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阳有关历史知识
汾阳城区一直为晋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的汾阳市区便是由原来的汾州府城、汾阳县城发展而来。
汾阳有关历史知识一
州府文化
汾阳有2600多年的置县史,其中1600多年为州府郡治所。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汾州改州为府至民国元年(1912年)废置,汾阳城区一直为晋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的汾阳市区便是由原来的汾州府城、汾阳县城发展而来。
原汾州城是罕见的“五座连城”,由主城和东西南北四关城拱卫而成。四关城墙虽不及主城,但也高大厚实,甚至不少有包砖。这种独特城垣的形成主要因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地位,使主城内王府、庙宇、寺坛等占了大部分空间,越发增加的居民不得已在城外开辟生活区,久之形成了东南西北四个聚居区域。几百年来,汾阳城一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府城,王府、书舍、庙堂、达贵、富商遍地。明清汾州府城的基础,是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汾州知州朱赟修筑的城垣,当时规模 “周九里十三步,崇三丈二尺”,即周长4522米,高10.7米,当时仅仅是土城垣,尚未包砖。城内原有西府街、府学街、太和桥街等9街和养济巷、豆腐巷等18巷,有钟楼、鼓楼、文庙、永和王府、庆成王府等古建,历史、战乱、天灾、人祸,风雨飘摇了600多年的古城如今仅剩一些遗迹可循。
汾州城历来被称作“四阳城”,因四面皆可有阳光得名。 与中国古代城池以正北正南为上不同,汾州古城的建制与子午线成约33°夹角,采光非常好,故汾州城又称作“祝融城”,以火神祝融的名字称之。所以汾阳市区大部分街道及房屋方向与地理方向有偏差。
汾州府城城门名称及城楼匾额:
东门:景和门,城楼匾额:汾水环流
西门:静宁门,城楼匾额:盘峰耸翠
北门:永泰门,城楼匾额:锁钥雄镇
南门:来薰门,城楼匾额:秦晋通衢
汾阳有关历史知识二
汾阳市为古汾州、明万历以后的汾州府治所在。这里吕梁西踞,汾水东萦,是晋中盆地衢通晋西以至宁、陕、绥、蒙等地的咽喉。兰包铁路未开通前,京、津等商埠的洋货和日用工业品经汾商之手,由汾阳西过金锁关,经吴城、离石、碛口、西越黄河,直趋宁陕。而西部的皮毛、桐油等畜牧产品,也由此转运到加工业发达的沿海和京津地区。所以,新编《汾阳县志》在民俗编中叙述汾人"民情民性"时,有"重誉轻利,擅于经商"和"粗粮细作,精于烹饪"之说。我以为,此两条较好地从民俗的角度,反映了汾商和汾阳饮食的文化。
汾阳社会习惯:"重商轻农,士人、工人尤居少数。"、"汾民经商,向称干炼,人民不喜宦游远方,而经商则可远出数千里之外,久达数十年。"经商者祟尚经营发财,憎恶坑蒙拐骗,且"勇于冒险,矢志坚守,男子多在十五、六岁离家远游……东北乡人多在京津徐济;西南乡人多在内外蒙古、恰克图、吐鲁蕃;南可达汉口以至两广,北可至库仑、恰克图以至俄国莫斯科、西欧英法等国者。有定居一地开设店铺的座商,也有经营各种货物往返各大商埠的行商。经营项目大到钱庄票号,小至烟酒杂货。"皮毛颜料,金玉布匹,无所不有。只要有利可图,便不惮千里而往。"
清末民国年间,县内商户达千余家。经商流居在外者,几乎各地通衢大市皆有,而县内之富家,也多由经商而发迹。
汾阳有关历史知识三
汾俗饮食向来讲究,即便家常便饭也做工精细,香美可口。历代人民生活虽清苦,但粗粮细作五花八门,至今仍有汾阳籍家庭妇女在美国传授家常便饭者。而一般小康之家妇女,更精于烹饪技艺,各种莱肴讲究刀功火候,无论爆、炒、熘、烩、蒸、炸、烤、焙,都有独到之处。日久年长,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传统技艺和制作方法。同样饭菜,一经汾人之手,总会做的色、香、味俱佳,在邻近县均有吃在汾阳之感。因而,汾人在省内外为名厨者甚多。面食制作,尤以粗粮细作,细粮精做著称。如杂面制作剔稼、擦稼、抿稼、包皮面、实窝子等粗粮细做和扯稼、斜旗旗、圪垛儿,长剔稼等细粮精做,均为邻县人纷纷效仿。
汾阳有关历史知识四
婚丧喜寿的响器
一般婚丧寿均要邀请响器(即吹鼓手),至少一班,有钱的大家庭请两班,每班7—9人(乐器有锣、鼓、唢呐、古笙、二胡等)。办事当日清早即来,先打开门鼓,所有乐器全部吹奏,会合一场,名曰“开门令”或“十样景”。有客到,鸣锣引起,接着吹打令、战胜回营令。如女客到,则吹打细乐,叫小开门、迎亲等。送走时相同。行礼时则吹些大小牌曲,如洞房令、拜伤令、大小开门、观音谱等。早、午饭后闲暇时,即吹打山西梆子等。
丧葬的音乐有所不同,一般是哀乐、苦音、哭调,如苦伶仃,俗谓丁丁当当响器。
上一篇:汾阳历史知识民间风俗
下一篇:汾阳有关历史知识民间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