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礼仪知识>个人礼仪>基本素养>

中国人即将失传的饭桌礼仪

雪锦分享

  随着我们现代人紧跟潮流的脚步,所以很多的礼仪都要被我们以遗忘,导致即将失传,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人即将失传的饭桌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

  中国人即将失传的饭桌礼仪

  在中国的饮食礼仪中,坐在哪里非常重要。主座一定是买单的人,主座是指距离门口最远的正中央位置,主座的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助理,主宾和副主宾分别坐在邀请人的右侧和

  左侧,位居第三位。

  古人吃饭的礼仪

  毋抟饭.毋放饭.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毋反鱼肉.毋投与狗骨.毋固获.毋扬饭.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齿.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辞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辞以窭.

  这句话大概意思是说:“不要搓饭团,不要把剩饭放回食具,不要喝的满嘴淋漓,不要吃的啧啧作声,不要啃骨头,不要把吃过的鱼肉放回盘子,不要把骨头 扔给狗,不要专门只吃一种饭,不要在饭里搅拌,吃小米不要用筷子,不要大口吞咽的喝汤,不要自己调和羹汤,不要剔牙,不喝酱醋之类的调料。客人调和羹汤,主人就要说做的不好;客人喝酱醋之类调料,主人就要说食物准备不足。”

  邀请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部下或晚辈也可被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分配座位中国人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

  哪些事情不可在餐桌上做?

  打嗝

  在席间打嗝是非常不礼貌的,若真是无法控制,则可以喝水,屏息方式使症状减轻,若仍无效,则最好去洗手间打个够,等废气消了之后再返回坐位。

  打喷嚏

  若只是暂时性之喷嚏当然可以以餐巾掩口方式,将污染减至最低。若是喷嚏不断则最好离席至它处处理,若真的无法处理则不妨先行离席,没有任何人会介意的。

  补妆

  国人女性同胞有不少均不知此项礼仪

  补妆应该在洗手间或是人较少之处为之.公开场合补妆就好比是在梳头发.穿衣服...等一般是不妥的.

  吸烟

  几乎所有的餐厅均以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为了避免其它人吸二手烟,瘾君子最好尽力克制烟瘾,如果真的烟瘾太大则可利用正餐用完,在场人士已开始用甜点、咖啡时再离席前往室外吞云吐雾,如此既不算失礼亦不会妨害别人健康。

  剔牙

  剔牙也要注意,相当恶心,真的要吐也请以餐巾纸掩口,吐在纸巾上。牙签用完放在盘中即可,千万不要口中咬着一根牙签与人交谈,状似流氓无赖状,非常难看。有些人甚至用完餐后,口中仍叨着牙签到处走动,那更是离谱的举止了。

  刀叉掉落

  进餐时若刀叉不小心掉落地面,此时只需要告之服务人员换一干净的即可,不自行清理掉到的刀叉,更不可以用餐巾擦拭过再继续使用。

  其它

  挖鼻孔

  抓头皮

  整理服装

  打哈欠

  简单的说,凡是会给他人不佳感觉的事情在餐桌上都最好别做。

  中国餐桌上的礼仪归纳有如下:

  第一:入座的礼仪。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第二:进餐时,先请客人,长着动筷子,夹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出声响,喝汤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有的人吃饭喜欢用咀嚼食物,特别是使劲咀嚼脆食物,发出很清晰的声音来,这种做法是不合礼仪要求的。特别是和众人一起进餐时,就要尽量防止出现这种现象。

  第三: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请原谅”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第四: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第五::吃到鱼头、鱼刺、骨头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

  第六: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更不要贪杯。

  第七: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第八:要明确此次进餐的主要任务,要明确以谈生意为主,还是以联络感情为主,或是以吃饭为主。如果是前者,在安排座位时就要注意,把主要谈判人的座位相互靠近便于交谈或疏通情感。如果是后者,只需要注意一下常识性的礼节就行了,把重点放在欣赏菜肴上。

  第九: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谢。

  即将失传的传统礼仪用语

  “问人姓名用贵姓,问人年龄用贵庚。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周末,笔者在新华书店购书时,对一本叫《中华礼仪用语》的少儿读物产生了浓厚兴趣。该书着眼对少年儿童进行礼仪教育,精选上百条常见的“中华礼仪用语”,配以插图,宣传普及中华礼仪知识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自古以来十分注重礼仪礼节,使用文明礼仪用语。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就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现在我们用“你”和“您”称呼对方,而古代,虽然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种称呼,但是无论对长辈,还是平辈,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这样称呼不礼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入侵,网络用语的冲击,传统礼仪用语面临失传的危险,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使用传统礼仪用语。

  有人认为“文绉绉”的传统礼仪用语,如“自身意见用拙见”、“暂时充任说承乏”等,听起来有点“酸”。有人认为,有些传统礼仪用语已经过时,用起来给人一种虚伪做作的感觉,比如说,现在如果别人的赞扬与事实相符,与其回答说“过奖”,不如说“谢谢”更真实贴切。还一些传统礼仪用语,被网络词语和英文代替,比如,“赞人见解说高见”,变成了微博和微信上常用的“点赞”;“向人道歉用失敬”,被演绎成英文“sorry”,等等。

  由于传统礼仪的缺失,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失礼的行为,比如说有人询问老人的年龄,不用“您老高寿?”,而直接就问“你今年多大了?”有人问路,不用“请”字,而直接问“喂,到××怎么走?”弄得别人不痛快。因此,时代发展到今天,学好传统文明礼仪用语,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学好传统礼仪用语,是体现自身文明素养的需要。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礼多人不怪”,文明礼仪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语言文明是缩短与他人距离、加强与外界沟通的“绿色通道”,每个人都愿意与讲文明、懂礼貌的人打交道。

  学好传统礼仪用语,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礼仪用语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积淀和再现,是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血脉。事实证明,学习传统礼仪用语,就是一个发掘传统礼仪精华的过程,就是一个弘扬现代文明风尚的过程。虽然有些传统礼仪用语与现代文明存在冲突,显得“不合时宜”,但大部分仍有恢复使用的必要。更何况,传统礼仪用语中蕴涵的许多优秀品质和精神价值,更应该是我们炎黄子孙大力传承和弘扬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美誉。

  
看了中国人即将失传的饭桌礼仪的人还看了:

1.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礼仪

2.中国人餐桌上的礼仪有哪些

3.浅谈中国餐桌礼仪 中国人传统餐桌

4.中国人的餐桌倒酒礼仪

5.饭桌礼仪常识

6.中餐饭桌上应注意礼仪

    1646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