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知识点口诀

其芳分享

  口诀多指根据事物内容要点编成的便于记诵的语句,历史口诀是学习历史知识的一个好的学习方式,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高中历史知识点口诀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高中历史知识点口诀一

  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一、夏朝的建立(约前2070--约前1600)

  1、兴 盛

  禹建夏朝都阳城①,王位世袭启初行。

  “公天下”为“家天下”,国家机构初建成。

  奴隶社会初迈进,豫西晋南为中心。

  2、衰 亡

  夏桀暴虐比太阳,百姓受压民抗争。

  黄河下游商部落,伐桀获胜商朝兴。

  二、商朝的兴衰(约前1600--前1046)

  1、兴盛

  商汤灭夏亳②都城,盘庚迁殷③国稳定。

  殷商属国星捧月,世界大国非虚名。

  2、衰亡

  商朝晚期多矛盾,“人殉”“人祭”极残忍。 酒池肉林纣残暴,炮烙之刑害臣民。

  三、西周的兴亡(前1046--前771)

  1、兴盛

  商朝末年局变更,渭水流域周初兴。

  ①姜尚改革 姜尚改革军渐强,经济发展局清明。 ②牧野之战 武王伐讨战牧野④,阵前倒戈纣自焚。 定都镐京⑤幅员广,国内各族交流频。

  2,衰 亡

  西周厉王多暴行,贪财好利压百姓。

  国人暴动逐厉王,重创西周盛衰分。

  诸候不朝周衰微,犬戎灭周杀帝君。

  四、重要制度

  1、井 田 制 商周统治举措新,井田制度初盛行。 ①土地所有制 土地国有归周王,分赐诸侯田似井。 ②产品分配 土地世袭禁转让,交纳贡赋谢王恩。 奴隶被迫集体耕,无偿劳作度残命。

  2、分 封 制 西周地广初分封,赐封对象三阶层。 ①内 容 王族功臣与贵族,齐鲁燕卫与宋晋。 地方诸候多义务,贡赋听命随军征。

  ②影 响 土地人民遭瓜分,分封诸国后变更。 巩固统治拓疆土,东周混战国裂分。

  高中历史知识点口诀二

  一、农业和畜牧业

  1、政 策

  三代①重农图国稳,甲骨卜辞为见证。

  2、农 业

  ①农 具 木石骨蚌作农具,青铜农具罕流行。

  ②水 利 大禹治水水利兴,三代水利渐兴盛。

  ③作 物 五谷②稻黍稷麦豆,商周种植见诗文。

  ④农 技 粪肥绿肥草木灰,商周施肥禾笑盈。

  3、畜 牧 业

  商朝饲养多家畜,食用祭祀拉车行。

  二、手工

  1、冶 铸 业

  “青铜时代”夏商周,青铜冶炼夏初兴。

  商朝权贵用器皿,司母戊鼎四羊尊。

  西周青铜生活化,日用器具多铭文。

  2、纺 织 业

  夏商纺织多平织,西周发展两典型。

  斜纹提花织物美,刺绣出现惊世人。

  3、陶 瓷 业

  原始瓷器初发明,商周遗址有遗存。

  高中历史知识点口诀三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

  (一)思想

  春秋老子和孔子

  春秋老子创道家,思想朴素辩证法。事物不断在变化,主张无为治天下。

  还有孔子创儒家,伟大思想教育家。主张仁爱重周礼,有教无类育精华。

  诗书礼易和春秋,编定经典儒文化。

  战国“百家争鸣”

  战国墨翟表民愿,兼爱非攻和尚贤。 孟子主张施仁政,提出民贵而君轻。

  儒家唯物是荀子,倡“制天命而用之”。庄子唯心与聃同,鄙视富贵恨不公。

  法家韩非重发展,事易时移应改变。 以法为本无贵贱,打击奴隶主特权。

  (二)文学 《诗经》、屈原和诸子散文

  诗歌总集第一部,西周春秋风、雅、颂。屈原诗歌创楚辞,《离骚》蕴涵情真挚。

  先秦诸子出名篇,孟子庄子是典范。

  (三)艺术

  绘画独立成艺术,帛画凤鸟御龙图。嵌错赏功宴乐壶,青铜编钟鄂出土。

  (四)天文和物理

  前613哈星记, 历法十九年润七。《甘石》天文数第一。

  《墨经》墨子记物理,光学力学全涉及,“光学八条”世称奇。

  (五)医学——名医扁鹊

  脉象扁鹊成就大,望闻问切四诊法,至今诊病还用它。

  高中历史知识点口诀四

  明清

  (一)科技

  明清萌新又承古,科技总结出巨著。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东方医药巨典”谱。

  徐光启《农政全书》,泰西水法书引入。地理巨著《霞客记》,石灰地貌有记述。

  宋应星《天工开物》,17世纪百科书。

  (二)思想

  反封先驱明李贽,批儒揭道斥孔子。明末清初黄顾王,反封进步新思想。

  狠批君主黄宗羲,提倡法制重工商。经世致用顾炎武,反对君主倡民主。

  夫之唯物思想家,思想朴素辩证法。发展观点看历史,“趋时更新”闪火花。

  (三)小说

  四大名著声斐然,如若未看真遗憾。 《三国演义》罗贯中,历史小说一长篇。

  农民起义出好汉,施耐庵著《水浒传》。《西游记》是吴承恩,神话小说很浪漫。

  古代小说最优秀,当数雪芹《红楼梦》。《儒林外史》吴敬梓,《聊斋志异》蒲松龄。

  (三)西学东渐

  利马窦和徐光启,开始西学和东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