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考古学>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死了

其芳分享

  古学家致力于探索地球生物,他们在埃及,尤其是人类文化的起源,并以此对地球状况的发展方向和现存人类的发展方向做出合理化的预测。那么,你知道中国著名的已经逝世的考古学家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死了的有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死了之一

  张忠培

  据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消息,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故宫研究院名誉院长、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忠培先生于2017年7月5日9时4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张忠培,男,汉族,1934年生,祖籍湖南长沙。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本科,1957—1961年初攻读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副博士研究生。

  1984年任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88年10月-1991年1月任故宫博物院院长。

  自1958年以来,先后在陕西、吉林、黑龙江、河南、山西、湖北及内蒙古等地主持大规模的考古研究工作,填补了考古学上的一些空白,开创了史前仰韶时期新石器时代的考古研究,在考古学文化谱系,私有制产生于母权制社会,母权制社会及其向父权制社会的过渡、演变与发展,中国文明的起源、形成及走向王国的道路以及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认识。撰写专著10部,发表论文百余篇。

  自80年代以来,应邀至美国、日本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参加学术会议、讲学、主持讲座和担任客座教授。先后被吉林省政府和国务院定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现任故宫博物院教授,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名誉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考古学科规划组成员。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死了之二

  麦英豪

  麦英豪参与发掘秦汉

  至明代墓葬700多座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广州博物馆名誉馆长麦英豪先生,因病抢救无效,于2016年11月28日16时45分在广州去世,享年88岁。

  麦英豪,男,1929年7月15日出生,广东番禺人,著名考古学家。曾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博物馆名誉馆长。麦英豪出身贫寒,1951年大学肄业。1952年被招入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认识了他的爱人黎金,两人志趣相投,一起从事考古工作,成为考古界的佳话。195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1953年至20世纪80年代,麦英豪长期工作在田野考古第一线,参与发掘秦汉至明代墓葬700多座,包括主持秦代造船遗址、南越文王墓、南越国御苑石构水池和曲流石渠等重要遗址的发掘,指导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南汉二陵等遗址的发掘和保护,参与和推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的建设,受国家文物局三次委派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出土文物赴境外展览。其中,南越文王墓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随葬器物最丰富的彩绘石室墓。

  在田野考古发掘和整理的基础上,麦英豪十分注意将考古资料与文献史料相结合来研究广州古代史。他编著的《广州汉墓》为岭南地区两汉墓葬的断代和分期研究树立了重要标尺。主持编写的《西汉南越王墓》1995年获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1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1998年获“全国文物文博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获得“郑振铎王冶秋文物保护奖个人奖”,2003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死了之三

  梁思永

  梁思永(1904年—1954年),著名考古学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其父为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国学大师梁启超。梁思永一生致力于考古事业,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有《梁思永考古论文集》传世。1948年与其兄梁思成(建筑学家)同时获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8月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此时尚未成立学部,尚未产生学部委员即院士)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先后负责黑龙江昂昂溪细石器文化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候家庄西北冈殷王陵、高楼庄后冈小屯、龙山与仰韶三叠层、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等考古发掘工作,考定了仰韶、龙山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1954年4月2日,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的他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终年50岁。

  出生于1904年11月13日,广东新会人,梁启超次子,中国现代考古学家,近代田野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梁思永幼年曾在日本念小学,1930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回国进入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1930年至1931年先后参与黑龙江昂昂溪遗址、河南安阳小屯和后冈等地的考古发掘工作;1954年4月2日心脏病发作在北京逝世。梁思永在殷墟第四次发掘过程中,确认柱础石、窖穴等考古遗迹,复原建筑遗址,确认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文化的叠压关系,成为中国考古学的典范。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死了之四

  韩伟

  著名考古学家、原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韩伟5月26日上午10时46分因病去世,终年74岁。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的韩伟,自1961年起就一直从事考古工作,并多有建树。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考古学家的杰出代表,韩伟先后参与或主持过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凤翔秦都雍城遗址、唐代法门寺地宫等重要发掘工作。1999年,法门寺地宫的发掘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49年以来十大考古发现”。在雍城遗址长达12年的考古历程中,他和队员们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终于在凤翔方圆几十里的山山坎坎中探查出秦公一号大墓,实现了我国几代考古工作者半个世纪以来的梦想。他在考古界主张“秦人东来说”,并论述了“屈肢葬”的渊源和意义;系统整理了唐代金银器工艺、图案,建立了唐代金银器编年谱系;阐释了法门寺金刚界大曼荼罗成身会图像,从而揭开失传千年的唐密之谜;出版了研究唐代金银器的专著,被欧美学界誉为“国际性的中国金银器研究专家”。

  韩伟先生与新中国考古事业结下不解之缘,曾任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他从事田野考古工作40多年,先后参与或主持过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凤翔秦都雍城中探查出著名的“秦公一号大墓,、以及1999年,法门寺地宫的发掘,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49年以来十大考古发现” 等重要遗迹、遗物发掘工作,对中国历史上周、秦、汉、唐四个朝代的考古研究做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韩伟先生精于治学,克己勤勉,提携后学,诲人不倦;他专于先秦,两汉,隋唐考古,特别是历史上最强盛时期----“汉,唐’的金銀器研究,建树丰厚;学识渊博,著作颇丰,他共撰写了《海内外唐代今银器汇萃》、《陕西石窟》、《唐墓新出土壁画》、《磨砚文稿韩伟考古文集》、《天涯足痕——海外考古访问录》等十部专著,以及九十余篇专题报告和论文,内容涉及秦文化、秦人墓葬研究、汉唐金银器研究、法门寺地宫出土文物研究、陕西石窟研究等。由于在中法文化交流上的独特贡献, 1999年4月法兰西共和国总统雅克·希拉克颁令,授予骑士级荣誉勋位。他与希拉克的交往和友谊被传为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