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事件>

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家有哪些_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家有谁

炀炀分享

  欧洲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资源是我国学界目前讨论死刑存废的主要知识依据。概括起来,启蒙思想家的死刑正义观主要包括从社会契约论、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家,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家一:伏尔泰

  伏尔泰,1694年11月21日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

  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法律公证人,母亲来自普瓦图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伏尔泰在三兄弟中排行最末。伏尔泰先后在巴黎耶稣会和路易大帝高中(Collège Louis-le-Grand)接受教育。据说伏尔泰非常聪明,3岁能够背诵文学名著,12岁能够作诗。在高中时代,伏尔泰便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后来更通晓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英语。1711年至1713年间攻读法律。投身文学之前,伏尔泰还为法国驻荷兰大使当过秘书,并与一名法国女子堕入爱河。两人私奔的计划被伏尔泰的父亲发现,被迫回国。

  事实上,伏尔泰在高中毕业后便有从文的愿望,但他的父亲希望他读法律。伏尔泰假装在巴黎为一名律师担任助手,实际上大多数时间用在创作讽刺诗上。这件事很快被他父亲发现,将他送到外省(巴黎地区之外的地方)读法律。然而,伏尔泰坚持写作论文和作不太讲究考证的历史研究。伏尔泰的智慧很快就使他受不少贵族家庭的欢迎。伏尔泰的早期文学作品对王室及天主教会进行辛辣的讽刺,结果是多次的入狱及流亡。1717年,他因写讽刺诗影射宫廷的淫乱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了11个月。在狱中,伏尔泰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剧本:关于路易十五的摄政,菲利普二世(奥尔良公爵)的《俄狄浦斯王》(?dipe)。这部作品中,他首次使用了“伏尔泰”作为笔名,这来自他在法国南部的故乡一座城堡的名字。出狱不久,剧本在巴黎上演,使他在文学界大露头角。1726年,伏尔泰因遭诬告再次入狱,出狱后,伏尔泰被驱逐出境,流亡英国。

  伏尔泰在英国流亡期间 (1726年-1728年) 对当地的政治、社会、宗教、科学等状况非常感兴趣。他详细考察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深入研究了洛克的哲学著作和牛顿的科学成果,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

  回国后,伏尔泰发表了《英国书信集》 (英语:Letters Concerning the English Nation,法文:Lettres philosophiques sur les Anglais) ,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成就,抨击法国的专制政体。书信集出版后即被查禁,巴黎法院下令逮捕作者。他逃至女友夏特莱侯爵夫人 在西雷村的庄园,隐居14年。这期间他一度被宫廷任命为史官,并于1746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伏尔泰结束流亡回到法国以后不久便开始与夏特莱侯爵夫人(Marquise du Chatelet, Gabrielle émilie le Tonnelier de Breteuil)长达十五年的爱情关系。除了哲学上的讨论以外,他们在同居处设立物理实验室,一起研读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并且夏特莱侯爵夫人是最早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拉丁文翻译成法文的人。

  1749年,夏特莱侯爵夫人 逝世。1750年,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的伏尔泰应当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腓特烈大帝)邀请到柏林,得到了一个不错的职位,la clef de chambellan以及很好的待遇。他作为一名哲学家,与法语说的近乎完美的国王建立了友谊。但是这两位朋友没有能够长时间地互相包容对方的主要特点,前者拥有高超的智力与犀利的性格,后者喜怒无常,习惯于别人的唯命是从。分歧的扩大不可避免,并且在1753年,伏尔泰与Maupertuis发生争吵,后者支持国王。这一事件导致了他与国王关系的破裂,并促使他离开普鲁士。他在居留柏林时期最重要的出版著作是《路易十四的世纪》(LE SIECLE DE LOUIS XIV)。

  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家二:孟德斯鸠

  夏尔·德·塞孔达·孟德斯鸠男爵(Charles de Secondat, Baron de Montesquieu,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是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社会学家,是西方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的奠基人。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其影响却相当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其代表作有《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等。

  孟德斯鸠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不仅是18 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还是近代欧洲国家比较早的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

