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近代历史事件>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影响有哪些

漫柔分享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同盟国自珍珠港事件爆发以来第一场大胜,其战果比台儿庄战役更辉煌,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影响,希望能帮助你了解。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影响

  一: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获得的第一个胜利。就中国战场而言,此战是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的战略相持阶段中,国军方面获得的较大战役级别的胜利之一。

  二:同盟国亦决定任命蒋中正为盟军“中印缅战区”最高统帅,因印度各界受此战中国大胜的影响,最终印度同意加入同盟国。

  三:美英两国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战果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成功击退日军进攻,据国军战报记载,日军伤亡在65%以上,损耗无计。 此战被认为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军事上的重大胜利。

  但关于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战果也有其他说法,据时任军法执行总监何成濬在其1942年2月25日日记中记述,薛岳在军事会议上报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战果时,受到在场诸人笑斥之,甚至蒋介石也认为其过于夸大其词。而根据由蒋纬国主编1978年出版的抗战史《抗日御侮》记载,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日军伤亡万人以上,俘139人。

  日方在其战史中对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统计结果则是中方遗弃尸体28612具,被俘1065人;日军战死1591人,战伤4412人,日方认为此役本属配合香港方向作战,然而损失却远远多于香港作战。

  另外由于此次战役恰逢日军偷袭珍珠港,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中华民国军队却在长沙取得了对日军作战的胜利,因而引起了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英国媒体也用“在此远东阴云密布之际,唯有长沙上空之云彩确切光辉夺目”的标题进行报道。苏联和西方同盟国也有大批记者和参观团来到长沙进行访问。由于李玉堂等将领指挥第十军成功防守长沙,在战役结束后,原本属“待罪留任”的军长李玉堂升任27集团军副司令,原预10师师长方先觉升任第10军军长,原28团少将团长葛先才升任预10师副师长,其他战斗中获得战功的将领也得到了国军统帅部的奖励。中方此战虽然获胜,但也总结认为在后期截击日军的作战中,国军忽略了重点控制渡河点并未能强力破坏日军渡河设备从而使得日军未受到大建制的歼灭性打击;日方则认为,此战准备不足,在过程中多次更改命令指挥失当,使得作战陷于被动。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起因

  1941年10月,日本近卫内阁不堪战争重负垮台,东条英机出任日本新首相,随后决定对美国、英国和荷兰开战。

  1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美国夏威夷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驻广州的日军第二十三军开始进攻英军占领下的香港。

  12月9日,中国国民政府才正式对日宣战,命令各战区对当面日军发动攻击,以策应英军在香港的作战,并从第九战区抽调第四军和第七十四军南下增援。在日军第十一军的主动请战下,日军大本营决定先发制人,进攻湘北,以牵制第九战区兵力南下,由此拉开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帷幕。
猜你喜欢:

1.抗日战争简介

2.中国抗日战争有几大战役

3.抗日战争各方战损人数

4.抗日战争中著名将领

5.抗日战争各大战役牺牲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