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神社文化与民间信仰
日本拥有八万多个神社,平均一千五百人就拥有一座神社,那你知道日本为什么要建立这么多神社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揭秘日本神社文化与民间信仰,一起来看看吧。
揭秘日本神社文化与民间信仰
提要:1945年的今天,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此后数十年,国际上对二战战犯的罪行追捕不断,许多人终其一生均被追责。唯日本,至今仍于靖国神社供奉二战甲级犯,参拜不断。靖国神社究竟对日本人影响多大?神社文化在日本民众生活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的签字仪式。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轴心国的失败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胜利而宣告结束。
每年日本宣告投降日(8月15日)前后,日本政要是否参拜靖国神社都会引来一时热议。靖国神社也已经成为一个日本形象的“代言”,一个充满不反省、血腥、蛮横与暴力的符号。
今天,我们想告诉你靖国神社究竟是什么样子;想告诉你除了供奉臭名昭著的甲级战犯,那里还供奉着2.8万中国台湾人的牌位;想告诉你哪些日本首相参拜过靖国神社。
今天,我们还想告诉你日本的神社文化。当然,我们无意粉饰什么,也不想为谁“昭雪”,只是希望告诉你日本不只一个叫“靖国”的神社,还有很多富有和式风情的,在日本民众日常生活中扮演着精神寄托角色的神社,我们不妨从文化的角度了解一二。
靖国神社:绝不只是一座普通的“庙”
【中国新闻周刊网9月2日讯(记者秦悦)】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以后每年这一天前后,位于东京的靖国神社便会“备受瞩目”,日本政客每一次到来均会引来谴责不断。
靖国神社:日本表情最为复杂的舞台
靖国神社建于1869年,原称“东京招魂社”,是日本明治政府为了给在明治维新内战中战死的官兵“招魂”的场所。靖国神社每年4月21日至23日和10月17日至20日,会举行春季和秋季例行大祭。正是在1978年“秋祭”时,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甲级战犯的灵位被秘密安放于此。从此,靖国神社就彻头彻尾地成为了一个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
拍摄《靖国神社》电影的中国导演李缨之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形容:“靖国神社既是日本天皇的战争祭坛,又是日本一个表情最为复杂的舞台。它是日本'大和魂'的精神堡垒,战争与和平,生与死,殖民主义与爱国主义,名誉与羞耻,宗教与政治,右翼与左翼,不断在这个舞台上交锋呐喊。”因此,要全面了解日本文化,靖国神社是绝对不能错过的一个地方。记者日前采访了几名去过靖国神社的中国留日学生以及在华日本留学生,记录他们参观靖国神社的真实感受。
“仪式感很强,不像一般逛庙”
“我去过靖国神社,2009年,刚来日本的时候就去了。”日本一桥大学中国留学生王昊告诉记者,“我当时就是想去看看靖国神社到底什么样。”“结果呢?你参观下来以后觉得和之前想的或者你听过的介绍有什么不同吗?”记者问,王昊想了一会儿才说,“印象好坏都谈不上,可能是因为那时候刚来日本的缘故吧,对日本文化了解得还不深,语言也马马虎虎。但是它的整体的氛围,我是比较惊讶的,那种……肃穆感,仪式感都很强,不像在国内一般逛庙。”“仪式感指什么?”记者问。“仪式感就是……在我印象当中,比如你要申请,签名,等候,还要用水净手,净口,低头,拍手等等这些秩序”,“我们去的时候当然都是图个热闹罢了,但是感觉同行的日本同学是在很虔诚地做这些”。
记者在靖国神社的官网上看到了参观礼节。从入口沿正道行进,可到达净盆处,进去以后要在净盆处拿起一个长柄的木瓢,舀满一瓢水,先是右手持柄洗左手,再用左手持柄洗右手,然后用右手持柄舀水放在左手,再用左手将水送入口中漱口,再洗下左手,最后一次将水沿手柄流下冲洗瓢柄,然后将木瓢按照原样放回原处。在神殿前,参拜者先投入硬币作为香钱,然后二拜二拍手进行参拜。神殿外,同样有结愿树,上面挂满了参拜者求的神签。
"看见写有靖国神社的柱子,心里很难受"
王昊的同学宋倩告诉记者,“我见到第一个大门,特别大,进去以后里边挂满了黄色的灯笼,每个灯笼上都有一个名字,没见到特别有名的人,也因为看不过来。后来知道,那个大门叫'鸟居'。进入鸟居后,在通往拜殿的正上道,矗立着一座佩有日本刀的武士铜像,这是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大村益次郎。在第二鸟居处的两座石塔,上面书写着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历次战争中日军的'丰功伟绩',其中也包括侵占我国台湾和东北等内容,无不充斥着日本兵的野心与好战。”
