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古代历史事件>

华阳之战的经过是什么

漫柔分享

  华阳之战是战国时代秦国攻打魏国、赵国的一场战争,那么你了解华阳之战的经过是什么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华阳之战的经过,希望能帮到你。

  华阳之战的经过

  华阳之战经过主要分几个阶段.华阳之战交战经过的第一个阶段是前279年,秦国大部分军力用来攻占楚国,并且占领楚国的都郢,从而建立了南郡,此后秦将主要攻击目标对准魏国。

  秦国攻占魏国的最大原因其实是攻占齐国,而齐国与秦国的本土不连接,所以,秦国试图先攻破地理位置在中间的魏国。同时,灭掉魏国以后可以断绝燕国赵国与楚国韩国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打击除秦国外的其他国家。华阳之战经过的第二个阶段前275年,秦国攻打魏国,攻至魏国的主都大梁,韩国派暴鸢 救援,被秦国打退,魏国不得已想秦国贡献温地从而求得继续生存。华阳之战经过的第三个阶段前273年,魏国联合赵攻打韩国,并且打到华阳(今河南郑州市南)。韩国因为势力单薄求救于秦国,秦国派去军队救援韩国并且在华阳攻破了魏国和赵国,并且斩首敌军15万余人。

  华阳之战后,秦、韩围攻大梁,燕、赵两国发兵救魏,魏国迫于生存贡献给秦国南阳依次换回继续生存,秦国因为怕山东诸国因此联合起来一起反抗秦国,于是便接受魏国贡献的南阳之地并退兵。秦国将南阳连同过去其他国家贡献的土地合并起来,设置为南阳郡 。华阳之战交战经过的最终,就是强兵富国的秦国获得最终胜利.同时,这次华阳之战的经过也是秦国拦断山东之脊的一次成功尝试。

  华阳之战的交战双方

  华阳之战交战双方就是秦与三晋.交战一方是谋求强兵富国的秦,而秦是当时战国后期的一大强国。另一方则是三晋,三晋就是战国时期的赵国 魏国、韩国三国的合称,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 河北省南部中部,到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山西省的别称。

  追求富国强兵的秦国在这次战役中运用计谋巧取其他各国。在华阳之战交战双方战斗激烈,其中赵国军队与魏国军队联合起来进攻韩国,并且两国军队包围了韩国重要城邑华阳。韩国由于实力薄弱从而向秦国发出求救,秦国也派去了大将从而救援了韩国,由此局势发生了改变,但是韩国还是和其他国家联军纠缠在华阳。

  由于华阳的地理位置距离秦国较远,魏国和赵国认为秦国的援军不会很快到达,然而秦国的白起出其不意,率领大军由咸阳出发,以并且跋山涉水,仅用8天援军就到达华阳城下。到达华阳城后援军立即向魏军发起攻击,并且取得胜利。接着,秦国援军与韩国军队又乘胜追击,经过激烈的战斗,赵军大败。于是秦国与韩国军队趁机逼近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境)。之后魏军大败,所以无力再战,魏国提出割让南阳地,以此向秦国提出求和。秦国听闻燕国和赵国要联合起来救魏国,在秦国的深思熟虑下,秦国便接受魏国贡献的南阳地后退兵;这便是华阳之战交战双方的介绍了。

  华阳之战的简介

  华阳之战发生于前273年,战国时代秦国攻打魏国、赵国的一场战争。 前275年,赵国与魏国进攻韩国的重要城邑华阳(今河南省郑州市南),韩国向秦国求救,秦昭襄王便派遣武安君白起、穰侯魏冉和客卿胡阳率军救援韩国。秦军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战术,以平均每日急行百里的行军速度进行长途奔袭,秦军突然出现在华阳的战场上,趁着赵、魏两国联军不备时发动进攻,大败赵、魏联军。此战,秦军共斩首魏军十三万,俘虏三名魏将,魏将芒卯败逃,赵国将领贾偃亦被秦军击败,秦军将赵军俘虏两万人沉入黄河中。秦军乘胜攻取了魏国的卷县(今河南省原阳县旧原武西北)、蔡阳(今湖北省枣阳市西南)和长社(今河南省长葛市东)和赵国的观津(今河北省武邑县东),魏国被迫献南阳(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与秦国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