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资讯>历史资料>

骑楼的相关历史资料

嘉豪分享

  骑楼是一种近代商住建筑,在两广、福建、海南等地曾经是城镇的主要建筑形式。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骑楼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约2500年前的希腊“帕特农神庙”,那是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现代意义上的骑楼最早起源于印度的贝尼亚普库尔(Beniapukur),是英国殖民者首先建造的,称之为“廊房”。这种欧陆建筑与东南亚地域特点相结合的一种建筑形式可以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造成凉爽环境,因此在东南亚十分风靡,随后也传入华南地区。骑楼是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沿海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都是当年华侨从东南亚返乡所建。下面由学习啦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骑楼历史资料

  一、 广州骑楼的起源及历史细节

  “当我们想起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就沉闷。”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对广州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繁华都市里人头涌涌商机勃勃的各大商业区,以及做为商业区载体的富含岭南建筑特色的骑楼柱廊。

  国外骑楼最早见于古代希腊,曾一度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广州骑楼多在1920后形成,是从东南亚特别是马来半岛传入,主要是在广东民居竹筒屋的基础上,融合欧洲外廊式样的模仿而成,在其身上正好体现了近代广州对西方异质文化开放融通的地域品格。

  广州骑楼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自然地理气候,其次在于通商口岸的背景,再次是来源于城市改造运动。

  广州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春无沙尘,沿街店铺不需如北方做封闭式门面处理。而当骑楼人行道贯穿商业区时,其优点显而易见:春夏多雨季节,骑楼是行人的雨伞,夏秋阳光酷烈时,又有遮荫的功能,台风猛烈之时,骑楼又可以使行人免受搂层落物的伤害。骑楼对行人的这种全方位的呵护,使其深受粤人喜爱,可以想象,炎炎烈日或者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下躲在骑楼的阴影里尽情闲逛购物,是一种怎样惬意的建筑景观与生活景观。

  在区位优势上,广州历史上为由南海、马六甲海峡至印度洋、波斯湾、红海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基地,特殊的通商口岸优势使广州处于接触西方文化的前沿地带,来往各地的富含岭南文化中兼容并包的吸纳精神的华侨,将南洋等各地的西方异质建筑文化带回广东,并结合实际商业需要,使广州成了骑楼建筑的接受地与传播地。

  在城市改造运动方面, 民国初年广州市政府大力推动骑楼建设,制定建设骑楼的章程,规定了骑楼建设的基本章法:柱距4米,进深4米,净高5-6米。并且统一管理统一退缩道路,规定可建和不可建的路段。当时的西关一带大量拆除旧房开马路,在丰宁路、十甫路、上下九路,龙津路、西华路、西堤、六三三路开始出现商住结合的多层骑楼建筑,总长度近八公里。以广州为建筑模式的市改计划还被推广到其他城市,被西江、东江、北江、韩江、潭江等流域的许多重要城市先后模仿,从而迎来了骑楼建设的黄金时代。

  二、 骑楼建筑特色

  骑楼可分为三部分:廊部、楼部、楼顶。

  廊部净高一般为4-6米,也有的高达8米。前部为骑楼柱廊,后部为店铺,柱廊有传统中国式的,也有仿希腊罗马式。连续的骑楼柱廊和沿街建筑立面,形成富有岭南特色的骑楼街。

  两层以上为楼身,一般为住宅。楼身临街立面处理为西式造型或中西结合称为洋式店面。临街墙面的浮雕图案、窗洞形式、线角、阳台铸铁栏杆等,融合西方的巴洛克或洛可可装饰风格,加上多道腰线与线脚的融会贯通,使墙面层次清晰,富有变化。色彩则以当地盛产的贝灰的白色和调加的米黄色为主,色调淡雅,清新和谐,具有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骑楼楼顶建有山花和女儿墙。山花是在立面上的一种缓坡的三角形山墙的花饰,有意设计成曲线型和半圆形,是屋顶的重点装饰部分。山花两边的矮墙,便是女儿墙,出现在天台边缘以及檐上以上的位置。女儿墙图案相对简单,主要强调实用性。

  从建筑美学的角度看,骑楼的尺度比例良好:街道宽度与临街建筑的高度之比小于1大于0.6,临街铺面的宽度与街道宽度之比不到0.7,符合行人的美学欣赏心理,能让行人产生亲切、休闲的感觉。这是根据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对亚洲各地著名商业街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同样可作为广州人热爱骑楼的原因解释。