日本在华留学生小林告诉记者,通常的神社只有一到两个鸟居,而靖国神社应该有三个鸟居。“鸟居好比神社的山门,代表人间和神界的分界线。第一鸟居应该是钢制结构的,巨大无比,旁边就竖立着刻有'靖国神社'四个大字的石柱。”
对于这个石柱,宋倩说她刚看到的时候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毕竟想起了那段历史,想起南京大屠杀,我是东北人,想起爷爷给我讲他小时候的故事,想起很多。虽然后来日本战败了,但是那么多战犯在这里被供奉,看见这个柱子,想起这些,心里很难受。”
“参观和参拜是两码事,永远不能忘记历史”
对于刚去日本就参观靖国神社,王昊说他曾因此遭到国内很多同学的“鄙视”。“当时我在网上放靖国神社的照片,他们就有人说我不爱国。”说到这王昊有些激动,“这不是不爱国,我就是想去看看靖国神社到底是什么样,参观和参拜是两码事,我又没有把这个当成信仰。不是说我在粉饰日本什么,但是那种仪式之感不像我们在北京逛雍和宫那种玩儿的心态。当然,我知道,这种肃穆其实是表象,这个我们一定要清楚,不能被迷惑,不能忘记历史。”
“我们去游学馆(记者注:游学馆于1895年开馆,位于靖国神社东北角,是神社内主建筑之一,相当于一个军事博物馆)的时候,对于日本人那种粉饰罪行的行为深恶痛绝。因为那里保存和展示着靖国神社内'祭神'的遗物、资料、武器,是日本战前最大国立军事博物馆。”宋倩告诉记者,“你在那里完全看不到南京大屠杀的任何介绍!他们就说昭和哪年哪月,包围南京的部队进攻时还用红笔标明外国权益和难民区。还说'南京城内,一般市民的生活恢复了和平',这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宋倩气愤地回忆。
在华日本留学生小林说,他在中国读的是对外汉语教育硕士,2011年邀请过几个中国朋友去东京玩了几天,也带他们去了靖国神社,“他们主动要求去的”。在游学馆里,小林没进去,因为他“知道里面写了什么,不好意思进去”,“后来他们几个出来,我也没敢问怎么样,他们知道我很友好,也没说什么过激的话,但我能看出来他们表情很……凝重,”“对,就是这个词”,小林补充道。
据报道,游学馆在介绍侵华历史时歪曲历史,关于卢沟桥事变(日本称“支那事变”),称事变原因为“中国方面拒绝日中和平的意志,中国正规军向日本军队非法射击,日本军队反击,使整个北支那变成战场”。关于南京大屠杀,游就馆称“昭和12年12月,包围南京的松井司令官向属下部队发布草图,用红笔标明外国权益和难民区,要求严正军规,杜绝不法行为。中国军队败退到下关,遭歼灭。在南京市内,对那些换上百姓服装的战败士兵进行了严厉揭发”。
靖国神社,从空中俯看,其轮廓像一把头朝西,柄朝东,刃指北的菜刀。表面上是肃穆与古朴的,但其中供奉的战犯的排位,却无时无刻不在昭示着他们的罪大恶极。充满安静与暴力的靖国神社,映射着“菊与刀”相融的日本人的性格。
靖国神社究竟供奉了哪些人
【中国新闻周刊网9月2日讯(记者秦悦)综合报道】靖国神社已有144年的历史,它是日本天皇唯一需要鞠躬的地方。从倒幕运动到甲午战争,再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那里共供奉了2466532名战死者,包括两位日本亲王,其中一位死于中国华北,一位死于中国台湾。被祭祀在靖国神社的不只有日本人,还有28000中国台湾人,二战中,他们或被迫、或自愿加入日军并战死,至今仍未魂归台湾。
靖国神社为何会供奉台湾人的牌位?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后,中国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当局对台湾民众进行了赤裸的殖民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下,产生了“台籍日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政府于1937年9月开始雇台湾人充当不具备正式军人身份的士兵。1942年1月,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日本兵员出现匮乏,当时的“台湾总督府”开始接受台湾人志愿从军的申请。据日本厚生省统计资料显示,自1937年到1945年为止,“台湾总督府”总共招募了军属12万名,从1942到1945年则征募了军人超过8万人;这20多万人中有3万人在战场上阵亡,比例高达15%。
被征召的台籍日本兵主要从事后勤工作,但也有人上阵杀敌。战后,26名台籍日军被盟军法庭以日本人身份判决死刑。事实上,日本政府对这些台籍日军并不信任,他们和真正的日本士兵也有着明显的差别待遇。所以,他们在为日本“效忠”的过程中又承受着在殖民者面前的劣等感。
1945年战争结束,当广大“台籍日军”随着台湾光复成为中国国民时,他们在战争中死去的2.8万名战友,却被送进靖国神社,被当作日本的神供奉起来,魂魄难归故土。
