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近代历史事件>

12.9爱国运动感悟

炀炀分享

  1935年12月9日,北平发生的“一·二九”运动,提出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12.9爱国运动感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二九运动背景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进一步的侵略中国,华北事变之后,民族危机空前的严重,中国共产党发出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的号召,以此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而当时处在最前线的北平学生深深地感触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激起了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怒。于是1935年11月18日成立了北平大中学校学生联合会,学联便以请愿的方式,发起一次抗日救国行动。

  受帝国主义侵略的特殊,全民族的民族解放斗争的前途是曲折坎坷的,学生采取这种形式的救亡运动也是在重重压迫和障碍之下挣扎过来的。在1935年12月6日,平津十五所大中学校联合发出通电,反对“防共自治”,要求政府讨伐汉奸殷汝耕,希望可以动员全国人民抵抗日本的侵略。但就在这一天,传来了在日本侵略者逼迫下将于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广大同学和各界进步人士极为震惊。

  就此,广大的爱国青年,以学生为主,在12月9日凌晨,带着满腔的怒火和一些大字标语走上街头,四处向大家进行抗日宣传。

  一二九运动人物

  黄敬

  黄敬,1912年出生于北京,冀鲁豫边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高层领导之一。1930年在上海参加左联文艺团体南国社,从事进步文化活动。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各地都掀起了反抗日本侵略以及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政策的浪潮。这个时候,黄敬积极组织参加爱国学生运动,领导青岛大学的学生一起参加罢课、前往南京国民政府请愿,就此黄敬成为青岛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

  郭明秋,女,1917年出生于河北,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且担任了北平市的共青团宣传部、组织部长,以及学生会主席。当时十八岁的郭明秋被选为北平大中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学联主席,在她和中国共产党其他领导人带领下,北平的六千余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不仅如此还率领学生一起罢课,准备发动更大规模的斗争。

  董毓华,1908年出生于湖北,1925年由董必武介绍入党,1933年董毓华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称为该校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1935年11月,成立了北平学生联合会,董毓华被推选为主席,并且组织领导震惊国内外的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

  一二九运动意义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原计划在“在"冀察政务委员会"计划成立的12月16日,因为北平各大中学生和各界群众1万余人举行示威游行,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延期成立。之后,深受北平学生爱国示威游行的影响,各地相继举行游行示威,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援助绥远抗战”等口号。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响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那么一二九运动的历史意义究竟在哪里呢?首先它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北平爱国学生的运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其次,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同时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觉醒。

  在某种程度上它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正如毛泽东所说,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看过“12.9爱国运动感悟”的人还看了:

1.129爱国运动心得体会3篇

2.关于12.9爱国运动主题优秀演讲稿

3.2016年纪念12.9爱国运动主题演讲稿

4.2016年纪念12.9爱国运动演讲稿

5.关于12.9爱国运动优秀演讲稿

6.关于纪念12.9爱国运动优秀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