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中国历史>秦朝历史>

古代秦朝统治多少年

学良分享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下面是有古代秦朝统治年份,欢迎参阅。

  古代秦朝统治年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中原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赵政建都咸阳,成为中国封建王朝中第一个皇帝。秦朝初立便北击匈奴;南下百越。疆域迅速扩展并进一步完善炎黄地图,但因为秦二世而完,所以没能对北方游牧民族进行收复统一。

  然其当时疆域西部已达到今甘肃、四川;西南到云南、广西;北到阴山。作为一个封建大帝国,在辐员广大的统治区域内,创立了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具体为:

  1、政治方面: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即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为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召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互相没有统属关系,由皇帝掌握最终决断权。地方实行郡县制,皇室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

  2、经济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

  3、文化方面:书同文,将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吏为师,严禁私学。秦朝创下的 一套封建国家政治制度在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只有修修补补,基本框架不变。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下令把原来六国的兵器收缴销毁,然后铸成12个铜人。为了加强控制,原六国的贵族被强行迁到咸阳附近居住。秦朝还颁布了严苛的法律,对农民实行什伍编制。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对于后世影响极大。他接受丞相李斯的主意,除少数几种书籍之外,大量诗书、典籍、诸子百家着述一律烧掉,并将460多名儒生、方士活埋,留下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秦始皇还在全国修筑道路,尤其是开通了通往东方和东南的驰道。

  秦始皇自号“始皇帝”的时候,一心想让秦朝的天下千秋万代延伸不休,但他决没想到,仅仅15年之后,才传到第二个皇帝时秦朝就灭亡了。尽管他采取了种种巩固统治的措施,但他的独裁专制、横征暴敛,早已埋下了祸根。他征发了70多万人修造阿房宫,动用大量人力财力修造骊山陵,“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是对他残酷赋役的控诉。频繁的战争、庞大的官僚机构、连续的大兴土木,动摇了统治基础,人民不堪重负,痛苦到了极点。前209年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爆发;前207年11月左右,秦朝被推翻。

  秦朝是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秦始皇在历代秦国的国王蚕食其它诸侯国之上,完成了统一六大诸侯国的事业,实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他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及其所采取的(旨在巩固统一的)措施,为后世帝王所取用。

  秦朝急征暴虐,导致速亡。末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影响极为深远。由于过去的割据局面所造成的影响,反秦过程中重新出现了分裂的倾向。在接踵而来的争夺统治权的楚汉之争(前206~前202年)中,汉胜楚败,使分裂形势得到控制,统一了国家,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就这样建立了。

  秦国号的来源

  先来看看古文字当中的秦字怎么写的,以及最早的字书当中的秦,是怎么解释的。在最早的字书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两个解释,1、伯益之后所封国。2、禾名。伯益就是益,是大禹治水的助手,曾经被禹选为继承人,后来被禹的儿子杀了,因为秦人把益认作自己的祖先,所以伯益之后所封国。禾名,就是禾苗的名字。

  那么哪个是本意呢?我们先看一下秦字的写法,我们选择了四个字体,商朝的甲骨文,周朝的金文,秦国的大篆,秦朝的小篆。大篆和小篆的上部,以及小篆的下部,已经变形了,所以我们主要分析,甲骨文和金文,秦字的下部是两个禾,象形的是禾苗在密植丛生长在一起,上部的中间,像宝葫芦一样的字符,象形的是禾苗的禾穗,是朝天生长的,我们知道一般的禾穗会弯下来,上部的左右好像一对爪子一样的东西,表示双手收获,从字形来看,秦应该是密植丛生禾穗向天的禾。

  我们回到《说文解字》,把秦这个字列在禾部,禾是表意的符号,我们基本可以断定,秦这个字的初义是禾,而不是国号,这个密植丛生禾穗向天的禾,是一种什么植物?经过考证禾是指现在称作草谷或者毛谷的禾本科优质牧草,猫尾草,马和骡子最喜欢吃,这种牧草在我们今天的西北、东北和华北还有种植

  秦国号和秦人立国的历史密切相关,秦人的立国始于非子,按照《史记》的记载,说非子住在犬丘,今天的天水市和礼县一带,善于养马,周孝王听说以后,就把非子召来,让他为周王室养马,非子在汧水和渭水之间,大概是陕西宝鸡一带,马养的是膘肥体壮,而且繁殖率很高,周天很高兴,就把非子召来,说你的祖先伯益为舜帝主持驯养牲畜,牲畜的繁殖率很高,所以舜帝就赏给他一块土地,又赐他姓赢,现在也养的这么好,朕也封给你一块土地,作为附庸吧。

