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古代历史事件>

萨尔浒之战明军战败的原因

漫柔分享

  萨尔浒战役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那么你知道萨尔浒之战明军战败的原因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萨尔浒之战明军战败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萨尔浒之战明军战败的原因

  在萨尔浒之战之前,明军指挥杨镐对战争进行了精心的部署,还属于双方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可以说对战争是志在必得了。当时金兵的兵力明显低于明兵,处于劣势,杨镐决定采取分兵的决策,做出了“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决策。

  虽然明军在战前做了准备,但最终还是在战争中战败,总结明军失利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的几点:

  1.虽然战争的总指挥杨镐在战前精心地做了准备,可是还是对对方的情况一无所知,也没能对金军的作战能力做一个充分的估计。杨镐在出师前的二十四小时,派人向后金下战书,没有充分准备就盲目行动了。

  2.在和金军交战时,主力部队孤军奋战,得不到有效的补给,导致整个战局的部署被打乱,最终全军战败。

  3.战争的总指挥杨镐没有统筹好大局,对战场的情形也不了解,盲目自大,在作战之初把自己的作战意图泄露给了对方。

  4.在明朝晚期,中国正处于农民起义,岁辽东防务并无暇顾及,导致兵队的训练荒废,在加上政府的腐败,军队的战斗力其实很差。

  5.和明军的总指挥不同,金军的总指挥努尔哈赤指挥有方,在战略方针上更胜一筹,扭转了战场上不利的形式,保证了战争的胜利。

  萨尔浒之战的结局是让人遗憾的,但是不得不值得后人深思,在兵力远远比对方多的情况下明军输给了金兵,这其中正是应征了那句“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的古话。战争中兵力确实很重要,但不是唯一,更多的是需要一个有谋略的指挥。

  萨尔浒之战的结果

  萨尔浒之战,以明军的失败、后金军的胜利而告结束。此战之后,后金军乘势攻占开原、铁岭,征服了叶赫部,酋长金台吉、布扬古被杀死,余部俱降建州。 朝鲜王朝的 光海君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农历五月,派遣使者去后金致谢,从此对后金与明朝采取中立政策,直至后来 仁祖反正。

  萨尔浒、尚间崖及牛毛寨战事失利消息传至明朝都城 顺天府(今北京),顺天府米价立即陡涨。

  明军主帅杨镐兵败之后立即引咎辞职,后被拘押, 崇祯二年(1629年)被处决。杜松与刘綎已死于战场,马林也于3个月后在 开原战死,明军四路主将四人已失其三,仅有李如柏始终未遇敌,但在战役之后数日即为言官弹劾。一年半后辽事更坏,此事再被提及,李如柏自杀以明志。

  萨尔浒之战的影响

  萨尔浒战役,除李如柏军撤走未遭惨重损失,明军共损失兵力约45800余人,战死将领300余人,丧失骡马28000余匹,损失枪炮火铳20000余支,元气大伤,后金军的胜利,不但使其政权更趋稳固,而且从此夺取了辽东战场的主动权。而明军自遭此惨败,开始陷入被动,到天启年间,辽阳、沈阳、广宁等重镇相继失守,明朝退守辽西,完全陷入被动,局势万分危急。明朝方面自此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方面由防御转为进攻。明朝最后失去大部份辽东领土, 山海关以外仅余少部份土地如 锦州、 宁远、 杏山、 塔山等地,直到明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降清,清军入关,开始建立在全国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