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英国历史事件>

18世纪工业革命是什么_18世纪工业革命介绍

炀炀分享

  18世纪英国社会时尚特别是服装时尚的变化,造就了棉纺织品日益广大的消费市场;当时英国棉纺织业技术落后、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18世纪工业革命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8世纪工业革命背景

  疯狂的殖民地掠夺与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了巨额的货币资本,从而为工业革命累积了财力上的准备。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继续了近三个世纪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廉价的劳动力。并且,英国过去是以国王名义借债,来弥补宫廷财政运转的不足。1694年,英格兰国家银行的成立,标志着由国王债务制度过渡到国家债务制度,这从另一条渠道为工业革命积累了资金。 英国政府大力开拓海外殖民地,积极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为本国工商业寻找海外市场。与此同时,还把从各个渠道聚敛来的财富,绝大部分都用作生产性投资,以转换为再生产的资本。

  而法国却把资金都用来维持费用浩大的军队和宫廷享乐,西班牙更是把海外贸易盘剥来的巨额财富,用来购买国外廉价的商品,结果冲击了本国的市场。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就是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此外,英国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还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 早在十五世纪,英国半农半工的农村家庭手工业就非常普遍,最初主要是毛纺织业。这种家庭的毛纺织手工业,后来随着农民的贫富分化,而发生了改变。很多家庭手工业者变成了为商人进行原料加工的雇佣劳动者。于是,呢绒商人们逐渐把单独的家庭手工业联系起来,便形成了毛纺织业的手工工场。这种手工工场有分散的和集中的两种形式。 在十六世纪时,分散的手工工场占主要地位。随着圈地运动而使丧失土地的农民日益增多,由大商人所创办的集中的手工工场便逐渐发展起来,达到了雇佣一千名以上工人的规模。

  到十七世纪时,雇佣几百名工人的手工工场已经非常普遍了。这些手工工场并不限于毛纺织业,在采矿、冶金、制盐、造纸、玻璃、制硝、啤酒等部门,都建立起很大的手工工场。 英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且还表现为技术上的巨大进步。英国手工工场在生产技术方面的进步,与欧洲大陆上的大量工匠迁居英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世纪末期,法国与尼德兰等国在手工业技术方面,特别是丝织业技术方面,都比英国进步,拥有很多技术熟练的工匠。但是不断发生宗教战争,迫使许多信奉新教的熟练工匠逃亡到英国避难。 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西班牙镇压尼德兰革命时,也有大批尼德兰工匠逃往英国,从此以后就在英国东部地区定居下来。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允许这些工匠定居下来,条件是每一户外来工匠必须负责培养一名英国学徒。这些技术熟练的工匠涌入英国后,对于改良和革新英国的手工业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且使英国新建了一些过去没有过的工业部门。英国的染织业¸制糖业¸陶瓷业的发达,就是同尼德兰工匠的贡献分不开的。 在十七世纪以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棉纺织业发展得尤其迅速。十八世纪初,运到英国加工的棉花只有一百万磅,但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资本家为了追求越来越多的利润,除了增加工人以扩大生产规模外,迫切希望改革生产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1733年,机械师约翰·凯伊发明飞梭。凯伊发明飞梭以后,一个织布工人可以做过去两个工人的工作,使效率提高了一倍。后来, 凯伊的儿子又加以改进,发明了上下自动的杼箱,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织布能力更为提高。由于织布效率提高,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纱荒。 由于棉纱供应不足,出现了纺与织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有些棉布工厂因缺纱而停产。棉纱价格猛烈上涨,接着纺纱工人的工资也提高了。这种情况,对于追逐利润的资本家来说,是不能忍受的。为了解决棉纱不足的问题,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措施。1761年,英国“艺术与工业奖励协会”两次悬赏,征求新式纺纱机的发明。 1764年,兰开夏郡内的詹姆士·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棉纺织技术上一个巨大的飞跃,使棉纱的产量迅速提高,引起了纺织业的一系列变化,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因为棉纱生产成本的减少,也就使布匹的价格随之降低,从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这样就需要更多的织布工人。

