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有什么区别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内阁制度,而英国如今也有内阁制,那对比两国的内阁,有什么区别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有什么区别,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区别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总揽全国政务。不过明太祖认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会导致“天下骚乱”。于是他「令革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作为最高一级的行政机构,由六部尚书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并立下祖训不许再立丞相。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据学者统计他曾在八天之内,平均每天批阅奏章两百多件,并且遇到重大向题也无人商量。面对如此繁多的政事,朱元璋自作一首诗概叹道:“百僚未起朕已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于是,他仿宋制设立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侍从顾问,不过这些大学士很少能参与决断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明成祖时,选拔了几名翰林院的官员(正五品)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重务。文渊阁地处宫廷之内,阁臣又常在殿阁随侍皇帝左右,内阁制度正式确立。后来,阁臣的官秩不断提高并超过了六部(官秩变成从一品,超过了六部尚书的正二品官阶),职权也不断扩大,地位逐渐上升,可以得替皇帝草拟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明宣宗以前,内外诸臣的奏章均由皇帝亲自批答。明宣宗时,始将大臣的奏硫交给阁臣,让他们拟出意见,用小票墨书贴在各奏疏面上。呈给皇帝,称为“票拟”。然后由皇帝亲自审定,让太监用红笔仿照阁票抄写,交给有关部门施行,称为“批红’。明英宗时、票拟制度化成为内阁的一项专责。从此,内阁成为辅佐级帝决策的中央机构。到明中后期,某些主持阁务的大学——首辅,威权显赫,权压众臣‘虽无相名,实有相权”,‘赫然为真宰相”。六部级不隶属于内阁,但必须按照内阁票拟的谕旨办事,其地位反在内阁之下了。但是,明朝的内阁始终是一个皇帝的顾问班子派生的机构,而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它的职权范围并不明朗,而且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由皇帝的旨意而定,票拟的采纳与否也取决于皇帝的批红。皇帝虽然离不开内阁,但是仍然担心内阁演化成为事实上的丞相,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秉笔太监予以牵制。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内阁制度的建立在形式上弥补了废除宰相后的弊端,实际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区别
首先,就两种制度的产生背景来说。明朝内阁制度是我国古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其设立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封建专制君主的;英国的内阁则是近代英国光荣革命胜利以后,资产阶级及其权力代表的议会为了实现资产阶级掌权而产生的,它是限制封建王权的重要手段。
其次,这两种政治制度的运行体制也是不同的。明朝的内阁是依附于皇权而建立的,不论是最早的顾问职能,还是后期的票拟奏章,其最终的实施仍旧依赖于皇帝的旨意与批红;英国的内阁却是独立于王权的,他们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独自行使国家的行政权。
再次,两者的内部权力过渡也不尽相同。明朝内阁的首席官员是首辅,其替换主要是从次辅中选拔人才,而任命的决定权在皇帝手中,因此为了争夺首辅之位官员们之间互相倾轧、明争暗斗;英国内阁的首相则是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当,国王只有形式上的任命权,首相与内阁大臣共同进退“一荣皆荣,一耻皆耻”。
最后,两种制度对于的历史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明朝的内阁制度使得在宰相废除后,皇权专制得以更深地强化而不受制约,明朝中后期皇帝畏惧内阁专权以司礼监秉笔太监加以牵制,明朝的政治日趋黑暗与僵化;英国的内阁制度开创了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与民主政治的重要先河,为巩固资产阶级政权保障资本主义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中国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联系
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英国的责任内阁都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的产生都离不开当时的具体历史语境即社会发展对于高效与保密政府的需求。从命名来说,两者都是起源于传统君主权力下的咨询机构,起初都是服务于君主统治的需要而设立的秘密会议形式。
英国内阁介绍
英国的内阁是由枢密院发展而来的,枢密院由政府大臣、王室成员和国王的私人顾问身组成,是国王的私人的最高咨询机构,协助国王处理政务。枢密院机构庞大,人数众多,造成决策困难。18世纪初,威廉三世往往召集枢密院中的部分亲信,讨论决定重大政务。因为这种会议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内阁的英文是cabinet,原意就是是密室)举行,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
1688年政变后,议会的统治地位得到确立。此后,国王任用的内阁大臣,须向议会领袖咨询。内阁大臣处理政务,虽然要对国王负责,但最终得听议会的,因为议会握有财政大权。1714年,德意志汉诺威选侯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他不懂英语,不熟悉英国的国家事务。因此,他不愿意参加内阁会议,甚至把出席内阁会议当成了一种负担。1717年起他开始不参加内阁会议,这一先例为后来的历代国王所遵循成了惯例。
1721年罗伯特·沃尔波尔出任首席财政大臣。因为国王乔治一世不问政事,于是需要一个人来主持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便经常主持内阁会议,逐步成为居内阁大臣之首,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并得以长期控制议会和内阁,1734年他出任首相。因此。他被誉为英国的“第一个首相”,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这样议会的行政权大增,内阁要对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并逐渐形成这样的惯例。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同进退。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或者首相宣布解散议会下院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19世纪初,英国国王还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任首相和内阁大臣。但是,随着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选举权的逐步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议会不再是候选人之间的个人竞争,而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数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他又能通过控制议会掌握立法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人。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英国资产阶级政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猜你感兴趣:
上一篇:英国殖民者在印度有哪些暴行
下一篇:怎么竞选英国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