵观历史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他们不仅怀揣远大的理想信念,具备某一领域或多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还具有高尚的个人修养和良好的个人素质,这为其增添了无限的人格魅力。因此,个人素养对于提升个人道德水准,获得成功具有极大的作用。同样,高校图书管理员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提高个人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实践意义

  个人素养的提升可以使人们更好的处理家庭和社会关系,也可以更好的处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高校图书管理员是面对着学校学生这样的群体,在工作中会遇到与学生相关的一些事情,工作重复而又繁杂,对待服务的对象还需要有细心和耐心,这就需要在工作中将平时所积累的所有的知识转化成一个个排忧解难的方法,同时高校图书管理员还需要具有很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个人素养,才会把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才会在实践中学习,把学习的知识再运用于实践。

  2.职业意义

  提高个人素养的意义在于从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和个人职业追求。每个人生命的长度都大概相差无几,人们都想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那么这种价值的实现,就要在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中实现。我们认为,如果一个人在离开这个人世后,仍有很多人为之惋惜与感叹,那么这个人的生命就属于有价值的生命。有史可证,这类人大多具有较高的个人素养。

  当个人素养达到一定的层次时,人们就能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准确的定位。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给自己的工作制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在于从普通的工作中发掘个人的潜能,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此来增强个人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能够使自己更清楚的看见自己职业的发展空间,让自己在工作中找到奋斗的激情,给看似枯燥的工作生活添一剂调味品。

  二、高校图书管理员提高个人素养的路径

  1.高校图书管理员提高个人素质

  (1)劳逸结合,提高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各项器官活动的基本情况,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活动时的综合反映。身体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生活和顺利工作的前提,只有身体素质过硬,才能够有充分的精力去享受生活和工作。身体会影响一个人的行动,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如果身体素质不理想,就会变为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力施展自己的才华的悲哀境地。身体素质也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幸福感,幸福是人的一种自身的感受,他人无法判断其是否幸福。如果一个人拥有美满的家庭、喜爱的工作、充裕的物质保障,但身体状况却很差,那么这所有的令人羡慕的一切,都将不值一提。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图书管理员的工作状态是长时间的坐着面对电脑和书籍,从而导致了较多的图书管理人员患有脊椎类疾病。作为管理员自身,应该在自己的工作中调整工作状态,劳逸结合,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一旦有闲暇,可在座位周围,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做适当的活动。学校也可适当组织一些教师职工的活动与比赛,提高教职工的运动意识,激发其运动热情,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善于思考,提高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人在面对外界的人与事时所表现出的心理变化在其行为上所反映出的状态。心理素质的状态,会直接影响一个人对生活和工作的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会促使一个人笑对人生;极端的心理素质,会导致一个人走向低谷,甚至走向绝望。在图书管理员的日常工作中,图书馆内的环境相对来说是安静的,与人的交流远远没有与书的“交流”多。长时间的这种工作环境,有可能导致管理人员不善于与人沟通,这就要求在管理人员在选择书籍阅读时,要善于思考,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自己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充分的认识自己。同时也要了解自己的心理变化,并急时的做出相对应的缓解办法,使自己在愉快的情绪下面对工作与生活。

  善于思考也是要求人们要拥有远大的理想。一个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崇高理想的形成过程中,需要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作为依托。同时,还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指引。理想是人们奋斗的目标,在向着这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的完善自我、壮大自我,从而达到内心的强大。每个成功的人都一定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它需要承受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压力,所以二者是在互促中不断成长。   (3)畅游书海,提高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会直接体现在他的思维方式、言谈举止、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外在表现中,会影响其在别人心中的印象。古语讲“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生活与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各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更是推动和指导着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内涵丰富多彩。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通过人们的积累、沉淀,经过了历史的层层考验而流传下来的,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

  古时读书,人们大多是为了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在当今社会,又有了新一层的用意,读书可以在提高人的学识和见世面的同时,使其更好的融入人群、融入社会。图书管理员属于知识分子群体,因此,对他们的文化素质水平要求相对来说较高。在工作中,只有自己的文化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向前来借阅图书的读者们予以正确的指引。图书管理员是最接近书籍的人,他们终日与书为伴,应该充分的利用这一有利的、便利的条件,在书海中遨游,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2.高校图书管理员提高个人修养

  (1)认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到知礼懂礼

  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礼”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史。“礼”的出现,将人类历史从野蛮与文明分隔开来。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避免不了与他人相处,在这种相处、交流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礼”,才能更好的形成良好的交际圈呢?我们认为尊重他人是最基本的准则,人与人的相处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如果不能保证这个前提,那么继续相交将毫无意义。其次,交流对象对于自己所表现的行动要做出适当的反映,《礼记・曲礼上》中记载:“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在这种相互尊重前提下的平等交流中增进的。

  “礼”在某一种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的成败。高校图书管理员面对学生这一群体,就要求图书管理员要在适当的环境做适当的事情,工作中要合体,对学生这一群体要尊重和爱护,具有亲和力,让学生体会到管理员的内在个人素养。因此,高校图书管理员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汲取“礼”的精华,时刻用“礼”来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个人素养,例如阅读有关书籍、观看有关视频、倾听学识渊博之人的讲座或参加一些礼仪培训班等,在开会时手机应静音,否则当有电话或短信提醒时,会影响会议进度;去高档西餐厅吃饭时需身着正装,否则被视为对他人的不尊重等。在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的“礼”需要注意,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提高自己对“礼”的认知,这是在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中畅通无阻的有力保证。