  秦作为一种政治实体,正式开始于非子,大约是公元前891年-公元前886年,这个附庸小国,国号就叫秦。这个叫秦的牧草在当时很重要,非子的地位很低,只不过是一个马夫,封给他附庸是很难想象的,附庸是比诸侯小的国,为了纪念这份荣耀,为了标志立国的根本,所以国号就叫秦。

  秦国的历史资料

  秦人起源

  秦人是汉族西迁的一支。秦之先祖为先贤伯益,伯益乃颛顼后裔(注:黄帝正妃嫘祖生二子:长曰玄嚣、次曰昌意;玄嚣生蟜极;蟜极生三子:帝喾、挥公、大业之父;昌意生一子名颛顼,颛顼有一女名女修;大业之父娶颛顼之女女修,生大业;大业娶女华,生伯益,据史籍记载大业、伯益与益是不同的三个人)。本为古部落首领,舜帝赐姓“嬴”。

  至夏末,费昌(伯益次子若木之玄孙)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商汤御,败桀于鸣条,其后嬴姓世代辅佐殷商,故史载嬴姓多显。

  至商末,蜚廉(伯益九世孙中潏之子)、恶来(蜚廉长子,恶来之弟是季胜)父子皆以材力侍纣,后周武王伐纣,败商军,武王亲射恶来之口以泄愤,蜚廉奔霍太山,嬴姓中衰。至周穆王,造父(注:蜚廉次子季胜生孟增,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为周王御,千里平定徐国之乱,受封于赵城,其宗族乃为赵氏

  ,造父侄孙非子(注:恶来生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即秦非子)为周孝王牧马有功,周孝王赐给了他一小块土地秦,让其继续嬴姓的祭祀。后来秦襄公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

  当时,为谋求强兵兴国,各国纷纷开始变法图强。魏文侯敢为天下先,率先起用法家李悝,李悝撰写《法经》六篇以为治国之道,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开发地利、奖励农耕的经济政策,魏国遂强。

  为了改变秦国被楚国、魏国欺凌的处境,胸有壮志的秦孝公(公元前381-前338年),于公元前362年即位后(时年19岁),决心复兴秦国,再现穆公的伟业。秦孝公不吝重赏,下令求贤,向全天下颁布《求贤令》:“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卫人商鞅就是这个勇敢的人,他从魏国跑来了,

  帮助秦孝公实行变法革新,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商鞅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因变法有功被封于商,故又称商鞅。在孝公宠臣景监的举荐下,商鞅献上了一套“循名责实,信赏必罚”的变法计划。秦孝公大为赞赏,决心实行变法。

  第一,实行连坐法。公元前356年,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后来,又禁止家人“同室内息”,使父子、男女有别。

  此外,还“平斗俑、权衡、丈尺”,统一度量衡;推行县制;商鞅将全国的小都、乡、邑集合成四十一县,县置令、丞,破坏了旧贵族的封邑,加强了国家的集权。

  全国上下有了标准的度量准则,方便了税收和交换。对赋税制和俸禄制度的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影响。

  第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商鞅之法规定:农民“致粟帛多者”可免除徭役或租税,不努力耕作或弃本逐末者全家被罚为仆人。

  而且,凡有二子以上不分家者“倍其赋”。

  后来,又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权,这是战国时期各国中唯一用国家的政治和法令手段在全国范围内改变土地所有制的事例。为中央集权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第三,避私斗,奖励战功。按军功大小取得贵族爵位,实行二十等爵制,除世卿世禄制,按贵族爵位高低分配田宅,无军功者不可得爵,私斗者受罚。

  “军功爵”是以上缴杀敌首级数作为晋爵受奖的依据。此举打破了“世卿世禄”的官制,士兵斩一敌军官马上可晋一级爵位,较之魏国只赏铜八两的规定高得多。有了军功即使是仆人也可以得到升官,没有军功即使是过去的贵族也只能享受平民待遇。
猜你喜欢:

1.古代秦朝历史故事

2.东汉存在多少年

3.陈胜是秦朝古代名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