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事件>

文艺复兴四大音乐家是谁_文艺复兴四大音乐家有哪些

炀炀分享

  音乐家传记电影是艺术家传记电影中的一个分支。因为在所有艺术门类中,音乐是最能被大众所接受和广为流传的艺术,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文艺复兴四大音乐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艺复兴四大音乐家一:尼古拉

  1953年生于 法国圣 克罗德。

  10岁左右,他开始向吉他大师葛西亚学习吉他,16岁时,安吉利斯加入一个法国最具潜力的演奏家所组成的乐园,18岁时,他的弹奏技巧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并替当时许多知名流行乐歌手伴奏,之后,安吉利斯得到达芬唱片公司的赏识,他们邀请他在理查·克莱得曼的专辑唱片中演出。由于他的不凡表现,最终成为达芬唱片的专属音乐家。

  1981年,尼古拉·德·安吉利斯出版了他的第一张单曲LP唱片《安娜小笺》,唱片销量在短短的几周之内很快达到金唱片的纪录,这也为他以后的成功铺平了道路。时至今日,尼古拉·德·安吉利斯仍然被认为是法国浪漫主义吉他的英雄。他了开创一种属于他自己的音乐风格。成为一个受大家喜爱的音乐大师。

  安捷罗斯在中国拥有较多的听众,80年代末,天津音像公司出版了尼古拉·德·安吉利斯的吉他专辑《人们的梦》,一时间迅速风靡全国,成为当时吉他青年们的必修曲目。也是我最早听过的轻音乐。

  安吉利斯的作品带有深厚的古典风格,并且融有多种音乐表现技巧,美婉浪漫的旋律,充满了诗的意境,如春风雨露一样,曾滋润着那个年代人们纯情的梦。

  也是我学生时代一听钟情的音乐,陶醉在那优美的旋律当中,你会感觉一切的烦恼忧伤顷刻间便烟消云散,生活依然是那样的美好。

  1981年发表了真正成名之作《镜中的安娜》,其影响迅速从法国波及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 镜中的安娜》本应译作《 安娜小笺(Quelques Notes Pour Anna)》,

  但人们似乎更喜爱这个也许是当初引进版的误译,有着凄迷的意境:

  “镜中的安娜,永远的安娜”!

  《 人们的梦》整张专辑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向往。美婉浪漫的旋律,充满了诗的意境,滋润着人们纯情的梦。《悲伤的西班牙》曲如其名,奔放的节奏透出浪漫和伤感;《旅途》微微地含有一种无形的忧愁感;《梦之果》略含悲伤之意,往往令人回忆起自己人生的一段悲感。无论是安捷罗斯的演奏,还是乐队的伴奏,都让人回味无穷。所以说这是一张脍炙人口的经典吉他曲佳品,值得收藏

  文艺复兴四大音乐家二:蒙特威尔第

  音乐史上第一位能在今日国际乐坛享有令誉的作曲家,当属蒙特威尔第。他是意大利作曲家,对歌剧、和声学、交响乐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他的歌剧被认为是历史上的第一批歌剧,包括《奥菲欧》(L'Orfeo)、《坦克雷与克罗伦达之战》、《尤里适斯回国》、《朴比的加冕》。而其他很多作品已经遗失。除歌剧以外他还写了超过250首牧歌、2套尊主颂以及其他很多声乐作品,但是他从未写过纯乐器作品。虽然在今天基于实际需要,他的音乐风味听起来与三百年前曼多瓦或威尼斯爱乐者耳中所听到的实况,有了很大的差距,但是却又仿佛能永远契合于现代人的心灵。自古以来,非但音调已经改观了,甚至蒙泰韦尔迪在世时所惯用的乐器到今日亦不见其原始风貌。虽然如此,他的音乐听来仍然激越、聪灵,富含人性。这是一种大胆的音乐,背后更有蒙泰韦尔迪卓尔不凡的创作技巧烘托着。从许多方面来看,蒙特威尔第的歌剧甚至比瓦格纳或普契尼的作品更符合现代人对歌剧的概念。就我们的观点来说,出现于蒙特威尔第之前的音乐,甚少具有斐然的个人风味,唯独蒙特威尔第在这方面显得出类拔萃。他那强而有力、风味盎然,又能将心境表达淋漓的声音,藉着清晰直接的方式,赞颂著人生的喜怒哀乐。