早在1979年,部分阵亡“台籍日军”的遗族就派出代表,抗议靖国神社,要求将先人灵位撤出。
多年来,台湾女“立委”高金素梅,作为被日本强征到南洋作战的“高砂义勇队”死亡家属代表,曾五次奔走日本,不断到靖国神社进行抗议提出要求书,要求靖国神社提出台湾出身的死亡者名单,并将台湾原住民灵位撤出靖国神社,但每次都无功而返。靖国神社里,那些身为中国人,却以日军身份战死的亡魂,何时能归回故土以得安息?
日本靖国神社内的甲级战犯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甲级战犯进行了审判。目前,有14名甲级战犯的灵位供奉在靖国神社中。
头号战犯--东条英机
东条英机是日本法西斯统治集团的魁首,是侵苏战争、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决策者之一。1935年,东条英机任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在“强化治安”的名义下以“剃刀效率”大批逮捕和屠杀中国东北抗日军民;“七七事变”中,他又率东条兵团侵入承德、张家口、大同等地。1940年至1941年,东条英机任陆军大臣,极力主张进一步扩大侵华战争和发动对苏战争。1941年10月,东条英机任内阁首相兼陆军大臣,大搞“东条独裁”,对内强化法西斯统治,对外扩大侵略战争。1941年12月8号,东条英机悍然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9月,东条英机作为日本头号战犯被捕,后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
土肥原贤二
土肥原贤二,日本陆军大将。从1913年开始,他在中国长达30余年的间谍特务生涯中,竭力从事分裂中国、侵略中国的罪恶活动。他参与策划了“九一八事变”,1931年底,劫持溥仪到东北拼凑伪满傀儡政权,致使东北沦陷长达14年。1935年6月,他逼迫国民党政府签署“秦土协定”,攫取了察哈尔大部主权。1935年10月,他策划了以分裂中国为主要目标的“华北自治运动”。“七七事变”后,他率日军第十四师团入侵中国。
1948年12月23号,侵华阴谋家土肥原贤二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
松井石根
松井石根,日本陆军大将。松井石根作为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有意纵容部队实行种种暴行,对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1937年8月,松井任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被屠杀的中国军民达30万以上。日军还对南京进行了大抢劫、大纵火,历史名城被毁了三分之一,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1948年12月23号,南京大屠杀的元凶松井石根在东京巢鸭监狱被执行绞刑。
木村兵太郎
木村兵太郎,日本陆军大将,曾长期在日本陆军从事野战兵器装备的开发与研制,是日本陆军的“炮兵专家”。1939年3月,木村兵太郎被任命为侵华日军第三十二师团师团长。1939年4月,他率领日军对我国鲁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并将2000多人关押到济南新华院集中营作苦力。此后,每年数以万计的中国劳工从这里被掳掠到东北和日本的矿区。1944年,木村兵太郎被派任驻缅甸方面军司令官,制造了“仰光大屠杀”,被称为“缅甸屠夫”。
日本投降后,这个杀人不眨眼的屠夫,被日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广田弘毅
广田弘毅,1933年任日本外务大臣,1936年任内阁大臣;1937年初参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决策,是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战争的主谋之一。
广田弘毅表面上主张实行所谓的“和平外交”,实质上是为军部对中国扩大侵略、独霸亚洲效力。日本战败后,广田弘毅是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的唯一文官甲级战犯。
板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日本陆军大将,曾任驻华日军参谋。1931年参与策划“九一八”事变,炮制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是制造“九一八”事变的主犯之一。1934年板垣征四郎任关东军副参谋长时制造了内蒙古“独立”和“绥远事件”。1936年到1937年,他先后担任关东军参谋长和第五师团师团长。1939年到1941年,他在中国担任日本派遣军总参谋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带领所属部队参加了太平洋战争。
