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高中历史>

黄河的历史知识介绍

其芳分享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就是雄鸡心脏的动脉,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发展历史。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黄河的历史知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黄河的历史知识介绍一

  黄河的源头

  黄河最初的源流称玛曲。河出约古宗列盆地,向东穿过茫尕峡谷,进入有许多“海子”的沮濡滩地,名“星宿海”。在星宿海东部,玛曲分别从左、右岸接纳扎曲和卡日曲。扎曲较短,水量小,干旱年份河道干涸。卡日曲较长,两河交汇处以上,卡日曲长20 多公里,当前亦有人认为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黄河出星宿海后穿过扎陵湖和鄂陵湖。

  扎陵湖面积526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约9 米;鄂陵湖面积610 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 米,是中国两大高原淡水湖。过两湖至玛多县城附近的黄河沿,源地至此流程270 公里,年水量增

  加到5 亿立方米以上。黄河嗣后穿行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间的古湖盆和丘陵宽谷,至川、青交界的松潘草地,东受岷山所阻,绕阿尼玛卿山作180 度的大弯,折向西北,重新进入崇山峻岭之中,在青海东部穿过拉加http://www.wenku1.com/news/621F2C72B3EF545E.html峡、野狐峡、拉干峡等一系列峡谷,又作180 度大弯,向东流入龙羊峡。从龙羊峡到青铜峡,黄河穿行在群山中,河道一束一放,峡谷与川地相间。此段河道长910 多公里。

  黄河的历史知识介绍二

  黄河的古国遗址的建都

  夏王朝,曾先后建都于安邑、阳城(在今河南省登封县东),斟寻阝在今河南省登封县西)商王朝多次迁都,国都较多,分别是 1.亳(河南商丘北、山东曹县南,在山东境内)

  2.嚣(郑州西北、荥阳东北) 3.相(河南濮阳北、内黄南) 4.邢(河北邢台) 5.庇(山东郓城北、梁山西南) 6.奄(山东曲阜) 7.殷(河南安阳西)

  周王朝 西周时都城在镐京,东周时在洛邑(洛阳)

  秦朝 都城在咸阳

  西汉 都城长安(西安)

  东汉 都城洛阳

  三国 曹魏都城洛阳,蜀汉都城益都(成都),吴国都城建业(南京)

  西晋 都城洛阳,东晋都城建康(南京)

  南朝 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南京)

  北朝 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隋朝 定都长安(西安),设洛阳为陪都

  唐朝 都城长安(西安)

  宋朝 北宋都城汴梁(开封)南宋都城临安(杭州)

  金国 金共三个都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东南)是金朝第一个都城,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建;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燕京(今北京西南)是为金朝第二个都城,称金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完颜珣于1214年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

  黄河的历史知识介绍三

  黄河与世人

  1.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名闻天下,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治水方面也是个“能人”。嘉应观建成106年后的1831年,林则徐出任河东道河道总督,负责黄河中下游防汛。林则徐在河道任上是出了名的认真。他上任的时候正是冬天。冒着严寒,林则徐沿黄河两岸千里巡视,检查防汛物资储备,“无一垛不量,无一厅不拆”。

  查到谁弄虚作假立马撤职查办。道光皇帝夸他:“向来河工查料垛,从未有如此认真者!”鸦片战争失败后,林则徐被发配新疆。这时候黄河又在开封决了口,束手无策的皇帝急忙把林则徐调回来堵口。百病缠身的林则徐到开封后精心设计堵口方案,并与民工一起打桩抬土,最终堵上了决口。

  2.禹治理九州北起帝都冀州,治理了衡水、漳水、黄河、淮水等;南至荆州,治理了长江、汉水等;西至三危山地区(今甘肃境内,敦煌县东),治理了黑水、渭水等;东至扬州,治理了松江、钱塘江、浦阳江等。禹主要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河流,共疏导了九条大河,还在一些地区修筑了堤防。

  上述地区的河流被疏通后,人们开始安居乐业,并在周围肥沃的土地种植了各种作物,并且心悦诚服的向天子进奉当地特产。此外,禹还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并在治水的过程中,平定了南方九黎三苗的侵扰。从此,黎、苗不再北侵,长江中游处于安定时期。

  3.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

  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黄河与俗语

  鲤鱼跳龙门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黄河的历史知识介绍四

  新莽魏郡改道

  公元11年,黄河在魏郡(今临漳西南)元城(今大名东)以上决口,泛滥清河(今县东南)以东数郡。王景、王吴治理黄河,使“河汴分流”,固定了从荥阳到千乘海口的新河道,即东汉到隋唐五代的黄河下游河道。从长寿津(今濮阳西南)与西汉大河分离,流经今濮阳、范县以南,阳谷、东阿以北,茌平以东,禹城以北,商河、惠民以南,东至利津入海。

  王景治河以后,黄河进入一个相对安流时期,原因除了中游地区由农变牧,来沙量减少外,也和这条河道距海较近,地形低下,水流顺畅有密切关系。该河道保持了800余年,至北宋景柏初始塞。

  黄河的历史知识介绍五

  第二次改道是在宏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又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决口,河水泛滥后分为两脉:1034年七月,黄河从澶州(今濮阳西南)横陇埽(今濮阳东)决口,冲出一条新河道,称为横陇河,从今宾县以北入海。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河决澶州胡埽(今濮阳东)从今天天津市入海。这就是宋代两股河的北派。

  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又从魏县(今县东北)、第六埽(今南乐西)决出一股,流经西汉大河故道和笃马河(今马颊河)入海,这就是北宋黄河的东派。其中,大河趋向北派的时间较长。而且直至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东流断绝,全河才都向北脉流去,形成了又一条新的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