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写的历史剧屈原
《屈原》是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关于郭沫若写的历史剧屈原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写的历史剧屈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郭沫若写的历史剧屈原:简介
郭沫若以10天时间完成的5幕话剧剧作《屈原》于1942年4月由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剧院公演。此后曾在苏联和日本上演。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 芳华越剧团于1954年5月22日首演了该剧的移植本,冯允庄编剧,司徒阳导演,尹桂芳饰屈原、徐天红饰张仪、许金彩饰南后、戴忠桂饰婵娟、尹瑞芳饰宋玉。1954年,该剧参加华东戏曲会演,婵娟改由戚雅仙扮演,剧中“诬陷”和“天问”两折已为越剧经典。
1941年端午节,举行了第一届诗人节的庆祝活动。郭沫若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文章说:“抗战以来,由于国家临到了相当危险的关头,屈原的生世和作品又唤起了人们的注意。端午节的意义因而也更被重视了……” 1942年1月,郭沫若完成五幕历史剧《屈原》,自元月二十四日起在《中央日报》连载十五天,四月二日起公演,引起巨大轰动,与今日之寂寥恰成鲜明对比。[2]
郭沫若写的历史剧屈原:创作背景
在这个热闹的时代,让我们重读《屈原》,回望诗人的命运。
上个世纪初话剧出现在中国,带着新鲜的趣味和蓬勃的生机,以及明显稚嫩的特征,中国人并没有完全了解话剧的构造和编织的规律,就已经开始把它当做传递思想和情感的有力武器了。郭沫若1942年1月写的话剧《屈原》便是这样的作品,它不成熟却切中时代的要害,那些现在看来十分明显的文学缺陷,都被鲜明的主题和昂扬的激情所掩盖,成为呼唤爱国主义、抵抗日本侵略的风云之作。
七十余年后时代变迁、意识形态流转,这部一度被奉为历史剧经典的剧作,如今自己也躺在历史里,少人评说,更少有人想得起来去排演。它为什么被推上峰巅,又为什么被人冷落?让文学的归文学,政治的归政治,历史的归历史——是时候用文学的目光重新打量郭沫若的《屈原》了。
上一篇:郭沫若写的历史剧
下一篇:郭沫若写的历史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