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中国历史>汉朝历史>

为什么项羽不杀刘邦

学良分享

  刘邦并非他最大的敌人,杀刘邦,对项羽来说弊远大于利,也会严重损害自己政治声望,从此成为天下公敌,自取灭亡。下面是有项羽不杀刘邦原因,欢迎参阅。

  项羽不杀刘邦原因

  刘邦派兵驻守关中,其称王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也正因如此差点引来杀身之祸,此时的刘邦力量尚弱,远不及项羽,于是在接到项伯的通风报信后,立马将城池双手奉上,加之项伯在项羽面前几句相劝便保刘邦平安了,然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项羽本就不想杀之。 一方面,从心理上看,当时的刘邦势力尚未成气候,项羽过于骄傲自负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不觉得他日后会有什么建树给他带来威胁。加之刘邦好言好语将咸阳奉上,项羽毫无防范,并未察觉出刘邦的野心与志向。

  另外,项羽重情义好面子,他与刘邦曾并肩战斗过,还算对他有点情分,也不忍心在这种关头以强敌弱将其杀之。且项羽得到关中,已经心满意足,认为刘邦既已降服,也无必要杀之。 另一方面,从形势上看,当时的项羽虽然为人骁勇,但不见得能雄霸天下笼络众诸侯的心,对其有意见的也是大有人在,然而此时此刻的刘邦于情于理都是占道德上风的,项羽若在此时将其杀害便是没有气量、小心眼的表现,不利于他吸引人心,也许还会引来众诸侯的反对。因此,假如项羽在这个关头将刘邦杀害,会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而当时的项羽只一心想建立霸业,并不想节外生枝,谁知最后会死在刘邦手中。

  刘邦的后代

  二零零五年时,在西安举办了首期的世界华人祭祀汉高祖刘邦的仪式上,出现了让人惊诧的一幕,有一位日本的友人,虽然不姓刘,但却坚持自己是刘邦的后裔,刘邦的后代到底有多少人?

  刘邦开创了汉朝,在刘邦和后代子孙的努力下,汉朝维持了四百多年的封建统治,其中,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这一时代被我国史学家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掌管黄金时代的刘姓皇族也是空前的庞大,刘姓帝室血缘群体究竟有多少人、分布在什么地方现在也无从考究。

  在中国的历史中,以刘邦为首的刘姓皇族的发展繁衍的数量被看成是历朝历代中人数最多的,刘邦共有八个儿子,他积极吸取秦朝因为没有分封,最后全族惨遭灭顶的惨败经验,儿子长大后便分封到各地为王,这些分封出去的王子在封地广纳嫔妃,孕育子嗣,在汉朝统治下的四百多年里,发展的数字也是十分惊人的。据有关数据统计,两汉统治时期,刘邦后代的数量就已经高达了八万人。因为从武帝起,封地不世袭,所以后来很多人都沦为了平民百姓,为数字的统计上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刘邦的后代分布在祖国的各地,人数不详。还有一部分死汉献帝的直系后代为了躲避灾祸,东渡日本,在那里繁衍生息。

  刘邦的丞相简介

  公元202年,刘邦在山东一带举行了登基大典,并改国号为汉。随后,刘邦封萧何为丞相,直到刘邦病逝,刘邦的丞相一直都是萧何。后来,刘邦认为异姓分封王的权力太大,会威胁到自己的政权。于是,刘邦将异姓王全部迁移到国都周围居住,加强了中央集权。

  如此一来,朝廷丞相的权力就被放大了。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萧何建议刘邦将上林苑开放,让百姓有足够的土地来种植粮食。刘邦一心想借个机会打击削弱萧何的丞相之权,随后他便以萧何收取商人贿赂之罪,将萧何关进大牢。萧何一直受到汉高祖的宠信,此次突然入狱,让萧何非常纳闷。萧何便召见门客让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一位门客说,因为丞相的权力太大,加上百姓萧何深受百姓的拥戴,这让高祖非常忌惮。如果想要保全性命的话,必须自毁名声,减少高祖对萧何的戒心。

  当时,萧何已经六十多岁了,差点命丧牢狱。不仅后,刘邦将萧何释放出狱,萧何谨记门客的话,对刘邦毕恭毕敬。萧何出狱时,全身带着重重的刑具,且头发杂乱蓬松,一点都不像汉朝丞相。萧何沐浴更衣后,前往宫廷向刘邦叩拜谢恩。刘邦见萧何如此狼狈,心中倍感愧疚,便说出自己心中顾及以安慰萧何。从此以后,萧何对刘邦更加谨慎恭敬,生怕再次担负莫须有的罪名。虽然萧何依然是刘邦的丞相,但是萧何对国家政事只能三缄其口。
猜你喜欢:

1.刘邦彭城之战为何败给项羽

2.楚汉之争刘邦项羽一起屠城了么

3.谋士范增为什么离开项羽

4.刘邦为什么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