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宗教学>

基督关耶利米讲章(2)

宇晴分享

  有关耶利米讲章篇三

  一、书名

  本卷以其主要人物耶利米命名。在希伯来文中,耶利米有两种拼法:(1)Yirmeyahu(耶1:1,11;耶29:27;耶36:4等),(2)Yirmeyah(耶27:1;耶28:5,6,10,11,12,15;耶29:1等)。希腊文将它们都译为“Ierenias”,英语译为“Jeremiah”。该名字意义不明,其后半部分“Yahu”或“Yah”代表“亚卫”即“耶和华”。据公元前五世纪的亚兰文草纸文稿记载,Yahu是住在上埃及埃利潘蒂尼岛上犹太移民中上帝名字的通用拼法。该名的前半部分含有“投掷”、“高举”、“建立”等含义。故“耶利米”的含义可能是“耶和华(亚卫)建立”或“耶和华投掷”等。本卷开头的话即构成其卷名:“耶利米的话”。七十士译本的第一句话是“上帝的话临到耶利米”,这同旧约圣经中其他先知的开头语是相似的(见结1:3;何1:1;珥1:1等)。

  二、本书作者

  耶利米至少是本卷主要部分的作者。具体的写作是他所信任的秘书,尼利亚的儿子巴录进行的(见耶36:4,27,28,32)。也可能是由巴录选择,编辑和保存了书中的材料,加上其中传记方面的内容。巴录担任“文士”和耶利米的秘书,说明他曾受过良好的教育。据约瑟弗斯在《犹太古事记》中记载,巴录出身于犹大的名门望族。他的兄弟似乎是西底家的王宫大臣,与王同去巴比伦(见耶51:59注释)。当时剩下来想逃往埃及的犹大人指控巴录影响了先知去阻止他们,后来有一些伪造的作品也顶了巴录的名,这些足以说明巴录的高贵品格和影响力(见耶43:3),其中有一卷就是后典里的《巴录书》。他一直忠于耶利米。当先知被迫与犹太剩下的人一起去埃及时,他陪先知同去(见耶43:5-7)。

  《耶利米书》的最后一章(52章)是历史概述,而不是预言,远远超出了先知耶利米服务的年代,可能为后人所写。不论作者是谁,他都小心说明这一章不是先知耶利米所写。在这段历史附录之前,他写道:“耶利米的话到此为止。”(耶51:64)

  三、耶利米其人

  耶利米比其他的先知们更为人熟知,因为《耶利米书》包括了许多自传性的章节,我们因此可以比《旧约》中的其他先知更多地了解他的个性、他的奋斗以及他如何委身于呼召他的上帝。耶利米出身于耶路撒冷北面的亚拿突(Anathoth)村,是祭司希勒家(Hilkiah)的儿子。这一祭司家庭可能是亚比亚他(Abiathar)的子孙,他因为支持亚多尼雅而被所罗门赶回了老家亚拿突(王上2:26)。耶利米在被呼召的时候显然很年轻(1:6)。他的事工持续了四十年,从约西亚十三年一直到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毁之后。

  四、本书历史背景

  在耶利米工作的早期,有三个大国──亚述,埃及和巴比伦──在争夺霸权。亚述在亚述巴尼(669-627?)治下曾达到鼎盛,现在则开始衰落了。埃及挣脱了亚述人的轭,努力重得以前主宰近东事务的权利。626/625年尼波布拉色登上巴比伦王位,标志着新巴比伦帝国的兴起。公元前612年,尼尼微陷落,亚述就此灭亡,新巴比伦帝国成了主宰西亚的国家。埃及在尼哥二世领导之下,对巴比伦的崛起进行挑战。尼波布拉色的儿子,尼布甲尼撒二世于公元前605年在迦基米施战役中胜埃及人,巴比伦取代亚述成了一个世界帝国。