  文艺复兴四大音乐家三:布艮第乐派

  安托万·比努瓦(Anthoine Busnois,?-1492),法国作曲家,奥克冈的学生,早期尼德兰乐派之首,1467年起任勃艮第查理的宫廷乐师。

  佛莱芒乐派(Flemish School)是15世纪中叶至16世纪继布艮第乐派后的一个音乐流派。由于这个乐派的音乐家大都来自尼德兰的佛莱芒地区(法国北部、荷兰与比利时南部),因而被称为“佛莱芒乐派”。佛莱芒乐派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重要乐派(有音乐史家把“布艮第”乐派称为尼德兰第一乐派,称“佛莱芒乐派”为尼德兰第二、第三乐派)。这个乐派中包含了众多的卓越音乐家,许多人在音乐史上都是有影响的作曲家。由于佛莱芒乐派的作曲家很少留在本国,而是移居他国,并在那里享有很高的地位,所以佛莱芒乐派影响了除法国、荷兰、比利时之外的德国、奥地利、意大利、英格兰、西班牙、波兰和匈牙利的整个欧洲范围,是一个真正的国际乐派。

  佛莱芒乐派大师们很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一种新的复调风格。它的特征是:在音乐观念中,所有声部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随着布艮第乐派的有伴奏的复调歌曲渐渐消失,无伴奏的复调合唱作品开始出现。这种无伴奏合唱不对任何一个声部有所偏爱,每个声部同等重要。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风格变化。从此以后,每个声部都是同一音乐作品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新的复调音乐摆脱了老式哥特经文歌的严格的节奏结构。随着音乐织体的丰满,音响也从晚期的布艮第乐派的柔弱变得富有阳刚之气。

  弥撒曲和经文歌仍是这一乐派浩瀚作品中的精华。早期的创作者以奥奇根、奥布雷赫特、若斯坎为代表,后期则以贡贝尔、克莱门斯、魏拉尔特为代表。

  文艺复兴四大音乐家三:佛兰芒乐派

  进入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音乐得到空前发展。15世纪20年代中期,法国北部、比利时和荷兰南部,出现了那一时代最重要的音乐流派———佛兰芒乐派。这一乐派后来以法国为中心,遍及整个欧洲,持续一百五十多年之久。

  佛兰芒乐派经历了三代作曲家,每一代在音乐风格上都不尽相同。第一代的贡献在于将哥特时代的复调发展到顶峰,奥克冈(Ockeghem,约1410-约1497)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被称为真正的佛兰芒人。他的《Mi-Mi弥撒曲》和《安魂曲》等作品,比哥特晚期风格在织体上要更丰满厚实,在声音上要更丰富而均匀。

  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入,第二代佛兰芒作曲家的音乐变得更加人性化,这一时期的若斯坎·德普雷(JosquinDespres,约1440-1521),被看做音乐史上第一位个性完美的作曲家。他曾从师奥克冈,音乐风格明晰和谐,旋律恬静优美,名作包括《“唱吧,我的舌”弥撒曲》、《“武士歌”弥撒曲》、为他的老师而作的《献给奥克冈的挽歌》。

  在文艺复兴鼎盛时期,拉絮斯(Lassuso,1532-1594)成为第三代佛兰芒作曲家中最有个性的一位,他融合当时法、意、德等各地音乐风格,将激情与柔情,辉煌的色彩与优美的恬静,神秘感与幽默感糅合于一体。《“圣坛钟声”弥撒曲》最能代表其风格,堪称最迷人的佛兰芒弥撒曲,而所作《七首忏悔诗篇》及《耶利米哀歌》也皆为精品之作。

  除宗教作品,拉絮斯还创作了大量世俗音乐,其中包括著名的牧歌《可爱的女士玛托娜》,它实际上是一首意大利牧歌,歌中辛辣讽刺了16世纪占领意大利领土的德国士兵。而法国牧歌现在通常翻译作“尚松”,最著名的一首是雅内坎(Jannequin,约1475-1560)创作的《鸟之歌》,歌中要求歌者以嗓音模仿多种鸟鸣,活泼俏皮,妙趣横生。

看过“文艺复兴四大音乐家”的人还看了:

1.关于音乐名言格言

2.巴赫马太受难曲简介

3.初三历史上册知识点:文艺复兴

4.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是怎样的

5.文艺复兴的意义和产生原因

6.浅谈欧洲古典音乐论文

7.文艺复兴三杰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