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大臣晁错是怎么死的
晁错是西汉时期的大臣,位高权重,为了让景帝的地位更加稳定,晁错提出了削藩,也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晁错的死因,希望大家喜欢!
晁错是怎么死的
晁错是西汉时期的重臣,西汉之时汉高祖刘邦封了很多的诸侯王,并且很多的领地都分给了他们,其中最大的三个诸侯王的领地和起来就占据了大汉的一般,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诸侯王的权势与日俱增,而且因为文帝总是宽厚待人,所以这些非嫡系的诸侯王就更阿基的骄纵,等到景帝继位之后已经隐隐有了造反的迹象。
针对这样的情况晁错为了保持帝王的权利能不受削弱,所以就劝告景帝:“不管削不削诸侯们的领地,他们都会反的,但是现在早削的话会使得危害变小,要是等到那些个诸侯王以后羽翼丰满就很麻烦了。”景帝也深有所感,就听取了晁错的意见,逐渐削弱那些诸侯王的封地,但是这样的举动其实是把晁错自己置于一个很危险的地步,果然,没多久诸侯王就以铲除晁错为名反叛了。
七国之乱爆发之后,原来吴国的丞相袁盎就面见景帝称那些诸侯王本来是不会造反的,但是因为晁错贸然的削藩让他们造反了,只要能够杀了晁错,并且恢复诸侯们的领地,他们自然就会退兵。景帝同意了袁盎的政策,之后就让晁错做好出使吴国的准备,并且暗示丞相弹劾晁错,判了晁错腰斩,而晁错还是一无所知,之后晁错就被骗前往东市巡查,在那儿就被腰斩了,但是之后诸侯也没有撤兵,景帝也深深的后悔错杀了晁错。
晁错削藩
最关键的一点是叛军们打出的是“清君侧”的口号,而这样的口号在当时是有着一定吸引力的,七国造反并非不好收拾,最怕的就是那些观望的诸侯也参与到造反之中,那景帝的皇帝之位就很难保住了,而杀了晁错之后就能表现景帝的态度,安抚了那些还在观望之中的诸侯,并且让已经起兵的诸侯失去了继续造反的理由,还让那些造反的诸侯王陷入到了不仁不义的境地之中,让景帝可以轻松的消灭叛逆,可以说晁错是非死不可。
再来晁错在朝廷中一直手掌大权,而且早年深受法家影响的他弹劾了不少的臣子,因此和很多的高官的关系都不好,在景帝要杀他的时候根本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话,可见他的人缘确实是不好。
晁错是文景时期有名的政治家,他对于天子一直忠心耿耿,面对着诸侯王尾大不掉的局势,他主动提出了削藩的政策,因此成了那些诸侯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那些诸侯打着“清君侧”的口号逼迫景帝杀了晁错,可怜晁错一片丹心,最后却落得了一个被腰斩的下场。
晁错的人物评价
司马迁: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
桓谭:“忠臣高节,时有龙逢、比干、伍员、晁错之变;比类众多,不可尽记,则事曷可为邪?庸易知邪?虽然,察前世已然之效,可以观览,亦可以为戒。”
班固:①错为人峭直刻深。②晁错锐于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其父睹之,经于沟渎,亡益救败,不如赵母指括,以全其宗。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故论其施行之语着于篇。
王夫之:入粟而拜爵免罪,晁错之计,亦未失也。其未为失计者,非谓爵可轻而罪得以赀免也,谓其可以夺金钱之贵而授之粟也。轻意折色,有三易焉:官易收,吏易守,民易输。三易以趋苟简之利便,而金夺其粟之贵,则宁使民劳于输,官劳于收,吏劳于守,而勿询其便。此参数十世而能纯成其利,非俗吏之所知也。
李贽:错但可谓之不善谋身,不可谓之不善谋国也。
鲁迅:谊尤有文采,而沉实则稍逊,如其《治安策》,《过秦论》,与鼂错之《贤良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然以二人之论匈奴者相较,则可见贾生之言,乃颇疏阔,不能与鼂错之深识为伦比矣。
苏轼: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梅曾亮:晁错以术数授景帝,景帝悦之,用其计削七国。七国反,景帝乃诛错。君子日:术不可不慎哉。以盗之术授人而保其不我盗,且曰是必不疑我为盗,虽至愚者不出此。错之智曾是不愚人若也,哀哉!
猜你喜欢:
5.工作的励志语录
上一篇:窦漪房一共辅佐了几位皇帝
下一篇:历史上的李陵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