  由于织工工资跟着棉布需求量的增长而提高,就使得原来兼营农业的织工逐渐抛弃农业,成为专靠工资收入的工薪阶层。同时,珍妮机的使用排挤了旧式纺车,使那些买不起珍妮机的原来从事家庭手工业的纺工也放弃农业,到拥有珍妮机的人那里去工作,从而成为雇佣工人。纺工和织工放弃的土地就为农业资本家所收买,小自耕农无力与资本主义大农场竞争,他们逐渐受到排挤而破产之后,也就沦落为农业或者工业中的无产者了。 珍妮纺纱机虽然大大提高了棉纱产量,但纺出的纱不结实,细而易断。由于珍妮机带动的沙锭日益增多,却需要手工来摇转纺轮,这样就使人力越来越难以胜任。于是,便需要在质量和动力方面加以改进。1769年,钟表匠理查德·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种机器用水力推动,机器上安装着许多滚轴,旋转很快,纺出的纱质地坚韧。 由于水力纺纱机体积大,又必须设置在可以利用水力的地方,因此,它就不能象旧式纺车或珍妮机那样安装在家庭内,而必须建立厂房,集中工人进行生产。这样,就为工厂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了第一个棉纺厂,成为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主。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线虽然结实,但是很粗糙。因此,还需要继续进行技术革新,以提高棉纱的质量。 1779年,工人赛米尔·克隆普顿发明了骡机。骡机综合珍妮纺纱机与水力纺纱机的优点,纺出来的棉纱既结实又精细。此外,还提高了纺纱的效率,最初,骡机带动二三十个纱锭,后来随着机器的改进逐渐增加,到十八世纪末,已经有了能够带动四百个纱锭的纺纱机了。自从骡机发明与广泛应用以后,集中从事生产的纺纱工厂迅速增加起来。 棉纱产量的大幅度增加,把织布抛到了后面,于是,纺与织之间又出现新的脱节现象。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改良织布机。1785年,牧师埃德门特·卡特莱特发明了用水力推动的织布机。但是,这种机器非常呆笨,销路不广。

  后来,经过拉德克利夫、霍洛克斯等人的改进,这种织布机才日益完善,逐渐推广应用。 1803年,拉德克利夫还发明了一种整布机,霍洛克斯又发明铁制的织布机器。经过改进的自动织布机,比手工织布提高了四十倍的效率。棉纺织业机器的使用又引发了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业部门实现了机械化,一个新的课题又摆在人们面前,这就是动力问题。 众所周知,水烧热了之后就膨胀为水蒸汽。事实上,这个道理人们在很早就知道了。约在公元前二世纪末,亚历山大里亚的赫罗,就认识到蒸汽的动力作用。在他的著作中,记载了他曾经制造过一种利用水蒸汽旋转的玩具。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尝试过设计一种利用蒸汽开动大炮的图纸。然而,为了工业的目的把蒸汽用来作为动力的试验,则是从近代才开始的。

  工业革命前的全球市场

  弗兰克在1998年绘制了一张1400年至1800 年的全球贸易路线图。我们将围绕这张图展开对全球市场的描述。

  (一)欧亚大陆市场

  欧亚大陆很早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独立经济单元,大陆两端的经济联系和技术传播至少在公元前就已经存在了,古代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联系在一起,构成全球市场的最早雏形。19世纪末德国的地理学家李希德?霍芬在中国的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考察时,看到从东面来的商队,便想这是否就是古代运送丝织品的通道呢?他在其所著的《中国》一书的第一卷中第一次将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此后这一称谓便被广泛地用于泛指古代连接东西方两个世界的贸易之路。丝绸之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陆路和海路两条。陆路又可分为沿中亚、天山以北草原的草原之路和沿天山以南的绿洲之路两条,其中,绿洲丝路又分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的西域北路和南缘的西域南路。海路则指从中国南部经印度、波斯湾抵达红海。

  在全球市场发展的早期,东西方经济发展水平并无明显的差异,这一点可以从人口增长对比中看出。表1显示,在公元1000年左右,欧亚大陆的两侧,欧洲和中国的人口分别为4200万人和7000万人,两个地区的面积相差不多,表明人口密度也相差不多。1000-1300年间,欧洲的人口增长还略微高于中国。欧洲人口在1300年时达到7300万人,300年间增长了74%,而中国同期的人口增长仅为41%(达到近1亿人)。这种增长的差异很可能是由于欧洲人口基数小,这一时期又恰好处于战后恢复期的缘故。

  从14世纪开始,欧亚大陆两端的经济开始出现明显的差异。在欧洲,由蒙古人人侵带来的鼠疫病毒引发大规模的黑死病灾疫,人口规模在14世纪末反倒比13世纪末下降了近40%;而同期的中国,由于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统一的市场,继续保持了平稳的人口增长率。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开始加速(见图2),百年增长率从13—16 世纪非常稳定的11%—13%的增长率迅速加速到超过40%,18世纪的增长率更是达到57%。