  耶利米在犹大国最后的40年时间里,向5个国王发出改革和复兴的信息:约西亚,约哈斯,约雅敬,约雅斤和西底家。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五个王:

  a、约西亚(公元前640-609)。经过在玛拿亚(见王下21:1-18;代下33:1-20)和亚们(见王下21:19-25;代下33:21-25)统治下半个多世纪道德上和属灵上的败落,犹大又有了一位以其虔诚和为耶和华发热心著称的国王。约西亚作王时只有8岁(王下22:1),他在20岁左右时,发动了一系列改革,除掉丘坛(见代下34:3)。他的工作得到了耶利米的协助。耶利米在他作王13年时蒙召正式担任先知。约西亚的目的是坚决地在犹大废除偶像,恢复敬拜耶和华(代下34章)。他在位18年时,在洁净和修理圣殿的过程中发现了一本“律法书”(王下22:3-20)。这个发现导致约西亚全国性改革运动的深化,甚至延及过去北方以色列国的领域(王下23:15-20;代下34:6,7)。亚述帝国的复灭给运动的扩展带来机会。

  约西亚于公元前609年擅自在米吉多与埃及的尼哥二世交战而英年早逝(王下23:29,30;代下35:20-24)。他的死是国家的重大损失,犹大人民为他深深举哀(代下35:24,25)。

  b、约哈斯(公元前619),又叫约哈难(见代上3:15 )。约西亚死后,百姓拥立约哈斯可能是因为他的亲巴比伦立场。约哈斯只作了三个月的王。尼哥二世北征回来废了他,把他带到埃及,他就死在那里(耶22:10-12)。

  c、约雅敬(公元前609-598年),原名以利亚敬(王下23:34)。尼哥二世在废黜了约哈斯以后,立约西亚的次子约雅敬为王(王下23:34)。犹大成了埃及的属国,要向埃及纳重贡以求庇护。在公元前605年,尼布甲尼撒入侵巴勒斯坦,拿走圣殿里的部分器皿,并把一些王室贵族成员虏往巴比伦,其中有但以理和他的三个朋友。约雅敬被迫离弃埃及而改与巴比伦结盟。在当时的迦基米施战役中,埃及受到重创,尼哥二世带着残兵败将匆匆撤回埃及。约雅敬虽然信誓旦旦要忠于巴比伦(见王下24:1),但出于亲埃及的立场,于公元前598年公开背叛。这就造成了巴比伦第二次入侵犹大,以及约雅敬的被虏和死亡。约雅敬王似乎死得很惨。

  d、约雅斤(公元前598-597年),又叫哥尼雅(耶22:24)和耶哥尼雅(代上3:16;耶24:1)。这位约雅敬的儿子和继位者仅做了三个月的王就向围攻的巴比伦大投降。他和他的母亲、妻室,儿子们以及宫廷的官员均被虏往巴比伦(见王下24:10-16)。这是第二次被虏,共有一万人,包括城里的众首领和工匠。先知以西结也在其中(见结1:1-3)。

  约雅斤至少有一部分时间是被囚禁的。他被虏后37年,尼布甲尼撒的继位者马尔杜克,即圣经里的以未米罗达释放了他(王下25:27-30)。

  e、西底家(公元前597-586年),原名玛探雅(王下24:17)。尼布甲尼撒在虏走约雅斤以后,立这位约西亚21岁的儿子为犹大的傀儡王。西底家面临着艰骓的任务。犹大的上层阶级都被虏走了。剩下的百姓很难管理。耶利米把他们比作坏得不可吃的无花果(耶24:8-10)。雪上加霜的是:以东、摩押、亚扪,推罗,西顿的使者当时都在耶路撒冷,要说服西底家与他们一起背叛巴比伦。耶利米向犹大人揭露了他们的阴谋,并告戒说:不仅犹大,就连这些国家也当服巴比伦的轭(见耶27:;28:14)。他警告说,如果犹大不服从,耶路撒冷就会完全毁灭。但是西底家不听这些告戒,终于背叛了。

