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外国历史人物>外国作曲家>

勃拉姆斯的故事

炜基分享

  勃拉姆斯,古典主义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是浪漫主义中期的作曲家,是维也纳的音乐代表人物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勃拉姆斯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勃拉姆斯的故事

  勃拉姆斯的爱情也是像他的音乐风格似的,充满了美好的感受,无限的想象,却也始终无法突破心中的怀旧和保守。

  勃拉姆斯的爱情跟他的伯乐有莫大的关系,当时在勃拉姆斯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钢琴演奏家,勃拉姆斯也很少被人知道。直到有一天舒曼听到了勃拉姆斯的演奏,对他的演奏大为惊叹,并且叫上自己的妻子来倾听这位演奏家带来的美妙感受,也是在这次演奏中,勃拉姆斯遇到了自己终其一生喜欢的人,但是舒曼是他的伯乐,也是他热情崇拜的对象,克拉拉是舒曼的夫人,即使再热烈的爱恋,勃拉姆斯也深深的埋在心底,两年间从未透漏这种感情,也没让心里的爱恋爆发。

  在舒曼罹患精神病并且去世后,勃拉姆斯的爱情状态也没有太大的改观,他一直在提醒自己要压制这份感情,也是因为这样,他开始把自己的感情倾诉在自己的作品里,从作品中开始不断的流露出自己对爱情的态度,直到最后勃拉姆斯才把他所有背后的音乐交给克拉拉,但是两个人依旧保持的纯洁的爱恋关系。

  勃拉姆斯的爱情是伟大而又纯洁的,藏在心里没有过多的表述,只是自己默默承受这感情带来的美好,也享受这份感情带来的纯粹。或许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最好的过程,也是最好的结局。

  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创作故事

  1864年的时候,勃拉姆斯当时正好在汉堡,并且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姑娘,这位姑娘是一名来自维也纳的女歌手,名字叫做贝尔塔。当时姑娘的天真可爱和妩媚动人,处处吸引着勃拉姆斯,使他感受到一种安定的力量,而谁也没想到的是,这位姑娘成为后来促成勃拉姆斯摇篮曲的重要因素。

  原来,对姑娘一见钟情的勃拉姆斯后来却被人阻挠不能再见到姑娘,为了与她见面,勃拉姆斯不惜跪地哀求,虽然他们见面了,但是在后来谈到婚姻的时候,还是遭到了很多阻碍,后来,贝尔塔无奈嫁给了法柏先生,但是勃拉姆斯并没有放下贝尔塔,还在她养第二个孩子的时候,送了一首可以给孩子和她自己用来愉悦心情的摇篮曲给她。

  这就是勃拉姆斯摇篮曲背景了,痴心的勃拉姆斯一直没有放下,而摇篮曲的歌词曲调也成为后来人们追捧的对象。歌词里既有宝贝快乐,快点睡觉的呼唤,又有对情人的牵挂,这就是勃拉姆斯本人的想法,凭着感觉走,促使了他在艺术上的成就。

  因为勃拉姆斯所创作的摇篮曲处于一个这样的背景下,所以他也成为今天人们心中的永恒的爱的音乐家典范,他用纯真而伟大的歌词和曲调来赞美爱,送给他心里最爱的姑娘,让现代人也在摇篮曲的感染下回味着爱情的味道。

  勃拉姆斯代表作

  勃拉姆斯的音乐不喜欢掺杂太多的因素,他追求简单而又纯粹的音乐形式,他的代表作有:第一交响曲;有两部钢琴协奏曲,分别是: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f小调钢琴五重奏。

  除了在协奏曲方面的造诣,他在其他音乐领域也有很多代表作,比如管弦乐学院节庆序曲,合唱:德意志安魂曲,海顿主题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和匈牙利舞曲等等。波拉姆齐热烈崇拜舒曼对浪漫主义新音乐的见解,也无限接近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理想。在浪漫主义创新的思潮用,勃拉姆斯用自己的执着和见解开创了人们对古典主义交响乐的重新认识。

  勃拉姆斯代表作体现了他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在人们热衷于浪漫主义思潮的冲击的时候,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勾起了人们对古典主义交响乐的怀念和新理解。他用自己独到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对命运的挑战,他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憧憬。

  在勃拉姆斯很多作品中,他并没有直接采用腐旧的古典主义交响乐的形式来进行创作,他更多的是在古典主义交响乐中加上自己的对音乐现状和从前音乐的理解。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这样具备完整的交响乐思维,他严格的将古典交响乐进行重新的整合整理,这也透露出他对古典主义音乐的信仰。勃拉姆斯用交响乐平静的表达着人们对于过去的怀念,但是这种平静的背后却让人感觉隐匿着某些刻入心底的东西,一种沉默的悲观主义和坚守默默的渗透到人们的心底。

  勃拉姆斯是德国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代表,也是浪漫主义音乐中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这看似冲突的表现,却是真实体现在勃拉姆斯的音乐里。在他看似古典主义交响乐的节奏里,是一种对过往信仰的深刻怀念,也是对未来希望的美好憧憬,反应出人们心里最柔弱的一点。

  勃拉姆斯音乐风格是对过去交响乐的继承,也是对这种音乐的发展,将交响乐的精髓重新整合诠释,让人们重新走进交响乐的世界里,感受来自过去和未来带给心灵的冲击。

勃拉姆斯的故事相关文章:

1.关于勃拉姆斯的故事

2.勃拉姆斯的生平是怎样

3.音乐人生的励志故事

4.音乐名人的励志故事

5.舒曼的爱情故事

6.擦肩而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