1948年12月23号,“九一八”事变的主犯板垣征四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处以绞刑。
武藤章
武藤章,日本陆军,1937年担任侵华日军华中方面军副参谋长,12月协助松井石根攻占南京,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主谋之一。在日本的陆军省军务局局长的职位上,武藤章参加了共同计划和阴谋。从“七七事变”后提出扩大侵华战争的方针,到“八一三”事变后悍然策划杭州湾登陆,他都起了重要作用。1942年至1945年,武藤章先后任驻印尼苏门答腊日军第二守卫师师团长等职,这一期间,他对当地的平民进行屠杀,制造了“马尼拉大惨案”。战后,扩大侵华战争的“谋士”武藤章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
松冈洋右
松岗洋右,1900年毕业于美国俄勒冈大学,从1904年起进入日本外务省,历任日本驻中国、美国等国外交官,松岗洋右“九一八”事变前多次担任日本驻中国领事,竭力鼓吹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确保和死守满蒙生命线当然是天经地义、无可非议的,为日本侵华大造舆论。“九一八”事变后作为日本驻国际联盟的首席代表,为日本入侵中国东北辩护,1940年担任日本外相,参与缔结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三国同谋。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作为甲级战犯接受审判,1946年病死。
永野修身
永野修身,日本海军大将,“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他下令在上海制造“一.二八”事变,造成中国军民伤亡3.4万多人,五六十万人无家可归,1941年初他出任海军军令部总长,指示善本武士六制定海军南进计划,和偷袭珍珠港的具体方案,并竭尽全力协助东条英机指挥海军进犯东南亚国家,1941年12月他签署了偷袭美国珍珠港的作战命令。
1946年5月3号,他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为甲级战犯,1947年1月5号,他病死在美军医院逃避了正义的审判。
白鸟敏夫
白鸟敏夫,1914年进入了外务省,曾先后在日本驻香港、美国、中国和德国等地使馆任职,1930年白鸟敏夫就任外务省情报。“九一八”事变后,他伙同外务省书记官常森克和陆军省的林木真一等人主张日本退出国际联盟,支持在中国是东北建立傀儡政权。1938年他就任日本驻意大利大使。在任期间,他向日本政府,施加影响,力促日、德、意、三国同盟的结成。
1948年白鸟敏夫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1949年6月3号在服刑期间病死。
平沼骐一郎
平沼骐一郎,日本天皇制司法官僚的总代表,天皇的狂热追随者和布道师。他所创立的专职主义思想理论和专制主义司法制度,为日本的军国主义势力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制度保障。被称为日本法西斯教父。
平沼骐一郎1923年出任司法大臣,1939年1月平沼骐一郎组阁担任首相,不足8个月并下台,1940年至1941年任第二届,跻位内务大臣和国务大臣,日本投降后他于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1952年病死。
小矶国昭
小矶国昭,陆军大将,历任陆军省军务局长、陆军次官、第五师团团长、关东军参谋长等职。1942年小矶国昭出任驻朝鲜军司令官,他在朝鲜大力推行奴化教育,宣传朝鲜人与日本人同根同族,残酷镇压朝鲜人民的反抗行动。1944年7月小矶国昭继东条英机之后出任首相,在内外交困中,他于1945年辞去首相职务。战后,小矶国昭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1950年在狱中病死。
梅津美治郎
梅津美治郎,日本陆军。1911年从陆军大学毕业后历任日本驻德国、丹麦使馆武官,参谋本埠总务部长等职。1934年3月至1935年8月,他被任命为日本驻天津的驻屯军司令官。他迫使国民党政府同他签订了有损中国主权的“何梅协定”,攫取了河北和平津地区的大部主权。1939年至1944年6月,担任关东军司令官的梅津美治郎在中国东北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加紧对东北的经济掠夺与控制,对东北抗日联军实行大讨伐,给东北地区居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48年11月12号,他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无期徒刑,1949年病死。
