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基本素养>

浅谈论语个人修养

炜基分享

  《论语》——作为一本记录孔子思想、言论的著作,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奠基,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论语的个人修养是怎样的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论语个人修养:为人之道

  社会属性是人的重要特征,人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地理村子啊啊,这种存在的具体形式具有不同的关系。在人际交往的处世哲学中,既有因交往对象不同而存在的特殊性,也有人与人必然存在交往的普遍性。

  (一)孝悌 《论语》多次提及“孝弟”。“孝”即孝顺父母,“弟”通“悌”,即敬爱兄长。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儒家学说将孝弟看做仁的基础把它当做维护社会制度与社会秩序的一种道德力量。

  (二)友恭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孔子看来,交友是人生一大乐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选择接见他人的优点以提升自我,看出别人的缺点以提醒自己改正。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善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将阿谀奉承的人,当面称赞背后诽谤的人以及夸夸其谈的人都归为有害的朋友,提倡与正直、信实、见识广博的人交友,认为这三类朋友有益于个人自身的修养和成长。总之如家提倡交友要善于选择对象,懂得向他人学习。

  (三)诚信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诚信亦为儒家学说所提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形象地说明了诚信的重要。子贡问“君子”,孔子认为应当先做后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但是儒家所讲的诚信并不是不问是非曲折所有的诺言都要兑现。孔子曾说:“言必信,行必果, 硁硁然小人哉!”这种适度原则正好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哲学思想。

  论语个人修养:不要乱交朋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在这里孔子为我们指出了交友的原则,就是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现在社会上认干亲、拜把子,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资产阶级政客作风十分盛行。泥沙之下,鱼龙混杂。由于我们的职业特点所决定,我们每天都接触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人员,也必然有不少的人有求于我们,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特别是年轻的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恪守交友原则,不要或少要和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打交道,以免迷失方向,陷入泥潭,影响工作,损害工商形象。

  论语个人修养:任何时侯都不要放松学习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说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当好官,要当好官必须坚持不懈的学习。有的人也许苦学一辈子都发不了财、做不了官,孔子一生就不富裕,也仅做了很短时间的官,现在却是世界名人。但一辈子没有知识就很难安身立命。虽然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但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有可改变人生的机会降临,也有的人一辈子都抓不主改变人生的机会。今天我们都成了公务员,这可以说是天赐良机。但是,今后的路还长,要想完成使命,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努力学习。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学无止境,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终身都需要学习,否则就会被淘汰。有的人不善于学习,却有种种理由。毛泽东主席晚年已经八十多岁的高龄在临终前一天还在学习。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不可谓工作不繁忙,还要定期组织集体学习。他们为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我们要认真开展创学习型机关活动,通过学政治、学文化、学法律,把我们每个干部都培养成政治上坚定、作风上过硬、业务上精通的新时期优秀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在为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市场监管中发挥更大作用。

    286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