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古代历史事件>

关于古罗马帝国军队的介绍

漫柔分享

  历史上的拜占庭帝国其实一直都面临着非常不利的战略环境,帝国的千年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那么你了解古罗马帝国军队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古罗马帝国军队的详细资料,希望能帮助到你。

  关于古罗马帝国军队的介绍

  在利奥的时代,构成步兵和骑兵的基础是农兵团(Bandon),在之前的《战略》中也被称为军区兵(Tagma)或者arithmos(直译为numerus)。Bandon这个词源自日耳曼语的banner,也见证了当时在6世纪拜占庭在特定部队名称上所受的普遍的异族影响。步兵农兵团包括lochaghiai,每支队伍十六人,指挥称lochaghos(领队),由一名十夫长(dekarchos)、一名五夫长(pentarchos)、一名四夫长(tetrarchos)和一名“压阵者”(ouraghos)协助。每四个十六人队组成一个翼型队(allaghion),通常成对行动。重步兵通常由四分之三的枪兵(skutatoi)和四分之一的弓箭手组成,弓箭手可能单独组成一个十六人队或者翼型队。轻步兵和卫队可能没有弓箭手和枪兵的区分,而仅有一种部队,甚至有迹象表明轻步兵的“十六人队”可能实际只有八人。

  在《战略》问世的时代,骑兵农兵团被细分为三个“hekatontarchia”,每只均由一名hekatontarchos指挥,其中高阶的称为illarches,作为战斗的第二指挥。农兵团的步骑兵总指挥被称为komes(count)。然而在利奥六世的时代,这一骑兵组织形式消失,代之以六个allaghia(可能由被称为pentekontarchai的军官指挥)。但他们通常依然和步兵农兵团一样成对行动,而每一对的指挥仍称hekatontarchos(或者kentarchos)。每个allaghia下辖五十人,分为五个十人队(dekarchiai),包含十夫长(dekarchos)、五夫长(pentarchos)、四夫长(tetrarchos)和“压阵者”(ouraghos),以及六名普通士兵。在战场上,骑兵十人队通常排成两个五人队,四名军校装备骑枪,十夫长和五夫长在前头,两名枪骑兵随后,四名弓骑兵再次,四夫长和压阵者殿后。

  基本上,在10世纪初标准的步兵组织单位包含256人(16个十六人队),标准的骑兵组织单位包含300人(六个五十人团)。但资料显示实际上可能在200到400人之间浮动。这些多出编制的人似乎通常不参加战斗,可能是计入了伤病士兵、新兵乃至马匹。但似乎实战部队更可能不满编而非超编。旗手、军乐手和高阶军官也似乎并不包含在这些统计数字中。

  尼基弗鲁斯二世的记载中显示在十世纪后半叶单位骑兵农兵团编制可能只有五十人,但很可能是笔误,因为allaghia正好是五十人。然而这也有可能意味着“骑兵农兵团(cavalry bandon)”的含义在那个年代已经与六十年前利奥的年代不同了。少量的资料也暗示在10世纪晚期,最小的步兵组织单位是十人而非十六人(三弓七枪),尽管Michael Psellus在十一世纪最后的二十五年写的《Chronographia》依然提及16人的lochaghiai。

  更大型的骑兵部队(可能步兵也类似)的组织形式是moirai(指挥官称moirarchai),或者dhoungoi(指挥官称dhoungarii或moirarchai)和turmai或者merai(指挥官分别称turmarchai和merarchai)。moirai或者dhoungoi由数量不等的农兵团,通常二到五个集合而成,而turmai和merai(merai这一组织形式在十世纪已不使用)则由三个moirai集合而成。之前的《战略》记录moirai包括2000-3000人,merai6000-7000人,但在利奥六世的时代这些较大的部队单位的编制随军区的拆分(下文有介绍)而有相当的缩减,最大的军区也只能供养一万五千名骑兵,最小的仅能供养四千。而838年关于turmai不足2000的记录也显得合理了。

  罗马军队的布匿战争

  罗马军队和整个共和国的应战能力在他们与迦太基人的三次“布匿战争”(罗马人称祖先来自腓尼基的迦太基人为“布匿人”)中得到了严峻的考验。

  这三次大战分别发生于公元前264年到241年,218年到201年,149年到146年。到第三次布匿战争时,罗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已经大大超过迦太基。

  迦太基位于北非地中海沿岸(今天的突尼斯),是来自提罗的腓尼基人在公元前8世纪初叶所建立的城市。从公元前600年左右开始,迦太基通过战争排挤了地中海西岸的其他商人和殖民者,到公元前3世纪控制了西班牙东南部、撒丁尼亚、科西嘉、北非沿岸和西西里岛的西部,把希腊人的势力限制在西西里东部。

  迦太基人拥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垄断了地中海很多地区的贸易,建立了财力雄厚的商业帝国。和罗马人对垒的迦太基军队主要由雇佣兵组成,斗志疲软,但其指挥官是专业军人,比经常更换的罗马执政官要经验丰富得多。迦太基的政府由商人贵族把持,有两位执政官,3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104个法官构成的最高法院;平民可以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但是没有真正的决策权。执政官和元老们不负责指挥军队,但专职的将军受到他们的严密监督。

  迦太基历来奉行谨慎的外交政策,对日益强大的罗马怀抱戒心,但为捍卫自己的商业利益也不惜使用武力。罗马并没有蓄意策划挑起与迦太基的全面战争,然而它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必然要导致和后者的冲突。

  布匿战争的直接诱因是公元前264年罗马和迦太基对西西里岛东部城市美塞那的争夺。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罗马损失了600多艘战舰,但迫使迦太基政府放弃了西西里,并支付巨额赔款。

  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在第二次布匿战争时率领不到三万人入侵意大利,在特来维尔(公元前218年)、特拉西美诺(公元前217年)和康奈(公元前216年)三场有名的战役中以少胜多击败罗马人和他们的盟军。可是罗马和它在意大利的盟友支配着65万人的大军,不会因为几次惨败而伤了元气。罗马一方面在意大利和汉尼拔周旋,另一方面派兵出征西班牙和迦太基本土,终于在公元前202年北非扎马一役击败汉尼拔,摧毁了迦太基的军事实力。

  罗马人对汉尼拔的恐惧并未因他的死亡和迦太基的臣服而消逝,50年之后罗马元老院的主战派利用这种恐惧心理煽动民众,发起了第三次布匿战争,彻底毁灭了迦太基城,残存的5万居民全部被卖为奴隶。在三次布匿战争期间,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高卢)、西西里、西班牙、叙利亚、马其顿和希腊的大部分地区,成为地中海周边地区的霸主。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也臣服于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