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初中历史>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框架图

其芳分享

  七年级历史教学有其特殊不可取代的作用,这个学期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读史明智的好习惯尤为重要,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框架图,希望大家喜欢。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框架图鉴赏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框架图图1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框架图图2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一

  1.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金文:商周时期。大篆:西周晚期;战国发明毛笔,写在竹木简或帛上。

  2.历法:夏朝:就是今天的农历,也称夏历;商朝历法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1个月。战国测定了24个节气

  3.扁鹊的四诊法:望、闻、问、切。

  4.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创造新体诗歌“楚辞”,代表作:《离骚》;世界文化名人。传统节日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等。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钟鼓之乐:编钟 湖北随州

  2 .铜、锡、铅的合金。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三星堆文化:青铜面具、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二

  1. 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论语》

  主要思想:仁、礼。提倡为政以德。

  教育家:教育成就:创办私学;有教无类;独立思考;因材施教。

  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辩证法思想)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2.百家争鸣: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墨子》

  法家:韩非“法治”,加强中央集权。《韩非子》

  儒家:孟子、“民贵”“君轻”。《 孟子》荀子,人定胜天。《荀子》

  道家:庄子,无为而治。《庄子》

  兵家:孙武(春秋)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孙子兵法》;孙膑(战国)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3.出现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了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4.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的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治”等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秦统一前后的许多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猜你喜欢:

1.七年级历史上知识结构图

2.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内容

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全套

4.七年级历史上课本重点知识

5.七年级历史上册20课知识结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