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中国历史>晋朝历史>

阮咸晒衣的典故故事

乐平分享

  阮咸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年轻的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吃的穿的很平常,可是他在有钱人面前却泰然自若,一点也不自卑。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阮咸晒衣的典故故事,供大家阅读!

  阮咸晒衣的典故故事

  阮咸晒衣的故事是这样的,在西晋那个时候,阮家当时是一个大家族,当然这个家族里有富人,也有穷人。不知怎么的一条大道就明确的区分了富人和穷人,在一条大道的北面,那里建造的全是高级住宅区,里面住的理所当然是阮姓中的富人,而大道的南则是棚户区,住的当然就是穷人了。阮咸也穷人,所以住在大道的南边。每到七月七日那天天晴的时候,阮的人就把家中的衣服拿出来晒。

  因为当时夏天阴雨天气比较多,而七月七日的时候雨季差不多就过去了,当时的住房防潮性能很差,如果在天气好的时候不拿衣服出来晒一晒除潮的话,衣服就会发霉的。所以“北阮”富人们都纷纷拿出自己的衣服来晒,一时间花团锦绣,粲然耀眼。这晒衣,衣服自然有好有坏,富人的衣服肯定是绫罗绸缎,这样“南阮”的穷人们都自惭形秽,因为自己的粗布衣裳肯定比不上富人的衣服,拿出来弄不好还会引来富人们的嘲笑。但是阮咸却不管不顾,自己拿了个竹竿,把自己的破衣服拿了一件一件挑了起来,晒在了路边。人们看来,都对阮咸的行为感到奇怪,阮咸却不以为然的说:“人家都晒衣服,我也不能免俗,姑且就这样吧。”

  阮咸的轶事典故

  与猪酣饮

  阮氏家族的人都能喝酒,阮咸到同族人当中聚会,不再用一般的杯子来喝酒,而是用大瓮来盛酒,大家一起围坐,面对面痛饮。当时有很多猪也来喝,它们直接就上去喝了,于是大家就与这群猪一道喝酒。诸位兄弟莫不认为阮咸以放任旷达为德行,唯独阮籍不这样看。

  骑驴追婢

  阮咸原先宠爱姑母家一鲜卑族的婢女,等到他为母亲守丧时,姑母要搬到远处去,起初说要留下这位婢女,当要出发了,终于带她走了。阮咸借了客人的驴子,身穿重孝,亲自去追她。两人合乘一头驴回来,他说:“传宗接代的人不能失去!”这位婢女就是阮孚的母亲。

  命名阮咸

  阮咸原先称为秦琵琶,排列有十三柱。武则天为太后时,蜀人蒯朗挖古墓得到一铜器形状好像琵琶,铜器身正圆,没有人能辨认。元行冲说:“这是阮咸所作的乐器。”命人换成木头制作,再装上弦,其声清亮雅致,演奏音乐的人于是叫它“阮咸”。阮咸在晋朝的确因为既懂音乐又善弹琵琶被称道,《竹林七贤图》中阮咸所弹之物与此相似。

  阮咸的主要成就

  质疑音律

  荀勖精通乐理,当时人都称他是“暗解”。他创制了十二支新律用的笛子,用来调整乐律,规范雅乐。每到正月元旦聚会时,在殿堂奏乐,他自己亲自调整五音,音韵没有不和谐的。当时阮咸精通八音,时人称他为“神解”。每当因公事聚会奏乐时,阮咸常常在心里批评荀勖的新律调子高,认为调子高就会引起悲哀,就不是兴国的音乐而是亡国的音乐,如今音律不合雅乐的规范,恐怕不是体现盛德的至和之音,必定是由古尺、今尺长短不同造成的。荀勖感到阮咸认为他不合调,视之为异己,便把阮咸调出朝廷任始平太守。

  后来有一个农夫在田野耕地时,得到一把周代的玉尺,这便是天下的标准尺。荀勖试着用它来校正自己所制作的钟鼓、金石、丝竹等乐器,发现都短了一黍,于是才佩服阮咸的见识高超。荀勖根据新律创作了两个舞蹈,后来又修正乐器。赶上荀勖去世,没有完成他的事业。

  元康三年(293年),晋惠帝司马衷下诏让他的儿子荀藩修定乐器,用到郊祭和宗庙祭祀中。

阮咸的典故故事相关文章:

1.成语典故精选

2.鹤立鸡群的主人公是谁 鹤立鸡群的典故

3.带鸡的成语典故

4.东晋的成语典故

5.鹤立鸡群的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