  三、广州骑楼建筑的美学特征

  1、时代性特征。近代岭南建筑文化的总体特征表现为对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及西方古典建筑的输入和演化。广州骑楼建筑的出现就是以这种大文化为历史背景,从而表现出时代性特征。

  首先,在它的平面布局和立面造型上,广州骑楼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居住模式——竹筒屋,具有中式平面的特征。而其立面造型,又结合了西方建筑的特色,从而表现出近代广州所特有的中西合璧审美形态。其次在建筑结构和材料上,骑楼建筑从最早的木结构到较为现代的混合结构,再到钢筋砼结构;从传统的一层高度到多层高度;同时过去的坡屋顶改为平顶,并设有天台,中西方的建筑文化就在一个个的建筑实体中融合。另外近代广州的经济发展更是推波逐浪,骑楼的建筑模式是不断完善自身的商住合一经营模式的结果。应该说骑楼的建筑模式是时代审美心理的必然结果。

  2、民族性特征。特定的民族有其独特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黑格尔曾经谈到:事实上一切民族都要求艺术使他们喜悦的东西能够表现出他们自己,因为他们愿在艺术里感到一切都是亲切的、生动的,属于目前生活的。

  曾经有一段时间,国人有“闻铁路而心惊,睹电杆而泪下”的经历。也就是说当一种外来文化或异质文化侵入时,人们对外来文化不可避免的会有一段时间的心理调试期,在冲撞中不断磨合。比如近代广州的十三夷馆,据日本学者松本忠雄在《广东的行商与夷馆》记载:“广东夷馆位于广州诚郊外,据说在城墙西南约2米距离之外。在光顶,从来不让外国人自由居住,宋代曾为阿拉伯人在府城之南、珠江之北建蕃坊作为居留地,…明代的怀远站与宋代的蕃坊差不多在同一位置,而清代的夷馆也在其故址上。夷馆位置在广东城郊外,珠江之北岸,南面隔江面对河南,东以河沟为界,东西约300米,南北约155米,北面邻接十三行街。”由此可见,对外来文化或异质文化的排斥在广州也由来以久。广州十三夷馆的选址建筑与建筑审美心理的民族差异性无不相关。广州的骑楼建筑同样表现出这样的特征。作为一种新的建筑审美模式,它既不同于广州传统建筑,又相异于西方古典建筑。其设计上是在中国人可以接受的意义上带有更多的西方建筑特色,或是西方人可以接受的意义上带有更多的中国建筑特色。这种中西合璧的折中方式无一不表现出近代广州的审美心理在面对西方文化入侵时的民族性精神。即虽然文化的开放要求不同社会的多种交流,但万变不离其宗,近代广州根深地固的民族性却依然在建筑的实物上有所保留。

  3、地域性特征。由于地理气候的缘故,岭南建筑讲究通透。这种通透在岭南园林艺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园林中的亭榭廊桥呈开放状态,没有围合。广州的特色建筑如西关大屋和竹筒屋在设计中也强调了通透,在平面设计上呈现一贯到底之势,屋内的分隔有别于北方等地的土、泥,而是木板和玻璃窗的组合,既用于采光又增加通风效果。建筑屋的空间高度高,一般4米左右,进深长,有时达30米,屋内设有天井,这种高空间、深进深、 小天井有利建筑内形成微循环。

  而广州的骑楼不仅保留传统建筑的地域特点,更结合了西方的廊柱和立面。西方的传统建筑由于多取质石料,所以一般厚实坚固,气势庞大,体态轻盈者并不多见。特别是西方的教堂更是围实严密,内部空间较小,采光迷离,以突出神秘感。对西方的建筑文化,广州骑楼并没有全盘吸收,其审美心理表现出强烈的地域性。体现在骑楼对西方的廊柱和立面的选用上,廊柱的使用用以采光和降温,传统竹筒屋墙身是不开窗的,主要采光是从屋的正面和天井,而廊柱一般净高4—5米,多的有6米,使得光线充分进入屋内;另外炎热的空气经由廊部进入屋内,也达到降温的目的;在立面的选用上,除了各种装饰风格之外,西式建筑的凹阳台也被广泛的借鉴,这种凹阳台的运用增强了室内与室外的联系,满足通透需求。

  广州骑楼作为广州近代历史上特有的城市风貌和岭南风采的建筑形式,其影响力遍及岭南地区,在两广地区的不少县、镇都有骑楼建筑,但规模、质量、装饰等都无法与之相比。这主要是因为广州地区依靠强大的中心城市和海外华侨优势的力量的缘故,从而形成了比其他地区更为密集更为典型的建筑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