  尼布甲尼撒迅速率大军前来镇压这次叛乱。他的入侵使西底家和耶路撒冷全城充满恐惧(耶21:1-10)。王和百姓竭力想得耶和华的悦纳,就向上帝立下严肃的誓约,保证释放耶路撒冷城中所有希伯来族的奴隶(耶34:8-10)。但当尼布甲尼撒因法老军队的威胁而暂时撤围以后,他们就忘记了誓约,重新奴役释放了的人(耶34:11-22)。耶利米被当作叛国者抓了起来(耶37:11-15)。但不久,巴比伦人重新围城。犹太人拼死守城,要使自己摆脱威胁他们的厄运。城守了30个月。但到了公元前586年7月,巴比伦人突破了城墙。西底家和一小队卫兵逃了出来。但迦勒底军队追赶他们,在耶利哥附近追上了(见39:2-5)。耶路撒冷被拆毁焚烧(39:8),剩下的犹太人几乎全被虏走了(耶39:9,10)。

  f、基大利。尼布甲尼撒任命沙番的孙子,亚希甘的儿子基大利(耶26:24)管理剩下的人(王下25:22)。基大利把总部设在耶路撒冷附近的米斯巴。巴比伦人允许释放耶利米,他就前往米斯巴与新会合(耶40:1-6)。基大利被杀以后(耶41章),剩下的犹太人在约哈难率领下逃往埃及,强迫耶利米与他们同去(耶43章)。

  五、本书主题

  《耶利米书》是由一系列预言性讲章以及有关犹大王国最后年月的传记性和历史性资料组成。耶利米千方百计地阻止犹大从道德的败坏迅速堕向灭亡。但是他对于这个民族的努力大都没有效果。人们根本不听他发出的悔改呼召。

  耶利米是倡导内心宗教的先知。他的信息是呼召人从外表和虚浮转向内在和真实。他教导说败坏出自一颗邪恶的心(耶17:9)。没有一颗新心、新的意念和精神,人就不可能为善(耶13:23)。他强调说,这件改变,只有上帝的创造力才能成就(耶24:7;耶31:31-34)。

  耶利米象其他先知一样,反对与外国结盟(耶2:36)。他告诫犹大要服从巴比伦的轭,不要发动叛乱导致全国灭亡。

  除了当前不可避免的厄运之外,先知还看见了忠于上帝之人的光荣未来。以色列人和犹太人都必回来,他们要重新统一成为一个民族。他们要重新作上帝的子民,祂将作他们的上帝(耶32:37-41)。如果以色列愿意听从改革的信息,全国将在新约之下重建(耶31:31-34),大卫公义的苗裔将长出来作他们的王(耶33:14-17)。

  六、本书目的

  神委任耶利米时,道出了祂的目的:“施行拔出、拆毁、毁坏、倾覆,又要建立、栽植”(耶一10)。开首4项指出,被神立在列邦列国之上的耶利米,要藉着对道德和属灵罪恶的谴责,摧毁当时的宗教和社会结构。神无疑把埃及、亚述、巴比伦造成的毁坏,看作是实现耶利米所传的真理。耶利米责备道德和宗教的恶行,呼吁人民顺服神借巴比伦所降的惩罚,以及宣告顺服会带来祝福,都是前后一致的信息。读到西底家向耶利米求教时(三十八14),我们已经知道耶利米会说什么话。难民的领袖问及应否到埃及去时(四十二3),我们早已知道耶利米会怎样回答。我们甚至能够预知求问的人,会怎样硬心拒绝神的信息。他们显然只是希望知道神的旨意,却没有打算听从。

  此外,耶利米书的目的,也包括了预见遥远的未来,当新约取代旧约(三十一31-37),应许那些得着改变的人,不再犯罪,而是顺服神,他们将可得着神所应许的千禧年。

  七、本书钥节

  6:16,9:23─24,10:10─19,17:7─8,18:1─6,20:9,22:29,23:5─6;

  八、本书钥章

  三十一,三十二章

  九、本书按年代顺序排列

  1、约西亚(640-609):耶1-6章;14-16章

  2、约雅敬(609-598):耶17章;7-11章;26章;35章;耶22:1-19;耶25;耶18-22;耶36:1-4;耶45;耶36:5-32;12

  3、约雅斤(598-597):耶22:20-30;耶13章;耶23章

  4、西底家(597-586):耶24;耶29-31;耶46-51章(?);27章;28章;21章;34章;32章;33章;37-39章

  5、耶路撒冷毁灭以后:耶40-44章;52章


有关耶利米讲章相关文章:

1.有关追思的基督

2.有关圣经的基督讲章

3.有关神救恩的基督

4.有关信仰的基督

5.基督平安的讲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