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重要历史事件
日本军国主义曾经给人类带来惨绝人寰的灾难。因此,研究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史以探究其的成因、发展历程与趋势进而警示世人防微杜渐就显得十分重要与必要了。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日本的重要历史事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本的重要历史事件明治维新
在19世纪的亚洲,日本处于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时代,掌握大权的德川幕府实行的苛政,激起了大量农民的起义。同一时期,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家庭手工业或手工工场。作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商人、特别是金融高利贷商人的力量逐渐增强,商人们感觉到旧有制度在制约着他们的发展,开始呼吁改革政治体制。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大名(地方领主)、武士,与要求进行资产阶级改革的商人们结成政治性联盟,与农民一并成为“倒幕派”的骨干力量。 1853年,美国殖民主义者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近海,要求与德川幕府谈判。1854年,日本与美国签订了神奈川《日美亲善条约》,同意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函馆)两个港口,而不仅局限于长崎,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停等条约的签订,德川幕府再度成为日本社会斗争的目标。
在地方上具有维新思想的藩主们(长州、土佐、萨摩等藩),开始结成军事联盟,以对抗幕府军队的讨伐,并尝试与天皇接触,寻求倒幕行动的“大义”。1867年,新上任的明治天皇向倒幕派送去了许可倒幕的密诏。
1868年底,明治天皇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布废除幕府,并命令幕府德川庆喜“辞官纳地”,将一切权力重新归于天皇。与此同时,倒幕派组成了新的政府,用以对抗江户幕府政权。德川庆喜为了转移矛盾,假意将政权归还天皇,却拒绝交换兵权与土地。倒幕派不甘于取得这样的成果,当得知德川庆喜从大阪发兵时,新政府以萨摩、长州藩的军队为主力,在京都附近展开激烈战斗,经过三天的战事,新政府取得重大胜利。旋即新政府派遣东征军攻打德川幕府的最后据点——江户。
德川幕府最终献城投降。不过在日本东北地区,以会津藩为首组成“奥羽越列藩同盟”,继续反对新政府。由于当地农民纷纷起义,新政府军进展顺利。1868年11月,东北地区的叛乱被评定。幕府海军将领榎本武扬率八艘军舰和幕府残兵逃至北海道,并在1869年1月建立“虾夷共和国”。同年6月,在新政府军的进攻下,榎本武扬投降。因1868年为农历戊辰年而被称为“戊辰战争”的内战结束。
1871年,明治政府派出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首的大型使节团出访欧美,考察资本主义国家制度。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政府积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以高征地税等手段进行大规模原始积累,建立了一批以军工、矿山、铁路、航运为重点的国营企业。与此同时,引进缫丝、纺织等近代设备,建立示范工厂,推广先进技术;招聘外国专家,派留学生出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由于过重的财政负担曾经引起财政危机,80年代初政府把一批国营企业和矿山廉价出售给与政府勾结因而拥有特权的资本家(即所谓政商),以优厚的保护政策鼓励华族、地主、商人及上层士族投资经营银行、铁路及其他企业。80年代中期起,以纺织业为中心,开始出现产业革命的高潮。
十九世纪的日本明治维新(めいじいしん),萨长土肥四强藩合兵。在伏见·鸟羽战役中战胜幕府军,末代德川庆喜被迫奉还大政于明治天皇,从此日本正式迈入资本主义社会。
明治维新剥夺了封建武士阶层的特权,中上级武士因由政府赎买其土地而转化为新的寄生阶级,下级武士却只有破产一途。1877年,西南士族在西乡隆盛的领导下发生叛乱——西南战争是戊辰战争的余波。明治维新毁灭了旧的封建秩序,开创了新时代,无论在日本历史还是世界史上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维新主角并非四强藩藩主,而是广大中下级武士和平民。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也是日本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
明治政府首先采取“奉还版籍”、“废藩置县”的措施,结束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封建割据局面,为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奠定了基础。此后,明治政府实施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富国强兵,就是改革军警制度,创办军火工业,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和警察制度,它是立国之本;殖产兴业,就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明开化,就是学习西方文明,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培养现代化人才。
日本的重要历史事件大化改新
公元593年,圣德太子摄政后实行的“推古改革”,初步确立中央集权制和皇权中心思想,削弱了氏姓贵族奴隶主的保守势力。但改革没有触动部民制,更未摧毁氏姓贵族势力。圣德太子死后,外戚苏我氏专权,苏我虾夷、苏我入鹿父子排斥改革势力,杀死圣德太子之子山背大兄王,另立天皇。公元640年,圣德太子派到中国留学三十多年的高向玄理、南渊请安归国(此前僧旻已于632年归国),他们带回隋唐的封建统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传授给皇室贵族,为日本的封建化提供了思想基础。
公元645年6月,中大兄皇子、中臣镰足等人在皇极天皇接见高句丽、百济、新罗使节时,于朝中杀死苏我入鹿,其父虾夷翌日自杀。这一事件史称乙巳之变。政变后,皇极天皇退位,革新派拥立孝德天皇,以中大兄为皇太子,中臣镰足为内臣,僧旻和高向玄理为国博士(顾问),建元大化,迁都难波(今大阪)。新政府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
公元646年元月,孝德天皇以诏书形式公布改新的主要内容: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贵族、地方豪族的部民和屯仓、田庄,均收归国有,但保留朝廷的手工业部民,国家赐大夫以上的高官以食封(按级别所赐封户的赋课)。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中央分京师和畿内(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整备军事、交通制度。官吏由国家任免,废除世袭制。编制户籍、计账(规定赋役的登记),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班给人民土地和应负租赋的数额。废旧贡纳制,实行租庸调的新税法及向皇室献纳仕丁(夫役)、采女(宫女)的制度。
“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废除了奴隶主贵族世袭制,形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日本由此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日本的重要历史闭关锁国
日本闭关锁国的原因相对简单,分析几次“锁国令”的内容,其核心问题就是要禁止天主教的传播和由幕府统管对外贸易,1637年日本天主教徒岛原起义后促使幕府更加大了禁教的力度。正是由于原因不同,造成清廷越来越严格执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清廷虽然没有限制各国来华的船只和人数,但自1759年后相继颁布多部加强对外商管理的条令,使中国与国外的各种文化交流几乎停滞了。日本由于天主教问题的平息,虽也对荷兰和中国来日的船只和贸易量进行了规定,却逐步放宽了锁国体制中的文化控制,1720年(日本享保5年),德川幕府八代德川吉宗发布“洋书解禁令”,下令除与天主教有关的书籍外,允许其他洋书输入日本。允许荷兰人在长崎行医和日本人向荷兰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看过“日本的重要历史事件”的人还看了:
3.日本的历史事件
上一篇:德川幕府五代
下一篇:日本侵华历史事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