  他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却影响广泛,尤其是《论法的精神》这部集大成的著作,奠定了近代西方政治与法律理论发展的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东方政治与法律文化的看法。他的作品还有《波斯人信札》和《罗马盛衰原因论》。

  1689 年1 月18 日,孟德斯鸠在法国波尔多附近的拉布雷特庄园出生,他自幼受过良好教育。19 岁便获得了法学学士学位,出任律师,25 岁开始担任波尔多法院顾问。博学多才的孟德斯鸠,对法学、史学、哲学和自然科学都有很深的造诣,没多久便继承了他祖父、伯父一直担任的职务—波尔多法院院长,并获得男爵封号。

  之后他迁居巴黎,专心于写作和研究。同时,也漫游了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国待了两年多,考察了英国的政治制度,认真学习了早期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还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45 岁时,孟德斯鸠发表了《罗马盛衰原因论》一书,借古罗马的历史资料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之前,他曾化名“波尔·马多”

  发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这部书同样是通过两个波斯人漫游法国的故事,揭露和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罪恶,用讽刺的笔调勾画出法国上流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在当时受到了普遍欢迎。

  孟德斯鸠的学术造诣很深,最重要、影响最大的著作,是1748年在日内瓦出版的《论法的精神》。在这部巨著中,他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哲学和社会政治学说。

  除了在学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孟德斯鸠还得到了很高的荣誉。

  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家三:卢梭

  让-雅克·卢梭(法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1778年7月2日在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Ermenonville)去世。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多部作品。代表作品有《社会契约论》、《论科学与艺术》。

  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他发明了与传统君主专制对立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还开创了从人的情感角度出发推断人类范围以外事实的思想体系。卢梭之后,自称改革家的人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追随洛克,另一派就一直追随卢梭。

  生于日内瓦的卢梭,全名为让- 雅克·卢梭,父亲是一个钟表匠,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之后,父亲也被放逐,离开了日内瓦。孤苦伶仃的卢梭是跟着姑母长大的,从小受的是正统加尔文派教育。12 岁时,卢梭停止了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开始在很多行业当学徒,但对于这些行业,他没有不憎恨的。

  16 岁时,他离家出走,独自一人到了萨瓦。当时,他没有经济来源,衣食无着,只好来到一个天主教神甫家里,撒谎说他要改宗。

  后来,他在都灵的一个公教要理授讲所正式举行了改宗仪式。其间,还发生了几段浪漫趣事。

  卢梭曾受到一名美丽贵妇—德·华伦夫人的接济,他在她家中住了将近十年。德·华伦夫人成为他情妇的同时,还是他的义母……1743 年,在另一位贵妇的帮助下,卢梭成为了当时法国驻威尼斯大使的秘书。两年后他开始同旅馆中的佣人黛蕾丝·勒·瓦色同居。

  两人一共育有5 个孩子,却一直到卢梭56 岁时才得以完婚。

  1760 年,卢梭迎来了生命中的作品多产期,这一年他出版了小说《新爱洛绮斯》,两年后,出版了《爱弥儿》和《社会契约论》。

  这两本书给他带来了名气的同时,也让他陷入了困境。因为他同时惹怒了新旧两教,最后不得不离开法国。

  之后的几年里,卢梭颠沛流离,因休谟曾说过愿为他效劳,所以他决定前往英国。在英国生活的最初阶段,卢梭非常得志,他整日与休谟见面,但他却患上了被害妄想症,把休谟当成了要害他的人,这种精神病最终将他逼疯。

  在一些领域内,卢梭的地位非常重要。他在哲学方面的学说主要分为两部分:神学与政治学。

  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他认为在理性与感性中选择感性,这不是一种进步。在实际中,若是理性与宗教是在一起的,谁也不会抛弃理性选择感性,但在卢梭所处的时期,理性是与宗教对立的。

  在政治学上,卢梭主张自由平等,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坚持社会契约论;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并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和暴政。

看过“文艺复兴启蒙思想家”的人还看了:

1.西方哲学

2.清华四大国学大师

3.励志长的语录

4.爱弥儿读书随笔

5.没有天赋但坚持的名人励志故事

6.30本人生必读的励志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