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世界历史>亚洲历史>中国历史知识>中国近代史>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睿柠分享

  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领导下的运动,它给中国的历史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它的性质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战斗。

  对于“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帝”指的是帝国主义,帝国主义是一种政治主张,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掠夺领土或建立经济、政治霸权而凌驾于别国之上,当时的中国在列强的眼中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所以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欲望,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给了帝国主义承重的打击。

  “反地方封建”这五个字中,“封建”指的是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它指的是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夺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中国的清政府十分腐败,而且极其地懦弱,不断地被外国列强瓜分,所以一些农民阶级决定进行反抗。

  所以在太平天国的性质里,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农民战斗,但是也这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因为农民阶级存在着局限性。

  其实对于太平天国的运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它是一场旧式农民起义,二是它带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这些都是史学家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有些人认为,当时的农民已经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了,所以他们具有资产阶级主派的特点,所以不同的人对太平天国的运动有着不同的见解,让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有了争议。

  太平天国运动纲领介绍

  太平天国运动纲领有两个,两个纲领是太平天国运动在不同时期提出来的,下面就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分别介绍。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将此处定为首都,天王洪秀全颁布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第一个纲领。它的中心思想是平等,土地兼并之风非常严重,农民承担沉重的地租可不堪言,这些都是《天朝田亩制度》制定的背景,它的颁布为太平天国运动成功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在这本纲领中描述了一个没有封建剥削、没有封建压迫、人和人之间平等相处的理想世界,完全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认为土地应该拿来平均分配,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对土地的渴望,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种绝对平均主义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第二部纲领,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来的,晚于前一个纲领,提出者是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他曾经在香港生活过,受香港资本主义的影响很深,回国后,宣扬资本主义,因此这部纲领带有资本主义色彩。《资政新篇》这部纲领有很多先进的东西,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学习西方思想里面积极的方面,但是受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最终也没有实施。《资政新篇》是中国人为寻求救国救民所做的努力,虽然没有实现,却是中国人不断探索生存和发展之道的最好证明。

  太平天国中的人物

  太平天国中的人物主要有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

  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既是单纯的农民战争,又带有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中国的历史发展是曲折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是中这场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还是会有意义所在。同时这场运动带给了人们深刻的教训,世上没有绝对的平等。

  猜你感兴趣

1.太平天国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近代史论文

4.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

5.怎么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6.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