东乡茂德
东乡茂德,1912年进入日本外务省,历任欧美局局长、欧亚局局长、驻德大使、驻苏大使等职。1939年5月至9月专门负责处理诺门坎事件与苏联达成停战协定。1941年10月至1942年9月,任东条英机内阁的外务大臣,参加太平洋战争的筹划和准备。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曾与其他人合作,指导太平洋战争及对华战争。1948年11月12号,他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有期徒刑20年,1950年7月于服刑期间病死。
哪些日本首相参拜过靖国神社
【中国新闻周刊网9月2日讯(记者秦悦)】从1951年吉田茂开始,日本各届首相几乎都曾到过靖国神社参拜,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他们都极力避开8月15日这一“战败日”敏感时间,并以私人身份前往。1975年,三木武夫首次在8月15日以私人身份参拜。此后首相及阁僚参拜情况逐渐增多,但在以“公职身份”还是“私人身份”问题上仍含糊其辞。
据日媒报道,考虑到与中国、韩国的紧张关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并没有在2013年8月15日当天参拜靖国神社。下面,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有哪些日本首相曾经参拜过靖国神社。
2013年4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以“内阁大臣”名义向靖国神社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祭品。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分别于2001年8月13日、2002年4月21日、2003年1月14日、2004年1月1日、2005年10月17日和2006年8月15日六次参拜靖国神社。
1996年7月29日,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以"内阁大臣"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参拜靖国神社。引起中国的强烈愤怒,认为中曾根率日本阁僚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是严重的政治问题。
1982年,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开始以“内阁大臣”的名义前往靖国神社祭祀和参拜。同年,日本政府把每年的日本无条件投降日8月15日定为“追悼战亡者、祈祷和平之日”,不仅导致中国和朝鲜等国的严厉指责,也引起日本在野党、群众团体及舆论界的不满和反对。
1975年8月15日,日本首相三木武夫在东京参拜靖国神社,开启了日本首相在“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之先例。
1951年10月,日本首相吉田茂成为战后第一个参拜靖国神社的首相。
神社之于日本民众
神社与日常生活
【中国新闻周刊网9月2日讯(记者秦悦)】尽管我们对日本靖国神社深恶痛绝,但毕竟它只是日本数万神社之一,它深具的军国主义色彩在其他神社身上并未显现太多,还有很多神社体现着日本文化与其宗教信仰的内涵,作为邻居,我们不妨了解一下日本的神社文化。
神社的起源
"神社"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周代的《墨子·明鬼》,意为"祭神的地方";"神宫"一词,始建于《十六国春秋》,意为"祭神的宫殿"。据研究表明,日本神社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住宅中的神灵祭祀场所(主要指天皇祭祀祖先神的社殿)演变而来,另一种是由郊外祭祀神灵的道场转变而来。
关于神社的社格,在日本平安中期的《延喜式》(由醍醐天皇命令藤原时平等人编纂的一套律令条文)中就明确地提出了官币社和国币社的地位。其中,官币社是接受神祇官(日本处理神道事务的官员)币帛的神社,国币社是指接受国司(日本古代地方一级行政单位令制国的行政官僚)币帛的神社。长历三年(1039)后朱雀天皇制定的法规中写出了全国最重要的二十二社:伊势、石清水、贺茂、松尾、平野、稻荷、春日、大原野、大神、石上、大和、广濑、龙田、住吉、日吉、梅宫、吉田、广田、祗园、北野、丹生、贵船。
