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近代历史人物>革命战士>

抗日英雄邱少云人物评价

学康分享

人物评价

最伟大的战士

1952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刊文称之为——伟大的战士邱少云。

最坚忍的潜伏

电视纪录片《感动中国——共和国100人物志》解说词:邱少云——最坚忍的潜伏是这样解说的:这是存放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中的一支普通的钢枪。它的枪托已被烧成了炭黑色,但枪身却依然完整。而这巴掌大小的军衣残片,曾经紧贴过烈士最后的心跳。烈火虽然吞噬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却在中国军史上留下了一个伟大的名字:邱少云。 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朝鲜战场上,这位四川籍战士用最坚忍的潜伏,完成了中国士兵最勇猛的突击。

最想念的二哥

2015年4月21日,邱少云的弟弟、现年85岁的邱少华在得知二哥的事迹遭遇质疑时,语调提高八度,神情激动地说:“造谣,乱说,都是乱说!”

对网络上议论二哥邱少云的消息,邱少华说:那都是在乱说。攻打391高地前,领导都说了,为了阵地,为了胜利,要遵守纪律,不能暴露目标,动了就取不到胜利。邱少云是牺牲个人,为了整体,只能忍受。

要把舆论颠倒过来,不能让他们乱说,凭什么说这样的话?看不惯这些人,那是敌人,把社会搞乱,弄死那狗日的。邱少云的事情这些人又没有看到,太可耻了!

二哥留给整个家族最重要的东西:还是精神财富,一种荣誉。生活在这个家庭,工作要做好。在铜梁,做不好的话,别人会指责你的。

二哥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给我们写的信。二哥被抓了壮丁之后,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他告诉我们,他们的部队在成都龙泉驿起义了,要把帝国主义消灭了,才回来。后来,他牺牲了,那封信跟全国各地寄来的信,都找不到了。

现在想念二哥,想啊,天天都想。过年和七月半的时候,在屋外头,点一炷香,摆上几碗菜,叫他回来吃。想耍也耍不到一起了,人老了,想去沈阳看他也去不了了。