  在1300年时,中国和欧洲的总人口相差不多,分别为9900万人和7300万人,但在随后的400多年中,中国保持了稳定的政治局势,而欧洲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在遭受战乱和瘟疫的侵扰。完全不同的生存环境造成欧亚大陆两端的人口密度在18世纪初期已经相差悬殊,中国的人口规模是欧洲的两倍左右。Kremer(1993)的模型很好地预测了人口规模带来的影响:人口越多,进行发明创造的人越多,技术进步也就越快。中国拥有的庞大人口基数和连续的人口增长使中国能够在斯密增长模型中保持较长时间的技术优势。中国在瓷器、棉、纺织品、丝绸的欧亚贸易中,长期居于垄断地位。

  中国所拥有的技术优势在Zumdorfer (2004)描述的棉纺织贸易中得到很好的体现。中国在棉纺织业上属于后来者,棉花种植是经由丝绸之路从印度传人中国的。由于棉花与中国原有织物丝绸构成竞争,因此直到宋朝(960-1279年油于向辽、金交纳岁币引起丝绸紧缺,才开始在全国逐渐推广种植。明代以前,中国的棉纺织物基本只用于国内的消费,与国外织物并无明显的比较优势。但到18世纪,产于松江府的本色棉布由于其精湛的品质成为欧亚贸易中的重要出口商品。

  中国的人口优势和技术优势使中国产品几乎具有全面的比较优势,这意味着,中国的贸易对手们都渴望得到中国商品,却拿不出让中国人心动的对价商品作为交换。那么欧亚大陆的贸易如何开展呢?从明朝开始,中国经济进入白银化时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意味着中国国内需要大量白银作为媒介,欧亚大陆的贸易因此找到了新的平衡——中国向欧洲提供制造品,而欧洲向中国提供白银。但是,欧洲并不是白银的富产地,欧亚大陆内部的这种贸易模式无法维持长期平衡。这时,美洲加入贸易网使全球市场进入了新的贸易模式。

  (二)美洲加入全球市场与三角贸易模式

  哥伦布1492年的航海活动将美洲拉入业已存在的全球贸易体系。当两块距离遥远的大陆被快速发展的航海技术紧密联系起来时,一种新的贸易格局出现了。表1显示,15世纪欧亚大陆相遇时,欧亚大陆的人口规模远远超过美洲。欧亚大陆(含撒哈拉以北的非洲)的人口达到了4亿人,而美洲人口仅有1400万人[1]。按照Kremer(1993)的理论,我们可以自然地推论欧亚大陆的制造业技术水平要高于美洲,因此,在全球贸易中,美洲的制造品不会具有比较优势。但是,美洲仍然为全球市场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美洲作物,如马铃薯和玉米种植技术传人欧洲大陆以后,极大增加了农业产量;其次,美洲的金银推动了全球市场的贸易。

  但全球化带给美洲土著居民的却是毁灭性的灾难。在全球市场的推广过程中,欧洲航海家把一种可怕的物种——天花病毒带到了美洲。由于美洲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当地的土著居民对这些病毒毫无抵抗能力,像13—14世纪的欧洲遭受蒙古铁骑带来的黑死病肆虐一样,17世纪的美洲也成为跨洲交流的牺牲品。由于美洲地理位置更为封闭,人口基数也更小,病菌侵袭的危害远远超过了黑死病在欧洲的破坏。到1650年,中美洲阿兹特克和玛雅文明的人口数量从1500年的大约2500万萎缩到150万;安第斯山脉的印加文明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人口数量从原来的900万减少到60万。到17 世纪末,土著民族已经不再占当地居民的多数。土著居民人口下降留下的缺口刺激了非洲奴隶贸易的开展。尽管这是全球贸易体系中最邪恶、最不人道的贸易模式,但却是刚刚诞生的全球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17—18世纪,围绕大西洋的广阔海域形成了著名的“三角贸易”(见图1),贸易的基本模式是欧洲人用从非洲贩运的奴隶在美洲开采金银(特别是白银),然后用于换取来自东方的商品,如瓷器、棉织品、丝织品、茶叶、香料、糖等。特别是中国具有的技术优势,使其成为了全球的制造工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世纪用舰炮打开中国大门的西方列强最希望得到的是与中国贸易的垄断权。三角贸易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东方的商品,它与欧亚大陆古老的丝绸之路连接的贸易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弗兰克(1998)甚至将“三角贸易”看作欧亚贸易的附属部分,并把中国看作世界贸易的中心。其实,谁是“三角贸易”的中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涵盖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全球市场在17世纪建立起来了。

  18世纪工业革命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地位。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他们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2] 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压迫,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逐渐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里自己的统治。[2] 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抗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辛勤劳动,直接创造财富,却相对日益贫困,他们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同时在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化的兴起。

看过“18世纪工业革命介绍”的人还看了:

1.19世纪工业革命的状况有哪些

2.18世纪工业革命发明

3.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影响

4.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

5.19世纪工业革命标志是什么

6.19世纪工业革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