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古代历史事件>

中国古代明朝历史事件

炀炀分享

  明成祖朱棣在位的永乐年间是明朝历史上较为强盛的一段时期,发生了很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郡县安南”和“郑和下西洋”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中国古代明朝历史事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明朝统一战争的历史背景

  建立了江南政权之后,开始进攻湖广、浙闽一带,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割据势力,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在北伐战争上的的战略部署和进军路线,是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判断。他将自己的意见说给众将领听,然后又耐心的听取了众将领的建议。

  常遇春提出应该长驱直入,直捣元朝大都的主张。朱元璋听后,觉得这个方案太过轻敌冒进,不可取。当时元朝在中原、西北的兵力部署比较多,况且元朝再不济,建都也已经将近百年,大都城肯定是守得非常牢固的。如果朱元璋的军队没有能力做到一举拿下大都,那么军队肯定会被困在城中,陷入被动之中。

  所以朱元璋提出北伐战争要稳扎稳打,渐次推进。用朱元璋的原话就是:“先取山东,撤其屏蔽;旋师河南,断其羽翼;拔潼关而守之,据其户槛,天下形势,入我掌握,然后进兵元都,则彼势孤援绝,不战可克。既克其都,鼓行而西,云中、九原以及关陇可席卷而下。”最终制定出了完整的北伐计划,明朝统一战争也由此开始。

  午门血案经过

  午门血案经过:1449年8月23日,监国郕王朱祁钰摄朝朝议时,右都御史陈镒上奏请求诛杀王振全族,众大臣当时纷纷响应陈镒的号召。于是朱祁钰只得下令抄没王振家,并且下令让锦衣卫指挥马顺前往执行这项任务。群臣都反对朱祁钰的这一决定,认为马顺是王振的同党不能让马顺前往,并且群情激愤,甚至是要殴打传旨让百官退下的太监金英,金英脱身而出。马顺走上来斥责百官,户科给事中王竑突然站起来上前猛击马顺,激愤中的众大臣纷纷跟随王竑上前殴打马顺,马顺当即毙命。众大臣又要求将王振党羽毛贵、王长二人受到惩罚,金英迫于无奈将两人踢出,于是这两人也被群臣群殴致死。三人死后群臣又逮捕了王振的侄子锦衣卫指挥王山,让王山跪在朝堂之上,大臣纷纷对王山进行唾骂。王山看到群情激愤,也不敢反抗,百官们打死马顺之后也感到非常的恐惧,害怕自己将会受到惩罚。

  监国郕王朱祁钰看到这种情况之后非常恐惧,所以起身想要离去。这个时候兵部侍郎于谦挡住了郕王的去路,抓住朱祁钰说“马顺等人罪当死,不杀不足以泄众人愤怒。况且群臣心为社稷,没有其他想法,请不要追罪于各位大臣。”于是郕王朱祁钰接受了于谦的建议,下旨奖谕百官,马顺死有余辜,不再追论,于是众大臣拜谢后走了。

  通过午门血案经过可以看出一个道理,那就是法不责众,也可以看出一个规则,那就是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午门血案结果

  午门血案的直接结果就是群臣义愤填膺杀死了宦官王振的同党马顺、毛贵和王长,三人被围殴致死之后群臣甚至是将其尸体挂到东安门上,军人士兵看到三人的尸体后都争相击打不止。群臣杀死三个人之后在于谦的急中生智的斡旋之下,群臣没有得到任何的惩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其实在任何时候都是有一个原则的,那就是法不责众。

  群臣在朝堂之上杀死了马顺等三人之后,陈镒奉监国郕王朱祁钰的令旨,将王振以及其党羽彭德清等家抄没,王振有很多的宅邸都予以查封入官,王振的这些宅邸壮丽奢华甚至是可以比肩皇帝的皇宫,家中的器服珍玩数不胜数,玉盘直径达到一尺多的有十面,珊瑚七八尺的有很多,金银达到了十余库,马一万多匹,这些财务被查抄之后都归入了国库。王振的侄子王山最后在集市中被凌迟处死,王振全族无论老少全部被斩首。奉太后的命令于谦做了兵部尚书,将王振党羽清除掉之后,明朝的众大臣全部回到京师保卫战的筹备工作中,众志成城最终取得了京师保卫战的胜利,可以说午门血案的处理结果为京师保卫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看过“中国古代明朝历史事件”的人还看了:

1.明朝重要历史事件

2.中国古代著名历史故事

3.古代不可思议历史事件

4.古代历史重要历史事件介绍

5.明朝的历史典故

6.明朝的人物历史故事

7.明朝历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