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中国历史>晋朝历史>

东晋诗人谢灵运

学良分享

  谢灵运乃是开山水诗一派的巨匠,一方面能博采众长,渊源甚夥,另一方面又能结合个人的理想情趣与身世遭际,自铸伟词。下面是有东晋诗人谢灵运,欢迎参阅。

  东晋诗人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人称谢客,世称谢灵运,南北朝时期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也是一位旅行家。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上虞区谢塘镇)。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谢瑍之子,生母刘氏。世袭为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谢灵运的创作活动主要集中在刘宋时代,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代表作有《山居赋》。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东晋诗人谢灵运主要成就

  录秘阁图书14582卷,另有佛经书籍438卷,分为645帙。比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四部书目》著录更为宏富。之后又根据秘阁图书,撰《晋书》未成。著有《谢灵运集》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宋文帝即位(424)任命他为秘书监,始不肯就任,经光禄大夫范泰的催促,于元嘉八年(431)就职,开始率人整理秘阁图书、补足旧文。在殷淳等目录学家的协助下,于元嘉八年(431)冬编撰出《秘阁四部目录》。

  景平元年(423)秋至元嘉三年(426)秋是第二次回乡隐居,长达三年。谢灵运画像谢灵运赴永嘉任太守仅一年,“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遨,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哟诗咏,以致其意焉。在郡一周,称疾去职。”去职获准,买舟北上,欣然返回始宁。《归途赋》云:“践寒暑以推换,眷桑梓以缅邈,褫簪带于穷城,返巾褐于空谷。果归期于愿言,获素于思乐。”实际上比他自己所预期的“挥手告乡曲,三载期归旋”(《过始宁墅》诗)是大大提前了。隐居期间,“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放纵为娱,有终焉之志,作《山居赋》自注以言其事。“这期间创作诗文颇丰,今存有《会吟行》、《田南树园激流植援》、《石壁立招提精舍》、《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南楼中望所迟客》、《石门新营所住四面迥溪石濑茂林修竹》、《述祖德诗》等诗篇。文章以阐述佛道思想为多,有《与庐陵王义真笺》、《和范先禄祗洹像赞三首》、《和从弟惠连无量寿颂》、《维摩诘经》中十譬八首,《伤己赋》、《逸民赋》、《昙隆法师徕》等”。从作品中反映,他的隐居生活安闲自适,投入颇深。

  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是山水诗派创始人、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其诗充满道法自然的精神,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他的山水诗特点是:能把自己的感情贯注其中,但有些诗字句过于雕琢,描写冗长,用典、排偶不够自然。

  谢灵运的诗意境新奇,辞章绚丽,影响深远。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

  谢灵运跟庐山东林寺的名僧慧远也有深交,尽管慧远比他大五十来岁,两人还是很投缘。慧远圆寂后,他特地写了一篇祭吊的名文《庐山慧远法师诔》,一时洛阳纸贵。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里的“临川”指的就是谢灵运。

  东晋诗人谢灵运人物评价

  谢灵运半身像谢灵运山水诗多集中笔墨于客观山水本身的精描细摹,往往末尾缀以说理议论,极少明显见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因而招致“寡情”之讥。钱钟书认为他“每以矜持矫揉之语,道萧散逍遥之致,词气与词意,苦相乖违。圆海(阮大铖)况而愈下。”

  毛泽东晚年多次评论谢灵运在开创中国山水诗题材方面的贡献。他认为,山水诗的出现和蔚为大观,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果没有魏晋南北朝人开辟的山水诗园地,没有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派,唐人的山水诗就不一定能如此迅速地成熟并登峰造极。就此一点,谢灵运也是“功莫大焉”!

  谢玄:“我乃生瑍,瑍那得生灵运!”

  梁钟嵘《诗品》说谢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譬如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

  汤惠休:“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

  萧纲《与湘东王书》说“谢客吐语天拔,出于自然。”

  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批评当时文坛“酷不人情”之弊,说是源自谢灵运的影响。

  沈约《宋书》:“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若夫敷衽论心,商榷前藻,工拙之数,如有可言。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至于先士茂制,讽高历赏,子建函京之作,仲宣霸岸之篇,子荆零雨之章,正长朔风之句,并直举胸情,非傍诗史,正以音律调韵,取高前式。自《骚》人以来,而此秘未睹。至于高言妙句,音韵天成,皆暗与理合,匪由思至。张、蔡、曹、王,曾无先觉,潘、陆、谢、颜,去之弥远。世之知音者,有以得之,知此言之非谬。如曰不然,请待来哲。”

  李延寿等《南史》:“灵运才名,江左独振,而猖獗不已,自致覆亡。人各有能,兹言乃信,惜乎!”

  唐释皎然誉之为”诗中之日月“,“上蹑风骚,下超魏晋。”

  敖器之:谢康乐如东海扬帆,风日流丽。

  朱熹:“晋人诗惟谢灵运用古韵,如‘佑’字协‘烛’字之类。”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说谢诗“芜累寡情处甚多”。
猜你喜欢:

1.谢灵运的山水诗精选

2.东晋历史故事

3.登江中孤屿赏析

4.枋头之战过程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