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近代历史事件>

中法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漫柔分享

  中法战争是由于法国侵略越南并进而侵略中国而引起的一次战争,那么你了解中法战争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法战争的结果,希望能帮到你。

  中法战争的结果

  在中国曾经发生过非常多的战争。其中有一个战争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那就是中国和法国的一个战争,有关于中法战争结果实际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中法战争中真正的赢家是中国,因为中国的军队非常英勇的将所有的侵略者都隔绝在了国土面积的外面,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又有很多人还认为中法战争真正的结果实际上不应该是这样的,因为当时的中国拥有非常强大的军队,但是依然没有将全部的法军都消灭,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的军事能力根本就没有法国的军事能力强。能够充分说明这个观点的是在历史研究的时候曾经有这样一句描述中国虽然并没有失败但是实际上已经失败了,而法国虽然在表面上看失败了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失败,这个结果对于中国来说是比较不占优势的,因为中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在很多人的眼中中国其实并不算是取得了胜利。因为中法战争给中国和法国带来的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表面上胜利了但是并没有获得胜者的东西,但是对于法国来说他却达到了原本侵略我国的目的,这是中法战争对于中国的结果和对于法国的结果。

  和大多数人眼中的战争结果有很大不同,中法战争的结果是中国人虽然胜利了但是却没有得到胜利者的权利。

  中法战争的内容

  1884年中法战争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法国军队势如破竹,屡败清军。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归因于清朝驻军将帅怯懦无能,操练不足的士兵有数量没质量,战斗力不足,北宁、太原和兴化接连失陷。清廷得悉前线军事挫败后表现荒唐,关键时刻居然还想着撤换疆吏廷臣来掩饰败绩,很快屈服于法国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约》。

  从1884年5月《简明条约》签订前后法军攻击基隆起,到1884年8月马尾海战结束为止,为中法战争第二阶段。野心勃勃的法军六月到谅山附近的北黎地区,无理要求清军退回中国境内下不成,便恃强前进,开枪打死清军代表,引发观音桥事变,没有一点防备的清军损伤惨重。过分的要求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满足后,谈判破裂,法国重新诉诸武力施压政府,派去装备精良的远东舰队意欲强行占领福州和基隆,刘铭传顽强抵抗败退淡水,占领基隆的法国再犯淡水不成转而对台湾实行了海上封锁。

  1884中法战争中,怯懦和腐败的政权下清政府担心战争中发生民变和兵变,几乎没有停止过和法国关于和战的外交活动和秘密谈判。后来1885年年近70冯子材率卒拼死换来镇南关大捷,扭转形势,使中国在军事外交上处于有利地位,不料这个难得的胜利果实却被寻求妥协的清政府葬送了,不久清政府便撤兵与法国缔结和约,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

  中法战争爆发的标志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在联合英国等对中国虎视眈眈的国家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后,依然妄想从中国那里剥削更多的土地敛取更多的财物。中法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883年12月发动的山西之战。自山西之战后,中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正式拉开了帷幕。

  作为中法战争爆发的标志,山西之战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希冀和无奈。当时,清朝政府官员分成两派,一派主张作战,起兵反抗迎敌,另一派则反对作战,主张求和。这两大派相互争执不下的当口,法国瞅准中国的山西,主动出击,被逼无奈的清政府只好派黑旗军迎敌。当时驻守山西的除了黑旗军之外,还有桂军和滇军等七个营的正统军队。虽然清政府被迫做出了军事抵抗,但是法国的军队在武器装备上更胜一筹,很快占领了山西。

  也有人认为中法战争爆发的标志是法国军队侵略中国驻越南的军队。法国在对越南进行侵略时,中国就受到了威胁。若是越南被法国占领,那么和越南一衣带水的中国就完全暴露在法国的面前了。法国和中国之间的战争也就成了必然。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军队风气不正,统帅玩忽职守,所以中国在法国的炮火下连连败下阵来,北宁,太原接连失守。迫于法国的政治压力和武力威胁,清政府派李鸿章为代表在天津和法国签订了《中法会议简明条约》。
猜你喜欢:

1.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毛概论文3000字

2.2017年祖国在我心中主题优秀演讲稿

3.中学生爱国主义优秀演讲稿

4.中国屈辱的历史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