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中国历史>三国历史>

曹丕的老师是谁

燕华分享

  曹操在考察太子人选时,曹丕的智囊团出了不少计谋。曹丕登上地位后,很多谋士也都得到了加官进爵。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曹丕的老师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曹丕的老师介绍

  曹丕的老师应该可以包括三位,司马懿,吴质和贾诩。

  司马懿的先祖均为汉代重臣,自小聪慧大气,被传有非凡之才。司马懿最初假装生病,拒绝为曹谋事,后来曹操称霸一方,征召司马懿,遂入曹。曹操命司马懿辅佐太子。曹操对司马懿有防备之心,认为司马懿以后对曹氏有威胁,曹丕护之,加上司马懿自身刻意勤恳做事,曹操渐渐放下防备。曹丕被立为太子,一直到登上帝位,司马懿一直尽心辅佐,在蜀国六次讨伐曹魏的时候,司马懿多次击退蜀国入侵。。

  贾诩被称为毒士,算无遗策,谋划能力强,精通兵法。前期多次易主,最早在董卓部下,接着到了张绣军里,后来跟随曹操。贾诩心知非曹操旧臣,从不主动展现自己。选择辅佐曹丕,被曹丕重用。在曹丕曹植争夺世子之位时,贾诩以废长立幼引来祸乱的故事,暗示曹操弃曹植,选曹丕。贾诩在外名声不好,曹丕并不介意,从不猜忌反而委以重任,封官加爵,可惜后来不听从贾诩建议,先治国再讨伐,以致两次征战吴国均失败而回。

  吴质,生性放浪形骸,肆无忌惮。为曹丕出谋划策,计谋良多。在曹丕争夺继承权重颇有功劳。与后来被封诸侯,颇为显贵。

  曹丕生性善于用人,能拉拢奇人异士为其谋权,这些谋士选择曹丕同样也是看重曹丕有登上皇位的能力。

  曹丕是个什么样的人

  曹丕从小文武双全,长大后逐渐开始筹谋争夺继承权,是一个比较有心计谋术懂得经营政治的人。他拉拢的谋士比如贾诩,被称为百计千谋,从无失策。身边围绕的也都是名望厚重的人。虽然文采不及曹植出众,但是却打败了曹植,争夺出位。曹丕登位后开始残害同仁宗族,心狠决绝,险些逼死曹植。为了登帝直接逼迫献帝让位。

  曹丕自小热爱文学,其文学方面颇有造诣。当时他和曹操曹植并称三曹,重视文学研究和发展,写的诗歌开创了新的诗歌体裁,写得文章,观点见解颇为深刻,是历史上文学批评论的先例。

  曹丕在位六年期间做了不少政绩:下令郡国每年察举孝廉,重新修建孔子庙宇,复原太学;修复了洛阳,建造了五都;军事战略上以防守为主,使得人民有精力生产,让百姓休息;发展农田,施行新的经济政策,维护社会治安,粮草充足,国力逐渐强盛;调节魏国阶层矛盾,采纳意见,建立九品中正制;集中权力,限制后党外戚权利,压制藩王,建立相应制度;强化中书省。曹丕短短在位几年巩固了魏国的基业,维持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军事上他两次亲征伐吴、蜀,连诸葛亮、孙权都不敢小觑。但是曹丕伐吴的时候却没有采取正确的作战而是观望。虽然亲征伐吴却没有战功而返。军事上不如曹操。但曹丕在位期间不停扩张版图,收服北方鲜卑等部落臣服魏国,阻止东吴来犯,魏朝疆域一直延伸到了蒙古。

  曹丕的政治才能和文学造诣是值得肯定的。曹丕有勇有谋,能观大局,但是军事上不足,还有无情无义,心胸狭窄,为人刻薄,也是客观存在的。后人评价为:文帝生性聪明,天生才华,广学多识,如果能有包容的心胸,广施仁义,修德惟行,那么就不会这么早就衰亡了。

  曹丕托孤的故事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丕因为出兵攻打吴国而兵败,回来之后一病不起,曹丕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因此就想在自己临死之前安排好后事,这些后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排国家的接班人。

  因为自己的子嗣还很小,在政治方面没有足够的资本来统领一大批的文臣武将,所以为了接班人能够顺利的接班,就只能够选择重臣来辅政,这些重臣,就是托孤之臣。

  曹丕将自己的儿子曹睿主要托付给了曹真和司马懿。在曹丕的安排上,曹真的权力要比司马懿大很多,所以司马懿刚开始也并不能兴起太大的风浪。但是,历史往往是非常巧合很有意思的。曹丕去世不久,诸葛亮为了能够统一全国,连续多次出兵攻打曹魏政权。前期都是以曹真为主将,但是曹真不是诸葛亮的对手,往往就吃了很大的亏。为了能够抵挡住诸葛亮的兵锋,曹魏政权最终都会选派司马懿出兵,而司马懿虽说不能够打败诸葛亮,但是他都能够成功的抵挡住诸葛亮的进攻。就在这种不断的进攻当中,司马懿在军队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很多掌握实权的们都乐于听从司马懿的指挥。

  由于司马懿实力膨胀,所以在内部斗争中,曹真等托孤重臣就被打压了下去,最终司马懿一人掌握了朝政。后来司马懿的儿子就夺了曹家的权,将政权改姓做司马氏了。可以说,曹丕托孤,是非常缺乏眼光,也是非常不幸运的。

猜你感兴趣

1.曹丕的下一任皇帝是谁

2.曹丕的老婆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