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高中历史>

归纳明清历史知识点

其芳分享

  明清时期发生了很多历史事件,同学们该怎么样记住和复习明清的历史知识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归纳明清历史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归纳明清历史知识点一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由盛转衰

  1、明清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的原因、措施、实质。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政治、外交、思想环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5、明清历史发展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政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捍卫主权的措施。

  8、明太祖,康熙,乾隆和雍正。

  9、澳门问题,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统一台湾。

  10、黄宗羲的政治、经济主张的背景,评价。与商鞅、韩非、董仲舒的比较。

  11、科技文化领域的双重性和两面性。小说,民主思想,总结性的科技巨著。教育。(文学繁荣科技落;总结居多创新弱;专制居主和民主思想并存;交流减少转为弱势文化。)

  12、辨证看待康乾盛世与封建社会没落的关系。

  13、清朝的疆域。注意我国历史上对东北,西北,西南(包括西藏),台湾的管辖。

  说明:此阶段应注意:统一,资芽,没落,巩固。

  总之,一部中国古代史,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统一与分裂,治世与乱朝,融合与隔阂,明主和昏君,交流和封闭

  归纳明清历史知识点二

  明清1368—1840

  政治

  1★明:⑴太祖废丞相,⑵成祖设内阁,⑶宣宗、英宗时,票拟逐渐制度化,但决策权是皇帝批红。

  2清:⑴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牵制皇权;⑵康熙设南书房,★⑶雍正设军机处。

  3康熙帝:⑴西南平三藩;⑵东南收台湾;⑶西北噶尔丹;⑷多伦会盟后;蒙藏地区安;⑸东北“尼布楚”。

  经济

  1农业:风力水车

  2手工业:⑴瓷器代替丝绸成为中华文明象征;⑵明后期,棉布成为百姓主要衣料;★⑶明朝中后叶,在一些部门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主导地位;★⑷江南一些手工业生产部门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

  3★商业:⑴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⑵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⑶白银成为主要货币;⑷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⑸朝贡贸易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思想

  1★阳明心学: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⑵“致良知”“知行合一”。

  2★“异端”李贽:⑴《焚书》《藏书》⑵“非孔”和揭露“伪道学”;⑶时代进化思想;⑷肯定物质利益。

  3★黄宗羲:⑴《明夷待访录》⑵“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之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4★顾炎武:⑴《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⑵经世致用;⑶亡国和亡天下相区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王夫之:⑴《周易外传》《读通鉴论》,后编为《船山遗书》⑵唯物思想,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文化

  1科技:⑴珠算普及⑵徐光启《农政全书》⑶李时珍《本草纲目》

  2文学:四大名著

  3书画:⑴《牡丹蕉石图》⑵《墨兰图》

  4戏曲:⑴明朝昆曲形成;⑵乾隆末年,京剧形成;“⑶同光十三绝”。

  归纳明清历史知识点三

  君主专制的加强

  1368年,朱元璋称帝,定国号为大明,以应天(南京)为都城。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朝建立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对中央和地方官制进行了调整,主要措施如下:

  (1)在中央,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各设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2009年真 题考点)

  (2)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元朝的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地方行政;设立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司法;设立都指挥使司,分管军政,统称“三司”。这样,三司分立,互相牵制,大权同归中央。

  (3)设置特务机构,实行特务统治。明太祖让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侦查、逮捕和审讯,后又设立新的特务机构——东厂和西厂。

  靖难之役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起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之恶”的名义举兵反抗朝廷,至建文四年朱棣由燕王荣登皇位而结束,历时4年。

  和下西洋

  概述: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七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西洋是指今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及印度洋沿岸一带。从1405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远航,到达非洲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发展了航海事业,扩大了对外贸易,促进了国际交往。在世界航海史上,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还要早八九十年。

  归纳明清历史知识点四

  明清时期的经济

  1、农业

  (1)政策:重农抑商。

  A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B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C推行:商鞅变法时首倡,为历朝沿用,明清时期强化。

  D主要表现:商业垄断、贬低商人地位、限制经营范围、征收重税等。

  E影响:积极性:一定时期(封建社会前期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保障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消极性: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

  (2)赋税制度:雍正时期推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

  2、手工业

  (1)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2)制瓷业: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清代,珐琅彩。

  (3)纺织业:明朝后期棉布成为主要的衣料,苏州、杭州成为丝织业的中心。

  3、商业和城市

  (1)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商帮徽商和晋商等。

  (2)明清商业发展的新特点: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起;农产品大量投入市场;长途贩运贸易兴起;北京、南京是全国性的大型商贸城市。

  4、资本主义萌芽

  (1)明中叶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这种经营形式是为购买劳动力的增值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并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征,在一种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2)至鸦片战争前,除丝织、棉纺织、印染、制瓷业外,还在制盐、造纸、铜矿采冶、采煤、木材采伐等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5、"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1)推行原因: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或西方殖民势力),危机明清王朝的统治。

  (2)表现:"海禁"指禁止民间贸易,允许官方贸易:"闭关锁国"指禁止国人私自赴海外经商,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正常贸易。乾隆时期仅开放广州一口,并特许"十三行"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3)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势力对中国的侵略,一定时期内维护了国家的安全,但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拓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导致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中国日益封闭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