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世界历史>其它历史知识>

辛酉政变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睿柠分享

  辛酉政变是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死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辛酉政变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慈禧)

  辛酉政变的历史背景揭秘

  辛酉政变是咸丰帝去世之后慈禧与恭亲王联合起来发动的政变,他们的目的就是要除去咸丰帝安排的几位顾命大臣,于是才发生了这次的辛酉政变。然而这次事变终究能够爆发和辛酉政变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那么辛酉政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呢?

  关于辛酉政变的历史背景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起。在鸦片战争爆发的时候,英法不断的向北京入侵,整个北京城都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在这种情况下咸丰帝带着自己的皇后、太后和一些亲近的大臣到了热河等地逃亡,但是那时候恭亲王和这些大臣有些不合,他手里又没有掌握多少实权,于是便被大臣们排挤、打击,将他留在了北京和英法周旋,并且签下来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件事让恭亲王对咸丰帝和这些大臣都有些不满,只不过是暂时没有别的方式发泄而已。

  另外辛酉政变的历史背景中还有着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咸丰帝去世之后载淳登上了王位,然而载淳那时候才只有六岁,几乎什么都不懂,于是咸丰帝还设立了八位顾命大臣。慈禧也被封为了皇太后,刚登上皇太后的位置就开始想要总揽大权,先让人建议皇帝幼小所以想要两位太后职掌权威,其实这只是慈禧想要掌权的一个信号而已。然而那八位顾命大臣却并不同意,尽管慈禧用尽了办法可以依旧不能将权力掌握到自己手中,这才想要和恭亲王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就是有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历史背景辛酉政变才会最终发生。

  辛酉政变的过程介绍

  辛酉政变发生在咸丰皇帝逝世后不久,咸丰皇帝死之前做了几件事为这次政变埋下了伏笔,首先,他立慈禧的儿子,也就是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咸丰皇帝虽然好色,在朝政上也并没有什么建树,但是他是善良的。

  咸丰皇帝没有效仿前朝杀母留子的做法杀掉慈禧,而是分别授予两宫太后两个印章,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还封了八个大臣来辅佐太子。8个大臣与两个皇太后之间的矛盾因为皇帝年龄小,政治上的决策需要两方磨合,磨合不了,矛盾叠加,愈演愈烈。

  咸丰皇帝去世之后,皇帝的臣子与妃子、皇后都要有一个礼仪,与如今的奔丧类似,地点在承德避暑山庄,但是两个太后深知,如果现在不抢先一步,那么他们的性命就将结束,因此,他们联合恭亲王奕欣,借口皇帝尚小,需要早日回京为由,抄小道提前回京谋划政变。后来由于天降雨,大部队晚于太后的行程四天,三十日,发动政变,八大臣被判有罪,至此,辛酉政变的过程结束。

  辛酉政变的过程中,恭亲王奕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以奔丧的借口,多次请求才得以面见皇太后,商定事宜,并先一步回京笼络驻扎在北京、天津一代的部队,为辛酉政变过程的推进做好了一切准备。辛酉政变之后,恭亲王奕欣在朝中担任要职,载淳登基后,皇太后垂帘听政,不久,慈禧就走上权力巅峰。

  辛酉政变的最后结果

  在中国有非常明确的记载说到过辛酉政变,辛酉政变在中国历史上是比较有知名度的一次政治变革,那么辛酉政变的结果是什么呢?

  辛酉政治变革和其他非常多的政治变革一样,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夺取江山的统治权,但是它又有一点和我们一般见到的政治变革不太一样,那就是他的发起人是两个女人,所以辛酉政变的结果也和这两个女人有关。

  这两个女性人物在中国的历史上是非常有知名度的,他们就是慈禧和慈安,这两个女人在当时的朝廷上是非常有地位的,所以当这一次政治变革发生之后,朝廷上的一些重臣们都非常的失望,他们本来是非常反对辛酉政变的,也是非常反对慈禧和慈安的处事方式的,但是由于军权和政权的相继丢失,他们已经没有办法挽回了,所以他们只好放弃挣扎。

  其实辛酉政变虽然对于慈禧和慈安来说,可以算作一次比较成功的政治变革,但是对于那些军机大臣和百姓来说,这一次政变绝对是一次非常难以令人接受的政变。因为辛酉政变带来了非常多不能够被忽略结果,这些结果在某种意义上个来说是对中国的发展非常不利的,因为从那以后慈禧就开始掌握全部的政治权利,甚至还私下里和侵略者相互勾结,还背着人民签订了非常多对百姓来说非常不好的条约,所以百姓对她的评价是非常不好的,由此可知人们对于辛酉政变的评价是非常不好的,因为辛酉政变为中国带来了很多严重的后果。
猜你感兴趣

1.慈禧和奕䜣到底是什么关系

2.世界上最大的宫殿是哪个

3.恭亲王奕訢的历史评价

4.中国最后一位公主是谁

5.中国十大宦官

6.北京条约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