所以,即使是神社,也是有所区分、呈现等级的。与皇室渊源深厚的称为"神宫",以地区信仰为核心的称为"大社"(如出云大社、春日大社等),一般的则称为"神社"。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大神宫"、"宫"、"社"的称呼。战后,神社脱离国家管理,社格制度也被废止,所以现代不存在社格。
神社建筑中最古老的类型要数继承奈良时代的样式及手法的伊势神宫。随后受佛教样式的影响,出现了春日大社之类的在外围建造回廊和楼门的神社。日本全国最出类拔萃且分布最广的要数流造,其次是春日造。一般而言,称为大社的神社都拥有各自固有的样式,而且据说在各地周边就分布着各种样式的神社。
神社,可以说是日本人寄托精神信仰之地,如今,日本数万大大小小供奉着不同神灵的神社,遍布日本诸岛,大到占据整座山头,小到街头巷尾的一座石龛,五花八门。日本的神社也不仅仅是祭祀往昔"英灵"的地方,它至今仍然与民间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神社与民间信仰
明治维新前因佛教盛行,神道教只处于依附地位。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为了巩固王权,将神道教尊为国教,是为国家神道,成为明治政府教导百姓忠贞爱国、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
一般时候,人们参拜神社以表示对神的尊敬,并祈求祝福。在特殊的日子里更会有很多人去神社参拜,比如:新年、日本儿童节以及其他节日等。根据日本传统,新人们会在神社里举行婚礼;新生儿出生几天后也会被带到神社去祈福。
日本的神社民间信仰与中国的庙宇民间信仰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中国的庙宇信仰,是以祖宗崇拜为基础的,所以不管是祭拜妈祖、关公、财神,还是玉皇大帝,信奉的对象都是人格化的神。而日本的神社信仰,是以万物有灵论为基础,拜的是神灵化的万物。从高山、大树、奇石、瀑布、海洋、田地、太阳、火、雷、各种动物到祖先的神灵,都可以成为祭祀崇拜的对象,所以,日本的神道教有"八百万神"之说。
人们到神社去,一般是先在神社前的水池边用一个长柄木勺净手,然后到屋脊两边翘起的神社拜殿前,往带木条格的善款箱里扔点零钱,把手拍几下,合十祈祷。有的拜殿前还挂有很粗的麻绳,祈祷者摇动几下,撞得麻绳上的风铃发出响声。祈祷者除了上了年龄的老者,也有不少情侣祈祷终身幸福。神社的拜殿里,看不见祭拜的对象,各个神社最典型的标志物,就是"鸟居"。"鸟居"是一种木制的门型牌坊,造型很简练,在神道里象征着神界和人界的划分,走过鸟居,就是进入了神界。
神社与日常生活
据资料表明,各种神社的活动据说一个地区一年最少举办一次,这种文化习惯已经传承了上百年。庆典上各个神社都会把自己的镇社之宝--神龛请出来。神龛有点像中国戴元顶盖的香炉,很讲究,戴金挂银,有龙有凤,有各种神灵的造型,特别精致。神龛大小不一,重量也不一样,重的有几吨,轻的也有几百公斤,还有供儿童用的几十公斤的。大多数的神龛都是由人来抬的,在抬神龛的人群中很难找到年老者,大多是较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为了避免踩伤,大家穿着五指软底袜子,这样也不容易摔倒。因为他们不仅仅是抬着走,还要配合指挥做着高低起伏、左右摇摆的高难动作,有点像中国的舞龙。最热闹的要数八月的深川八藩祭,人们抬着神龛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东京,在几个繁华街上巡游,街上人山人海,各支队伍喊着号子,竞相比着技艺,人群中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这时,旁观的游人不时向巡游队伍泼水,也因此使这个祭奠获得"泼水节"的称号。各地神社举办着各种各样的神事,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据说,每年11月15日是日本的"七五三"节,这一天父母要带着七岁、三岁的女孩和三岁、五岁的男孩到神社去祈愿,为孩子讨个平安福运;日本人结婚,多到神社举行婚礼;有病,有灾,也多到神社占卜;兴建土木、自家盖房也到神社请神主保佑;日本人很务实,遇到了烦心事,考大学,找工作,恋爱,结婚,也都到神社去抽签,如果得了上上签,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感觉心安理得;即使求的不是上上签,认为只要系在树上便可免去灾祸。
总之,日本人认为只要去了神社,求了神便可以保身、保平安,所以与神社有千丝万缕的,割不断、切不断的利害关系。参拜神社很现实,就是为祈求神主保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神道与神社,已经渗透到日本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日本人与神社有着不解之缘。
猜你感兴趣:
1.日本神社参拜礼仪
2.日本神社参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