  (2)认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人最重要的配置之一。古人将人分为三等:中人、中人以下、中人以上。中人是指生活中常见的人,他们没有圣人的品德高尚、无私大爱,但也没有小人的品德卑劣、伤天害理;中人以下为小人,他们道德底线极低,会为了一己私利损害他人、集体乃至国家的利益;中人以上为君子,君子是古人对一人品格的最高评价,君子之最优者乃为圣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修身养性的优秀精神,内在的道德修养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是一种软实力的体现,在无形之中将人分为了三六九等。古往今来,无论古代君王,亦或公司老板,用人都是以德为先,无德无才者、德不配才者皆不可任用。

  思想道德修养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活中我们常用道德来评价一个人的品行,无德之人,人人得以远之。道德修养对于图书管理人员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使其自身品德高尚,还能够给予借阅者正确的指引。因此,作为高校图书管理员一定要多读书,加强思想道德理论的学习,用心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参加单位和社会组织的道德实践讲座,参与生活实践。良好的道德素质养成离不开实践教育和启发,重在实践,在实践中深切的感悟和理解高尚道德的内涵。

  综上所述,可知一个人的个人素养,不仅体现在外表的整洁干净、落落大方,还应该注意内在的修养,内外兼修、韬光养晦会使人变的与众不同。高素质人才的素养就是通过许许多多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体现出来的。我们所学的知识、所了解的礼度、所推崇的道德观,都在生活和工作中给予我们有力的指引。所以,图书管理员应该利用自己有利的客观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汲取更多的、全方位的优秀知识,实现思想上的升华,使自己无论是在家庭生活、社会交往还是在工作中都能够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素养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马卓燕.浅谈新世纪高校图书管理员的职业素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2〕蒋秋红.关于图书管理员工作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6).

  〔3〕孟复.当代高校图书管理员素质提升的路径探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6).

  〔4〕张倩.信息时代如何提高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和技能〔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4).

  〔5〕李晓英.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图书管理员工作〔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3,(1).

  提高个人素养的论文篇二

  摘 要: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教师不单单要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帮助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习兴趣;修养;审美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母语与生俱来,贯穿我们的整个学习和生活中。此时,语文这门学科也就显得越发的重要。好多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没有什么用处,无非就是许许多多的汉字结合的文章。抱着这样的想法,学生就对语文产生了一种无端的厌恶,认为:我已经认识这些字了,为什么还要学习语文?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让学生改变脑海中语文枯燥乏味的印象呐?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课前认真备课,找出本节课的重点;课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互动;课下让学生及时反馈课堂。教师还要在班级内设立读书角,收录各种书籍、杂志,这样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开阔视野,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学习,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课。

  二、让学生产生课堂是大家的想法

  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太多的交流,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课堂是老师的,这和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在目前的教学课堂中,主要存在这种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则在下面托着下巴,木讷地听着课。偶尔听到教师说哪个是考试的重点,立马回过神来,拿着笔刷刷地写上几笔,然后又恢复刚刚的样子――表情木讷、神情呆板。出现这种现象,不单单教师会觉得挺生气,学生也会觉得特别没意思。

  教师认为学生不好好听讲,浪费时间,还辜负自己的一番苦心,不免更加心寒,对语文课也提不起兴趣了。学生的想法更加的单纯:这篇文章我本来自己就可以看得懂,教师还在讲台上讲得唾沫横飞,还不如我做别的事呢。再说了,我学习语文就是单纯为了考试,以后能进入好的大学,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一件事。确实,语文、数学、英语都是必学的课程。好多学生都觉得:数学贯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至少可以在以后的账单中用到。英语更不用说了,现在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快,外国与中国的国际交往更加频繁,学习一门外语至少不会被这个时代抛弃。可是,语文到底能干吗?研究文言文又有什么用处?学习古诗又不会做诗,何必这样浪费时间!能认识字不就可以了。

  对此,教师要让学生理解学习语文有利于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史,让我们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在课堂上,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比如提问问题,不至于让课堂的气氛显得尴尬。互动的课堂同时也让学生觉得我原来也是可以有发言权的,课堂是大家的,从而营造一种活泼的课堂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教师可以愉快地讲授,学生可以愉快地学习,何乐而不为呀。

  三、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审美能力

  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承担教书的责任,更肩负着育人的责任,尤其是语文教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讲的就是树木长成需要十年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结合人的寿命来讲,这是一个贯穿人的一生的事情,更加不能马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类似于一个父亲或母亲对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孩子成才了,父母的倾心栽培才没有枉费,由此教师觉得作为一名园丁的奉献是值得的。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汉字,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中国古代的文明史。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如果你连中华民族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拥有哪些璀璨的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悠久的中国文明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些都不知道的话,怎么能无愧地说我是一名炎黄子孙!所以说,认真学习语文这门课程真的具有很深的意义。

  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我们接触到了古老的历史文明,教授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例如:“孔融让梨”教导我们要学会谦卑,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卧薪尝胆”教导我们要学会忍辱负重,不惧怕学习或生活中的压力,勇往直前。“铁杵磨成针”教导我们做事要有恒心,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还有好多优秀的古代文明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我们在这些文明中收获了许许多多的道德文化,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在现代的文明中不是更具有时代意义吗?由此得出,语文教学真的很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瑞芝.让生活的清泉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汩汩流淌[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4).

  [2]王慧珍.三把钥匙,打开语文学习兴趣之门[J].教育科研论坛,2010(05).

  [3]蒋泽江.浅谈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学周刊,2011(04).

    291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