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_宋朝历史事件介绍
宋朝重文轻武之风,影响深远,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然而史学界对于导致这一风气形成的北宋崇文抑武政策的研究却存在不足,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一: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959年(后周显德六年),后周世宗病死,子柴宗训即位,年方7岁,主少国疑。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撤与石守信、王审价等结义兄弟掌握了军队实权。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兵将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义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病死,继位的恭帝[1]年少只有七岁,因此当时政治不稳。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忽然传来辽国联合北汉大举入侵的消息。当时主政的符太后乃一介女流,毫无主见,听说此事,茫然不知所措,最后屈尊求救于宰相范质,皇室威严荡然无存。范质暗思朝中大将唯赵匡胤才能解救危难,不料赵匡胤却推脱兵寡,不能出战。范质只得委赵匡胤最高军权,可以调动全国兵马。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二: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和陈桥兵变的历史剧重演,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胁利诱双管齐下,暗示高阶军官们交出兵权。赵匡胤与汉高祖、明太祖大杀功臣之举相较,被视为宽和的典范。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使用的和平手段,不伤君臣和气就解除了大臣的军权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队的政变,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内方略。“杯酒释兵权”做为一个成语,逐步引申为泛指轻而易举地解除将领的兵权
在结束五代十国局面的过程中,北宋统治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跋扈局面不再继续出现;二是如何使赵宋王朝长期巩固下去,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建隆元年(960年)末,宋太祖平定李筠及李重进叛乱后的一天,召见赵普问道:为什么从唐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换了八姓十二君,争战无休无止?我要从此息灭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赵普精通治道,对这些问题也早有所考虑,听了太祖的发问,他便说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治理的办法也没有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赵普的话还没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全明白了”。于是一个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计划就这样酝酿出来,并逐步付诸实施了。
在北宋中央集权方面,最重要的是兵权,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范浚在《五代论》中指出:“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这些话揭示了唐末五代以来,在政治局面变换中,兵权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从小军官到殿前都点检,又从殿前都点检跃上皇帝宝座的赵匡胤,十分懂得军事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宋朝一建立,他就吸取后周灭亡的教训,加强了对禁军的控制。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三:交趾独立
交趾,又名 交阯,中国古代地名,地域及其文化遗迹位。初期包括今 广东省和今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 秦朝以后,交趾郡为今越南北部。“交趾”一名在南越时代已有之。公元前111年, 汉武帝灭 南越国,并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 交趾郡治交趾县即位于今越南 河内。后来汉武帝在全国设立 十三刺史部时,将包括交趾在内的7个郡分为 交趾刺史部,后世称为 交州。
交趾来源于《礼·王制》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雕题是纹脸,交趾注曰“足相向”,就是盘腿。《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的解释为:《礼记》称"南方曰蛮,雕题交阯"。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
瓯雒国
前257年,蜀国末代王子 蜀泮率领其族民,辗转到达现在越南北部,建立 瓯雒国,并自称为 安阳王。
中国领土
前214年,在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派大军越过岭南占领今日越南北部和广西、广东、福建,征服当地的百越诸部族,秦朝在这一带大量移民,设立了三个郡,其中越南北部归属于象郡管理。
前203年,秦朝的南海尉赵佗在秦朝末年的混乱时期,自立为南越武王(后改称 南越武帝),首都在今广州。交趾地区成为南越国的一部份。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越南 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在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交趾地区虽然屡有反抗,但是大体上一直受到中国古代政权各朝代(汉朝、 东吴、晋朝、南朝、隋朝、唐朝、南汉和明)的直接管辖。
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四:北宋统一战争
北宋建隆三年至太平兴国四年(962—979年),宋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方略,举兵平荆湖、灭后蜀、南汉、南唐、北汉诸割据政权,实现局部统一的战争。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正月,赵匡胤以“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北宋王朝。时南北各地仍由五代残余割据政权所控制:荆南高保勖据有江汉三州;周行逢占据湖南14州;后蜀孟昶据有两川、汉中45州;南汉刘鋹据有岭南60州;南唐李璟据有江南19州;吴越钱俶占据两浙13州;北汉刘钧占据河东12州。此外,尚有契丹(辽)、西夏与宋并立。分裂割据的局面,阻碍着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也使北宋王朝的安全受到威胁。为实现统一,太祖赵匡胤在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后,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经过两年在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准备,确定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决策,决心通过战争创造统一局面。遂于建隆三年九月,部署兵力守卫西、北边境,防止辽、北汉南掠;选择荆、湖为突破口,挥师南下,开始了统一战争。
荆南、湖南地处 长江中游要冲,南北相邻,又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占领荆、湖,即可割裂江南诸国,为各个击破创造条件。为此,宋廷决定寻机出兵荆、湖。建隆三年(962年)十月, 武平 节度使周行逢病死,11岁的 周保权继位。衡 州刺史 张文表乘机兵变,占领 潭州(治今 湖南长沙),威逼 朗州(治武陵,今 湖南常德)。周保权为讨 张文表,向宋求援。赵匡胤决定以 假途灭虢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渚,以达一箭双雕的目的。四年正月,命山南东道节度使 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 都部署,枢密副使 李处耘为 都监,率10州兵以助湖南讨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二月初九,慕容延钊暗遣李处耘率数千轻骑,攻占江陵(今属湖北)城,迫节度使 高继冲降,荆南遂亡。时周保权已干息内乱,知宋欲图湖南,为阻宋军南下,命指挥使 张从富领兵阻截。二月底,宋军 水陆并进,突破三江口(今南岳阳北),缴获战船700艘,占领岳州(治 巴陵,今湖南岳阳)。三月初十,占领朗州,周保权被俘,湖南遂平。(参见 宋平荆湖之战)
看过“宋朝历史事件有哪些”的人还看了:
3.宋朝重大历史事件
上一篇:宋朝的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